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锲而不舍研学术 呕心沥血育桃李——访民商法学院程淑娟副教授

  • 2013年11月17日
  • 西北政法大学报总第342期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程淑娟,女,1972年出生,陕西宝鸡人。民商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商法学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商法学和民法学的教学工作,讲授“商法学”、“公司法”、“证券法”、“商事案例评析”、“票据法专题”、“保险法专题”、“民法学专题”等课程。近年来,在《法律科学》、《当代法学》、《现代法学》、《法学杂志》、《东北亚法学》(韩国)、《河北法学》、《人民法院报》等专业期刊、报纸上发表论文22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商事行为制度研究》,陕西省教育厅项目:《国家所有权民法保护理论的创新研究》,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国有资产立法研究》陕西省法学会项目:《公有制下地役权制度的创新应用研究》。主编教材2部,参编教材4部,其中《商法》(2006年版)获我校2009年优秀教材一等奖、陕西省教育厅优秀教材一等奖。2008年、2009年分获民商法学院优秀教学科研奖二等奖,2010年获我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被评为“西北政法大学青年教学名师”。

      秋日的下午,温和的日光普照大地,微风拂过湖面,荡起涟漪。原本的紧张随着与程老师交谈的进行而渐渐消退。和善的微笑、爽朗的性格、丰富的学识是这场访谈结束后对程老师的最大感受。

      叁尺讲台,传道受业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每一个师者,在他的教学生涯都会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任教12年的程老师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教学方式。


程淑娟老师课后与学生交流

      课堂是最好的学习场所,而深受学生喜爱的程淑娟老师在课堂上,一直秉承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事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在课堂上,程老师常根据需要讲授的课程,通过对法律案件的解说,向学生提出问题并让他们进行讨论。几个小问题,几分钟的交流,就在这简单的方式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了显著的提高。在程老师看来,要想真正理解知识,在专业课的学习方面,不仅需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更要做到问题式思考。因为大学的学习不再是单纯的接受,法学的学习只有结合自己的经验和阅历,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

      日复一日的重复同样的工作常会使人感到乏味,对于如何保持高昂的教学热情,程老师说道:“法学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专业,所以学习法律的人更加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我通过关注中国的法制状况,了解国内外的相关法律案件,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让自己在法学的世界不断前行。而这也是我能保持热情的原因之一。”

      当问到她对学校教育的建议时,她说,“希望学校能更加重视教学和科研,鼓励老师进行教学改革,多给予老师机会,让他们能够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

      东升旭日,志存高远

      又是一年秋季,西法大的蓝天下又出现了一群勇敢追梦的人。刚入大学的他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也对如何适应大学的生活,如何迈出第一步而感到迷惘。对于这群可爱孩子的疑惑,程老师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对他们有所帮助。

      “理想如晨星,让我们如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在程老师看来,刚步入大学的新生第一步就是要找到自己的目标或者自己的梦想所在。如果没有一个目标,就极易在大学生活中迷失,或许直到四年结束,恍然回头才发现自己的大学竟是杂乱无章。只有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才能获得动力,摆脱迷惘。

      进入大学后,老师们的授课方式与中学截然不同,很多学生都一时难以适应。面对这个问题,程老师提出,作为新生要有自我认识,要对大学生活的迥异有思想准备,并需要学会自我学习。针对不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这一问题,程老师强调,作为学生要以包容的心去面对,毕竟大学的老师与中学不一样,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授课方式。如果在课堂上不能理解知识,可以在课后自主学习查找相关资料与知识,或者与老师面对面的交流。

      学生只有学会了自我管理,才能步步为营。这也是新生进入大学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自我管理的能力首先是生活管理能力,只有将自己的基本问题处理好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其他事项。其次就是时间管理,每天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划自己的时间,制定一个初步的计划。将自己的空闲时间列出来,读书、自习、锻炼都是很好的选择。但是无论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都需要良好的自理能力,这才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

      破浪之船,永不放弃

      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疑惑,前行在法学学习之路的学生也存在着许多疑惑。对于他们的疑问,程老师结合自身的经历,提出自己的建议。

