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习近平: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 2013年10月10日
  • 新华网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习近平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

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

  新华网石家庄9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23日至25日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的精神,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以此促进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促进党内生活的严格规范,促进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河北省是习近平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联系的省份。习近平对河北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十分关心,7月中旬专程到河北调研指导后,又多次了解进展情况,要求各个环节都精心组织、加强督导,确保取得实效。对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作出具体指示,要求省委常委班子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23日上午,习近平一到河北,就听取了中央督导组对于河北省委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汇报,并分别同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谈心谈话,详细询问专题民主生活会准备情况,希望省委书记、省长带头深刻查摆剖析,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23日下午至25日上午,习近平用4个半天时间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周本顺代表省委常委班子作对照检查,省委常委班子成员人人作对照检查,班子成员对每位常委同志都提出了批评意见。

  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种种表现,检查出6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绩观存在偏差,追求短期效应,急功近利,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决策有时脱离实际,一些项目和部署缺乏严格论证,造成严重浪费的事也有发生;叁是实干作风不够过硬,重点工作抓得不实不狠,特别是在解决群众意见大的问题上成效不显着;四是用人导向不够科学,没能很好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五是基层观念比较薄弱,深入基层解决困难不够;六是&濒诲辩耻辞;两个务必&谤诲辩耻辞;思想树得不牢,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整治不力。针对这些问题,常委班子深刻剖析了理想信念、群众观念、规矩意识、党性修养等4个&濒诲辩耻辞;淡薄了&谤诲辩耻辞;的原因,制定了具体整改方案。

  河北省委常委班子成员的查摆和剖析聚焦&濒诲辩耻辞;四风&谤诲辩耻辞;,针对性强。有的同志谈到,经历多了,职务升了,做官久了,作风上的自我要求反而没有过去那么严了,事实上对群众的感情发生了变化,同群众拉开了距离;搞调研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看&濒诲辩耻辞;门面&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窗口&谤诲辩耻辞;多,看&濒诲辩耻辞;后院&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角落&谤诲辩耻辞;少,做了一点事生怕别人不知道,付出一点辛苦就想得到回报,这实际上是私心杂念在作怪;自己在赞扬和奉承声中逐渐飘飘然起来,甚至越来越自命不凡、自以为是、自我膨胀,主要还是没有摆正同群众的位置,个人英雄主义在滋长;怕接触矛盾,多栽花少栽刺,根子还是理想信念蒙上了灰尘。每位同志在查摆剖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自己的整改方向和措施。

  会议期间,习近平一边听一边记,不时插话询问,多次进行深入点评。会议结束时,中央督导组组长王金山对会议进行了评价。

  习近平在讲话中对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肯定。他指出,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了扎实的准备。大家的发言,既从分管工作上查摆剖析问题,又积极分担班子问题的责任;既联系现在的身份和岗位职责,又联系成长进步经历;既从工作中找差距,又从思想上、党性上找差距;既有红红脸、出出汗的紧张和严肃,又有加加油、鼓鼓劲的宽松与和谐,从中可以看出识大体、顾大局的担当,可以看出敢于揭短亮丑的勇气,可以看出诚恳帮助同志、维护班子团结的觉悟,会议氛围很好、质量较高。

  习近平指出,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只是一个好的开端。查摆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把正确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上。对会上查摆出的问题,要逐项研究,细化解决方案,深化专项治理,严格纪律约束。要防止一些同志产生对照检查就是&濒诲辩耻辞;闯关&谤诲辩耻辞;的思想,不能以为过了这一关就可以万事大吉了。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坚持标准,决不能虎头蛇尾,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一定要认清&濒诲辩耻辞;四风&谤诲辩耻辞;的严重性、危害性和顽固性、反复性,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下去。对此,中央是下了决心的,希望大家也下定决心、毫不动摇。

  习近平就对照检查出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整改的明确要求,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濒诲辩耻辞;总开关&谤诲辩耻辞;问题;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切实引导广大干部真抓实干。

  习近平指出,&濒诲辩耻辞;四风&谤诲辩耻辞;问题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密切联系。在作风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党性。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做到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越是发展中面临的矛盾比较突出,越是要时刻牢记目标,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决战决胜打好调整经济结构、化解产能过剩这场攻坚战。

