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春风化雨万壑松 韦编虽绝犹未尽——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师伟教授

  • 2013年11月17日
  • 西北政法大学报总第337期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人物介绍:张师伟,男,1973年生,山西汾阳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教授,政治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政治学理论硕士生导师组组长。200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专门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7年评为我校青年教学名师,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省政治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等,出版独着专着2部、合着专着2部,教材3部,在《政治学研究》、《文史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学术专着《民本的极限&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获陕西省第八次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叁等奖;《政治学基本理论》、《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获陕西省政治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梦想为师,书山之不远;兴趣为伴,为教之未艰。张师伟老师在小时候就确立了从教的梦想,虽过程坎坷,但最终迈上叁尺讲台。十一载讲台春秋,张老师尽心育人,力图培养学生独立而具特色的思维,而后得桃李盛开;工作之余的他潜心学术研究,成果颇丰。一人即一国度,而他就是这个国度的王。

  学术:潜心治学筑象牙

  从历史专业到政治专业的转型,从初入政治学领域到有所成就,在浸透着辛勤汗水的同时,也彰显着一份使命。张师伟老师本科就读于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选择历史是兴趣所在,而历史专业所需的宽阔知识面更吸引着他博览群书,从人文记事到学术专着,不一而足。在遍览汗青、见惯成败之余,张老师逐渐发现政治科学不仅是探讨世事兴衰变迁的话题,同时也是集中思考、解决人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此基础上,张老师选择了进一步深造,读研时他选择了政治学专门史。在他看来,政治学科对当下中国的政治转型有着巨大的作用,而在政治转型的这个过程中人作为转型载体,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政治发展轨迹,也塑造着民族性格和文化类型,归根结底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对于政治现代化起点在何处,传统文化在政治学科中的作用、地位以及政治思维又该如何完善等问题张老师在不断进行探索,继而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过程中得出了自己的初步结论。这些不是学术研究面临的全部问题,张老师研究这一学科的困难还有很多,比如用现代方法研究古代政治文化怎样才算是适度,获得多少资料才算充分,以及在现代人思维的濡染下如何对资料进行解读才是恰当的,这些都是研究过程中所必须面对的。在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总结后,张老师得出了自己的答案,即在理解传统和现代思维方式的前提下,要关注原始问题,掌握资料的完整性,并在此基础上再行解读。

  学术研究是一场持久战,难在持之以恒。在政治现代化这条路上我们已经拖延太久,在这个领域中理论是先行于实践的,而理论的新陈代谢却差强人意,亟待发展和补充。在这一持久战中,张老师坚持着开始征途的那份历史责任感,对历史负责,对学问负责,同时也越来越相信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的那些研究,越来越相信政治现代化离我们并不遥远。

  教学:吹面不寒杨柳风

  讲到政治,张老师眼里总是闪烁着几分光芒,他亲切地称政治学为&濒诲辩耻辞;智者之学&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仁爱之学&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快乐之学&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长寿之学&谤诲辩耻辞;。政治教育除了像一般教育一样具有&濒诲辩耻辞;全人教育&谤诲辩耻辞;(包括培养学生最起码的知识能力和为受教者将来进入职场做准备等)的作用之外,还能够培养出一批批政治分析师和社会化教育者和专家。为此他不断激励学生潜心学习。


张师伟老师课间悉心为学生解惑

  政治这门学科在大多数人眼里是国家之学、政权之学,离他们的生活也是遥远而枯燥的,甚至可能一生都与自己无关。殊不知&濒诲辩耻辞;道不远人&谤诲辩耻辞;,政治文明的进步依赖于每一个公民,而作为公民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明辨是非的政治态度。政治学科不仅在生活中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且也促进公共理性的发展,服务政治社会体系。

  知易行难,如何将一门看似枯燥的学问教授给学生成为摆在张老师面前的问题,他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充分发挥师生个性,以求双赢。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有着独特的&濒诲辩耻辞;叁回避&谤诲辩耻辞;,即回避照本宣科,回避难题,回避&濒诲辩耻辞;死记概念&谤诲辩耻辞;。取而代之的是从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政治问题;对于浩如烟海的专业概念,则在反复分析的基础上辅之以典故轶闻,再重复理解概念中的各要素。因此张老师上课自然有高屋建瓴的感觉,他时常将自己最新的研究所得和整体感悟以幽默而不失理论高度的方式讲授给学生。同时他也注重政治实践,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的&濒诲辩耻辞;模拟议会&谤诲辩耻辞;系列活动正是由张老师亲自策划安排。&濒诲辩耻辞;一直以来我都在尝试着如何将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学生,重要的是给他们以理论启发性,让学生能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也是我教学目的之所在;同时我也致力提升课堂质量,吸引更多有兴趣的同学来学习交流,&谤诲辩耻辞;谈起这些,张老师如是说道。

