国际航空产物责任是国际航空私法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该问题目前在中国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本书紧紧把握当代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通过法理阐释、比较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了国际条约和欧美立法及其实践有关航空产物责任的法律蕴含、法律关系、责任主体、归责原则、损害赔偿、免责事由、管辖权和法律适用等具体法律问题,从而提出中国航空器制造商应对航空产物责任风险的措施和完善中国航空产物责任法律体制的意见和构想。
本书拓展了国际航空法研究的新领域,对航空公司、航空消费者、航空器制造商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背景
(叁)研究意义
二、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现状
(一)中国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现状
(二)欧美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现状
叁、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二章国际航空产物责任:法律蕴含、特性及构成
一、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的法律蕴含
(一)产物责任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区分
(二)航空产物及航空产物责任的法律蕴含
二、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的特性
(一)责任事故的跨国性:主体与行为
(二)责任领域的交叉性:运输责任与产物责任
(叁)责任性质的复杂性: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与聚合
叁、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的构成
(一)航空产物存在缺陷及其类型
(二)航空产物造成损害及其范围
(叁)产物缺陷与损害事实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
四、本章小结
第叁章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的主体
一、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的法律关系
(一)制造商与保险人之间的合同关系
(二)同一层次总制造商与零部件制造商之间的合同关系
(叁)制造商与航空公司或出租人之间的合同关系
(四)制造商与航空公司之间的侵权关系
(五)制造商与第叁人之间的侵权关系
二、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的权利主体
(一)航空产物责任的请求权与受害人权益的保护
(二)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的请求权主体
叁、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的义务主体
(一)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的私法义务主体
(二)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的公法义务主体——政府适航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叁)国际航空产物责任义务主体间的关系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的归责原则——以严格责任为中心
一、国际航空产物责任归责依据的演进
(一)从契约责任到疏忽责任
(二)违反担保责任
(叁)严格责任
二、现代国际航空产物责任归责原则的发展趋势:严格责任
(一)严格责任的产生及影响
(二)严格责任的构成要件
(叁)航空产物严格责任的理论基础
(四)航空产物严格责任的具体适用
(五)航空产物严格责任适用的限制与例外
(六)航空产物严格责任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叁、国际航空产物严格责任的危机及其出路
(一)航空产物严格责任危机的成因及表现
(二)“深口袋被告”的产生及原因
(叁)航空产物严格责任危机的出路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国际航空产物责任损害赔偿及其免责
一、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的损害赔偿
(一)航空产物责任损害赔偿的范围
(二)惩罚性赔偿在航空产物责任领域适用的理论与实践
(叁)航空产物责任损害赔偿与《蒙特利尔公约》的排他性原则
二、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的免责事由
(一)航空产物责任的一般免责事由
(二)航空产物责任免责事由的特殊考量——以美国和欧盟实践为考察基点
(叁)航空产物责任诉讼中的耐撞性规则
叁、本章小结
第六章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的争议解决
一、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的裁判管辖权
(一)航空产物责任案件国际裁判管辖权确定的前提与意义
(二)航空产物责任案件国际裁判管辖权确定的考察因素
(叁)美国和欧盟航空产物责任案件管辖权确定的理论与实证考察
(四)美国航空产物责任诉讼中的挑选法院与不方便法院原则
二、国际航空产物责任的准据法——以寻找“适当法”为归依
(一)“巴黎空难”案始末
(二)航空产物责任的识别
(叁)航空产物违约责任的准据法
(四)航空产物侵权责任的准据法
叁、本章小结
第七章中国航空产物责任法律体制:现状、问题与完善
一、中国航空产物责任法律体制的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航空产物责任立法体制的现状及问题
(二)中国航空产物责任司法体制的现状及问题
二、中国航空产物责任法律体制的完善
(一)完善中国航空产物责任法律体制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二)完善中国航空产物责任法律体制的模式和思路
(叁)有关航空产物责任一般法的修订与解释
(四)单行特别法的制定——《航空产业促进法》
(五)中国航空产物责任司法体制的完善
叁、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