  习近平指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他重点就坚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坚持严格党内生活、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等4个问题提出了要求。

  习近平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作为共产党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批评要出以公心、态度诚恳、讲究方法,要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切忌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

  习近平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党内生活要交心,党内同志要做诤友、挚友。领导干部在一个班子共事,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勤沟通、多补台,一把尺子待人、一个标准行事,在党性原则基础上,不断增强能够掏心见胆、并肩奋斗的真正的团结。

  王沪宁、赵乐际、栗战书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参加上述活动。

相关新闻

  • 民商法学院党委(扩大)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暨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

    9月29日,民商法学院党委(扩大)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暨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学院党委委员、行政人员、学工干部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朱茂主持。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学院党纪学习教育情况。 会议强调,党纪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学院党委把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院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内容,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取得良好成效。学院党委将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学习机制,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会议要求,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高尚道德情操和深厚法学功底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供稿:民商法学院 撰稿:昌盛 审核:朱茂)

    2024-10-02
  • 我校各民族师生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9月27日上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对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讲话精神在学校各民族师生中引起了广泛热议。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穆赤·云登嘉措(藏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对民族问题的清晰认识和坚定决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独特智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民族工作既要立足长远,着眼大局,又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民族工作机制,构筑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的全方位嵌入,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书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崭新篇章。 研究生院 常安 (汉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我们在民族事务工作中,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进一步完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法治对于民族事务治理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西北政法大学法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中心作为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将继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方面,进行有组织科研,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与宣传,产出更多的高水平科研作品与智库成果。 教务处 王鹏飞 (蒙古族):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民族事业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我们要认真领悟讲话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民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古丽那尔·乌斯曼江(维吾尔族):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何叶 (回族):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也让我作为一名西部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我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以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胡曼 (汉族):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对新时期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工作和学生工作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要继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理论力量。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马亮(柯尔克孜族)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回望历史,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创美好未来! 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井凯笛 (蒙古族):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视野宏阔,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指针。面对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历史脉络、契合民心所向,开创性走出了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并在实践检验了其无可置疑的正确性与优越性。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紧跟理论指引、聚焦体系构建、把准研究方向,同心筑梦、砥砺前行,把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彭瑞花(汉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提供了根本性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学习此次表彰大会上的模范集体代表和模范个人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的典型事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人权研究中心 赵小静(藏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国的民族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凝结的工作经验,已经形成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未来将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人权研究中心 倪文艳 (蒙古族):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为此,要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机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民商法学院学生 葛宛琳 (彝族):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后,我对民族团结的深远意义也有了更为深刻地理解,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深入思考了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青年学子在促进这一伟大事业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积极响应时代号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深入践行并积极弘扬民族团结的理念,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盛开! 民商法学院学生 王迪(侗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学生,我深刻的感受到国家政策对我们的支持与帮扶,带动我们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民幸福。我们应当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惯,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 木开代斯·艾力 (维吾尔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进入新时代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对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各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各族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团结一心跟党走,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信念。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为民族团结和边疆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 哈雨霏(回族):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深触动了我。作为新时代青年,也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大学生,我深刻感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意识到团结奋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我会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与民族团结的实践,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通过学习和交流我意识到,青年人不仅要传承优秀传统,还要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并进,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奋斗! (供稿:统战部 撰稿:刘贝贝 审核:桑元峰)

    2024-09-30
  • 【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黄惠康: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时代逻辑和根本遵循

    9月23日上午,我校举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第五讲,邀请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我校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惠康做专题讲座。校长范九利主持讲座。 黄惠康以“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时代逻辑和根本遵循”为主题,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必由之路、加强涉外法治的时代逻辑、新形势下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实践要求三个重大命题,深刻阐释了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战略意义、历史演进、存在的问题及新形势下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并为进一步加强涉外法治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讲座深入浅出、见解深刻,引起了全场听众的强烈共鸣,让师生对于涉外法治建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法治实务单位和高校充分发挥优势力量,积极融入、促进涉外法治建设,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是学校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窗口,本次活动进行全网直播,30多家法治实务单位代表和高校师生现场参加讲座,吸引1500余名来自全国政法院校、研究机构与实务部门的观众线上聆听讲座。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周晓飞 审核:蒋国纲)

    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