  师生:不觉碧山日已暮

  师生之情在世情如织的世界里别具一格,师者不仅以道相传,也兼有如父子般的深情厚谊。这是五千年文明积淀的硕果,也是中国文化孕育的美德。

  师者,因其承担的职责产生心理感情,而受教者也会产生尊重的感情,从而形成师生之情,在此基础上师生不仅是授业,更能有传承道之衣钵,有请如友,方有师生传统。张老师说道:&濒诲辩耻辞;师生之间的感情甚为珍贵,带有一定伦理性,更重要的是对彼此人格的尊重,七零后的老师和学生间情分日趋减少,这对学术传承无疑是一种隐患。&谤诲辩耻辞;

  张老师一直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当回忆起02级学生时他的脸上随即浮现出笑容,师生坐而论道几个小时也是常见的事,当时的张老师讲课速度较快,于是学生里也出现了速记笔记和整理笔记的现象。得知这一情况后,他就关注学生表情,调整速度,也时常走下讲台四处看看。就是从那时开始,张老师越来越多的为学生着想,为搭建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努力。近十年来不论是和自己的老师还是和毕业学生的书信联系都是他珍贵的回忆。

  博学如斯,沉浸学术,不忘师生,兢兢业业。张老师用他十一年如一日的坚持,成为一轮明月,无论是在学术的世界,还是在师生的寰宇,他都甘做一个守夜人。对学生张老师有这样的希望:从专业书籍中找智慧,那里藏着理智与知识,如唐僧礼佛,只有发自肺腑的爱,才会找到真理世界的西经。(学通社陈礼星赵倩倩)

相关新闻

  •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召开“同心迎国庆 民族一家亲”座谈会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庆祝新中国75周年华诞,10月1日,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于学院会议室召开“同心迎国庆 民族一家亲”座谈会。学院相关领导、辅导员和各民族学生代表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卫波主持。 与会师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观看了戍边战士的光荣事迹。各民族同学分享自己家乡特色,并为大家带来丰富多彩的歌舞、朗诵等文艺表演,展示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学院党委书记李政敏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各民族团结互助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安定的生活,感恩党和国家为我们创造的安全和平的发展空间,感谢包括戍边战士在内的为了国家安全稳定、繁荣发展做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作为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的学子更应该团结一心,争当民族团结的宣传者,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供稿: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撰稿:张婕妮 审核:李政敏)

    2024-10-04
  •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召开党纪学习教育总结工作会议

    9月30日,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召开党纪学习教育总结工作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行政干部、师生党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寇汉军主持。 寇汉军对学院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学院党委通过原原本本学习《条例》、深入交流研讨、专题党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警示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了党的纪律和规矩,使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纪党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总结运用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自觉做到廉洁自律,为学院的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此次党纪学习教育总结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以高质量纪律建设推动党的建设上水平提供了根本遵循,学院党委将继续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会议传达了学校会议精神,对近期安全稳定、意识形态和其他问题进行研判,对各支部做好党纪学习教育总结和近期党建工作等作出安排。 (供稿: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撰稿:李彧嘉 审核:寇汉军)

    2024-10-03
  • 外国语学院召开党委(扩大)会暨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

    9月30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党委在学院资料室召开党委(扩大)会暨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杨华主持,学院党政领导、各党支部书记、行政管理人员参加。 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及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传达学习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学校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议精神,并集体观看了警示教育片。杨华对学院党纪学习教育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进行安排。 会议强调,党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院党委紧紧围绕主题,精心制定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学习研讨、警示教育、解读培训等工作,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学院全体党员师生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的信念更加坚定,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更加牢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饱满。 会议要求,各党支部要及时总结提炼党纪学习教育中好的做法和经验,持续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院发展大局,聚焦党风廉政、师德师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把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会上,党支部书记霍瑛、郭佳、余瑞作交流发言。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崔玮 审核:杨华)

    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