      法学是一个重视理论与实践的专业,在学习中,很多同学在学习效率上都存在困惑,往往是付出时间得不到成果,或者收效甚微。对此,程老师强调,大学的学习主要是培养一种思维模式。而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完成学校为大家设定的课程,四年的系统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多读书,向海绵一样多汲取知识,并以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因为不同教材的理论不尽相同,书中涉及的知识可能只是世界的一面或一角。最后,要珍惜实践机会,虚心向前辈学习。他们的知识经过实践检验,对我们理解法律有重要作用。

      针对目前法学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就业困难的现状,程老师从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出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现在的教育,教和学同样重要,许多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将来找个好的工作,有的甚至认为是为了家长学习。解决这些问题,在程老师看来,一方面,要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热爱学习。抓住机会就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远离权力的斗争,使自己走的更远,而且用我们学到的法的精神面对当前喧嚣浮躁的社会大有益处。另一方面,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定位,不要被专业对口所局限,学好法律知识,培养缜密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在任何领域都能有所作为。还是就业或者出国时。程老师说,面对今后的选择,大家一定不要盲从。不管选择怎样的发展方向,都要根据自己具体情况作出选择,找到自己的目标。

      “珍惜时间,成就自我”是程老师向同学们寄予的殷切希望,她希望同学们能够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珍惜时间,在法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学通社 陈映鑫)

相关新闻

  •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召开“同心迎国庆 民族一家亲”座谈会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10月1日,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于学院会议室召开“同心迎国庆 民族一家亲”座谈会。学院相关领导、辅导员和各民族学生代表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卫波主持。 与会师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观看了戍边战士的光荣事迹。各民族同学分享自己家乡特色,并为大家带来丰富多彩的歌舞、朗诵等文艺表演,展示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学院党委书记李政敏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各民族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定的生活,感恩党和国家为我们创造的安全和平的发展空间,感谢包括戍边战士在内的为了国家安全稳定、繁荣发展做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作为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的学子更应该团结一心,争当民族团结的宣传者,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供稿: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撰稿:张婕妮 审核:李政敏)

    2024-10-04
  • 民商法学院党委(扩大)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暨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

    9月29日,民商法学院党委(扩大)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暨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学院党委委员、行政人员、学工干部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朱茂主持。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学院党纪学习教育情况。 会议强调,党纪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学院党委把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院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内容,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取得良好成效。学院党委将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学习机制,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会议要求,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高尚道德情操和深厚法学功底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供稿:民商法学院 撰稿:昌盛 审核:朱茂)

    2024-10-02
  • 民商法学院举行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院长书记第一课”

    为加强2024级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系好大学生涯的“第一粒扣子”,9月29日晚,民商法学院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暨“院长书记第一课”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二楼满天星报告厅举行。民商法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辅导员、行政工作人员及2024级全体本科生参加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上官亚敏主持。 民商法学院党委书记朱茂讲授“书记第一课”,为全体2024级本科新生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他强调,青年学子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新时代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希望同学们能够将红色基因深植于自己的血脉之中,延续政治坚定、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老延大”精神,并以其滋养初心,淬炼灵魂。 民商法学院院长程淑娟为2024级全体新生讲授了“院长第一课”。她对2024级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他们的大学生活寄予了美好的期待,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要求:厚植家国情怀,牢记责任使命,将个人的发展和时代的进程紧密联系,为国家建设贡献个人力量;聚焦专业学习,提升自身素养,把专业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同时积极参与各类社团和实践活动,锻炼和提升综合能力;塑造完善人格,争取全面发展,以积极态度面对挑战,以发展眼光看待问题。她希望同学们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法律信念的坚守,不断求索、勇攀高峰,在民商法学院筑就青春梦想。 2022级本科生林依晨作为在校生代表发言,2024级本科生龙洋一作为新生代表发言。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此次2024级新生见面会暨“院长书记第一课”的召开,为新同学指明了未来前进的方向,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升自我,在民商法学院开启新的逐梦之旅。 (供稿:民商法学院 撰稿:雷喆 审核:朱茂)

    2024-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