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介绍:李晓宁,女,1976年生,汉族,教授,农工党成员,商学院副院长。1999年获得兰州大学统计学学士学位,后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3年从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并于当年赴美国杜克大学政治学系进行公派访学一年。先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着1部,主持完成多项科研项目;2008年获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二等奖以及其他学术科研奖励2项,2012年获陕西省科技厅授予的&濒诲辩耻辞;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谤诲辩耻辞;称号,我校&濒诲辩耻辞;长安青年学者&谤诲辩耻辞;,2012年获我校&濒诲辩耻辞;师德先进个人&谤诲辩耻辞;称号。
孟子有言:&濒诲辩耻辞;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谤诲辩耻辞;自2002年从教以来,李晓宁老师始终坚持以严格细致的教学作风求真育人,以严密谨慎的治学态度研究学术。
&濒诲辩耻辞;教育是个良心活,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谤诲辩耻辞;李晓宁老师说,&濒诲辩耻辞;为师者应不忘初心。&谤诲辩耻辞;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坚守&濒诲辩耻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谤诲辩耻辞;的教书育人原则,认真教好每一个学生,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即使是讲授了十几年的课程,在每一次上课之前,李晓宁老师还是会对教案与课件进行反复修改,确保知识及时更新,做到讲课内容尽善尽美。
在教学过程中,李晓宁老师非常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关联,尝试运用多种方式使教与学相结合。李晓宁老师讲授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畏难情绪比较普遍,李晓宁老师在教学之时一直致力于探索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独特授课模式。例如在讲授统计学课程时,她经常会穿插一些统计科普、统计趣闻,将枯燥的统计理论烙印在学生心里。在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项目研究中,李晓宁老师带领教学团队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譬如通过增加上机实验课时,以经典案例引入理论,减少复杂公式的推导等,使该课程的平均成绩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基础得到进一步提升。
不仅如此,李晓宁老师十分注重给学生灌输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学科发展的光明前途,激发他们在本学科领域内积极探索的潜能。在国外访学过程中,李晓宁老师选修了杜克大学的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接触到了这些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回国后,李晓宁老师把这些学科前沿信息贯穿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学更加丰富、鲜活。
十五年教师任职的锤炼,李晓宁老师从最初站上讲台时的生疏,到现在可以最大限度把控课堂节奏、掌握学生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她逐渐摸索出一套成熟而有效的教学模式。这不仅得益于李晓宁老师精益求精的教学追求,更在于她不忘师者的初心。寒来暑往,李晓宁老师的学生已经在各个领域,传承着她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每年教师节她都会收到许多学生的祝福问候,阅读学生发自肺腑的感恩话语,李晓宁老师说:&濒诲辩耻辞;这是为人之师付出心血之后得到的最大安慰与幸福&谤诲辩耻辞;。
李晓宁老师是学生们课堂上的严师,生活中的导师。在上课过程中,她绝不允许任何一位同学&濒诲辩耻辞;开小差&谤诲辩耻辞;,要求每一位学生的思路紧跟授课节奏。在课堂之余,李晓宁老师和蔼可亲,当学生有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的困难时,她会积极沟通,耐心解答,及时帮助,她与学生亦师亦友。认真严谨、友善可亲,是学生们对李晓宁老师的印象。
就业或考研,一直是困扰大学生的选择难题。李晓宁老师认为,在家庭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对学业保持&濒诲辩耻辞;赤子之心&谤诲辩耻辞;,不断攀登学业的高峰。同时,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研究生推免的要求,多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各项学科竞赛,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同样,李晓宁老师并不反对学生提早步入社会,在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时,她主张及时报恩父母,工作之后再考研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者,人之模范也。李晓宁老师用严谨治学的态度感染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不断彰显着为人师者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