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为什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新形势下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

  • 2016年11月27日
  • 新华社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对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党的建设规律、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出的重要论断和重要举措。

  第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有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我们党是靠共同的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凝聚起来的。我们党之所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历程中始终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现在,我们党已经成为一个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要把这么一个大党建设好、管理好,最根本的还是要靠理想信念。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在政治上、经济上、道德上、生活上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原因有很多,但归根到底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党员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忘记党员应有的精神境界和应负的政治责任,就会把个人的利益、名誉、权力、地位看得很重,想问题、办事情就会首先从自己出发,就会千方百计规避甚至逾越党的纪律,最终走上违纪违法的邪路,葬送自己的前途,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既取决于党员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衡量党员的质量,主要看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如何、理想信念是否坚定。我们党是一个政治组织,党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全体党员自觉为理想而不懈奋斗,为信仰而敢于牺牲。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其中,集体主义尤为关键。集体主义的核心是,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为集体利益放弃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而能不能树立强烈的集体意识,根本在于能不能坚定共同的理想信念。特别是在面对重大考验的关键时刻,党员的理想信念决定着他是否能坚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定为党和人民利益而牺牲。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要靠每一位党员来体现、来维护。

  第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建设,主要是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可以说,抓住了理想信念教育,就抓住了党员教育的“牛鼻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员队伍的数量、结构、思想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教育引导全体党员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把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过程中,自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苦干实干,在胜利时和顺境中不骄傲不自满,在困难时和逆境中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赞誉和诱惑考验,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点击查看专题
点击查看专题

相关新闻

  • 我校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活动

    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由校领导带队对7位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老党员和1位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学校党政办、纪委机关、组织部、宣传部、校工会、离退处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活动。 共忆峥嵘岁月,同庆祖国华诞。在老干部、老党员家中,校领导介绍了学校发展取得的成果,与他们及家属亲切交谈、嘘寒问暖,关切询问他们生活起居、身体状况和待遇落实等情况,认真倾听他们曾经的奋斗往事和对学校发展建设的意见建议;希望他们在保重身体的同时,继续发挥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积极为学校发展献智出力。 在慰问过程中,校领导表示,老干部、老党员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资源,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是我党光辉历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奉献者,为学校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相关部门要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认真落实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持续提升精准服务品质,大力营造尊老爱老孝老的良好氛围,激励老同志在锤炼忠诚、紧跟时代、服从大局中凝聚银发力量。 (供稿:离退管理处 撰稿:王星泽 审核:陈永康)

    2024-09-29
  • 我校开展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访问学者代表团短期访学项目

    为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精神,推进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我校于9月16日至26日开展为期十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访问学者代表团短期访学项目,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民法系主任伊莫莫夫·努里罗教授,国际私法系主任哈兹拉特库洛夫·奥迪尔别克教授等四位法学专家来我校访学,开展合作会谈、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实务参访等活动。 9月18日上午,校长范九利会见访学团一行,为访学团专家颁发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证书。双方举行合作会谈,副校长张荣刚出席,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涉外法治研究中心等部门和学院有关负责人参会。 张荣刚表示,作为我校在乌最为亲密的合作伙伴,近年来两校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交流、科研合作等领域取得良好合作成果,希望双方在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涉外法治研究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中乌两国法学教育与研究的深层次合作。 伊莫莫夫表示,乌中两国长期保持睦邻友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中国-中亚峰会达成的共识为两国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广阔的空间。希望两校抓住机遇,在法学教育和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化沟通,加强合作。 会谈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科研合作和人文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双方在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设立“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分中心、共建“中乌法律研究中心”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9月18日至25日,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分别与教师代表团一行开展系列学术活动。在刑事法学院,伊莫莫夫教授以《乌兹别克斯坦刑法体系的主要框架》为题作学术交流。民商法学院举办“中国《民法典》合同编座谈会”“中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座谈会”,伊莫莫夫教授作题为“乌兹别克斯坦《民法典》历史演变及其如何应对苏维埃政权解体及独立政权建立后的社会经济生活重大变化”学术讲座。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承办以“中乌法律援助比较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和“法学+俄语人才培养交流会”,哈兹拉特库洛夫教授作题为“国际私法法律规范的完善”学术讲座。 访学期间,访学团一行参观我校校史馆、智慧教室和国家级法学实验中心等,强化了与我校的合作意愿;赴西安知识产权法庭、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带一路”检察研究基地以及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等进行现场研学,感受中国-中亚成果共享、互利共赢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活力;赴律师事务所开展法务实践研讨与交流,搭建中乌“一带一路”法律实务合作新平台。 9月26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访学团项目圆满结束,这是我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中亚的法学教育和人文交流,助力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探索。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王梦琳 审核:桑元峰)

    2024-09-29
  • 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能力,9月26日,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在长安校区aj13教室举办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讲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秦音主持。长安分局驻我校警务站民警张庆安参加活动。 本次宣讲活动邀请公安长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杨少波,反诈中心主任、一级警长丁宇,合成作战室三级警长张旺尧进行宣讲。 杨少波、丁宇、张旺尧介绍了网络交友诈骗、刷单诈骗、假冒客服诈骗等常见诈骗行为,通过真实案例讲解、情景模拟演示、动画短片等方式,剖析了诈骗分子常用手段,呼吁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绝不贪图小便宜、妥善守护个人隐私,进一步提高自身防范能力。 秦音为三位警官颁发校外法治辅导员聘书 作为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部分,本次宣讲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反诈、防诈意识,也为学院今后的安全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将继续加强校园防诈骗的宣传教育工作,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供稿: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 撰稿:崔梁凡 审核:刘渊)

    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