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男,1966年9月出生,内蒙古人,法学硕士,公安学院副院长、教授,现代刑事侦查研究所副所长、侦查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组负责人,司法鉴定中心兼职司法鉴定人(刑事科学技术),西安碑林区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学会会员。2006年评为&濒诲辩耻辞;西北政法大学优秀师德先进个人&谤诲辩耻辞;,2010年评为&濒诲辩耻辞;西北政法大学青年教学名师&谤诲辩耻辞;,2011年评为&濒诲辩耻辞;陕西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谤诲辩耻辞;。长期从事刑事侦查学、刑事诉讼法学、司法鉴定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侦查学基本理论、侦查措施、现场勘查。先后为本科生讲授《刑事侦查学》、《侦查措施》、《现场勘查》等课程,为研究生讲授《侦查学基本理论专题》、《现场勘查理论与实务专题》、《侦查措施专题》等课程。在潜心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截至目前,共取得科研成果60余项,合计近150万字。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我国监听立法问题研究》(2008);主持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警察权力运行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2007);主持校级教改、课程建设项目5项;参与科研项目6项。公开出版个人专着2部,参编教材6部(2部担任主编,2部担任副主编),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5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来自内蒙古的许志老师,带着蒙古人的豪爽与大气。受初中语文老师的影响,他自初中起就有了当老师的想法。因此,大学毕业后,面临从事法律实务工作还是留校当老师的选择,他毅然地选择了后者。自此,许老师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
荀子云:&濒诲辩耻辞;夫师,以身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谤诲辩耻辞;,许老师借用这句古语,引出了他眼中优秀师者的标准。&濒诲辩耻辞;我觉得能教书的是好老师,能育人的也是好老师,既能教书又能育人的是优秀的老师。做能教书又能育人的优秀老师。这是我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谤诲辩耻辞;,许老师如是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看来,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今后的所作所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以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做学生楷模,在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时,总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为做学生行为的标尺。为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认识和理解,他将幽默的语言贯穿在教学始终,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钻研劲头和探索精神。
对于师者,他有着这样的认识。在他看来,教学工作中,必须坚持德教为先,不失时机向同学讲述为生之德(作为一个学生应具备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修养)和职业道德(今后从法律工作的职业道德修养)。正如孔子所说:&濒诲辩耻辞;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谤诲辩耻辞;。因此,许老师在课堂上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还十分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因为在他眼里,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师者应该做的。
学以致用,化知成慧
谈及对于学生的期望,许老师沉思了片刻答道:&濒诲辩耻辞;我不希望我的学生&濒蝉辩耻辞;死读书,读死书&谤蝉辩耻辞;,我希望他们可以把所学知识转化成智慧,从而在生活中解决实践的问题。否则,他们光学了一大堆知识,不会思考,不会实践,成为一个&濒诲辩耻辞;书呆子&谤诲辩耻辞;,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谤诲辩耻辞;作为一名曾在多个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文的法学研究者,许老师与我们讨论了研究与实践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许老师眼中,研究之于实践,就如同艺术之于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研究来源于实践,但应指导实践。&濒诲辩耻辞;研究固然重要,但若脱离了实践,研究也就没有了意义。&谤诲辩耻辞;许老师强调到。
许老师表示,学生要想更好的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如果说学习时似是而非,用时就会磕磕绊绊,甚至发生错误,尤其是法律工作,更是不能有半点马虎。再者,同学们还应该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他说:&濒诲辩耻辞;比如我们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刑事法和民事法,虽然是分别学习的,但用时是却是综合用的。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谤诲辩耻辞;
许志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探讨司法鉴定中的有关问题
除了教师这一身份外,许老师也是一名司法鉴定高级工程师。许老师爽快地为我们简单介绍了&濒诲辩耻辞;司法鉴定工程师&谤诲辩耻辞;的相关内容。&濒诲辩耻辞;我校司法鉴定中心是司法部批准的首批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公安学院的教师多数是司法鉴定中心的兼职鉴定人&谤诲辩耻辞;,许老师说:&濒诲辩耻辞;我本人因为教授的课程内容涵盖有刑事科学技术,所以也是我校司法鉴定机构的兼职鉴定人(刑事科学技术),主要从事痕检和文检方面的鉴定。同学们要想担任司法鉴定人,首先要考取鉴定人资格,然后申请鉴定人执业证。这个过程类似于律师执业证的取得过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一试。&谤诲辩耻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许老师热爱自己教师的职业,也十分喜欢与学生交流。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他了解了学生所想,知道学生之所需,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许老师眼里,学生最应该提高的就是吃苦精神和忧患意识。许老师说:&濒诲辩耻辞;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蜜罐中长大,没吃过苦。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缺乏吃苦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吃苦、不付出将一事无成。所以,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吃苦精神。&谤诲辩耻辞;同时,许老师也提到了许多学生缺少忧患意识这一问题。他认为,个别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不做打算,对民族、国家大事漠不关心,过一天算一天,无所事事。这是十分危险的信号。当代的大学生必须要了解社情、民情、国情,能够吃苦,关心民族、祖国的未来,努力学习,多多思考,多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我们要时刻牢记先贤多说的&濒诲辩耻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谤诲辩耻辞;,才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
云厚者,雨必猛;弓劲者,箭必远。对于教学,他用心准备,耐心细致;对于科研,他不务空名,别树一帜;对于学问,他夙夜匪懈,从未懈怠。这,就是许志老师,他爱学问,也爱学生。他用自己的行为作为标尺,为学生做好榜样;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激励学生,感化学生,用自己的博学与幽默征服学生。或许,这就是他深受学生喜爱的原因吧。(学通社李晓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