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校党委中心组在长安校区行政楼二楼报告厅举行扩大学习报告会。邀请陕西省社科联名誉主席、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资深教授赵馥洁做《学风的自觉》辅导报告。
校党委中心组成员、各学院党委中心组成员、党委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全校辅导员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党委书记朱开平主持。
报告会上,赵馥洁教授首先从“自觉”这个命题对于当今中国人的精神建设具有一种独特的意义开始进行深入阐述。指出,把学风问题放在自觉的意义上来考察,突显出两个意义:学风问题既是非常庄重的题目;又是一个非常沉重的题目,这是学风问题的当今地位。不论是庄重还是沉重,都充分说明了学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赵馥洁教授指出,学习者,人人有学风。如何优化和提升学风关键在于自觉。学风的自觉,一是道理上的自觉(认知上的自觉),二是问题上的自觉,三是优化上的自觉。道理上的自觉,就是要认识到学风自觉的意义、理论问题、内涵和道理。问题的自觉,就是要明确当今中国学风不正、学术不端的主要表现和问题。学风不正与学术不端有联系,但二者性质不同,学风不正并非都是道德问题,它与心理素质有关,而学术不端主要为道德问题。当前学风不正的主要表现有六点:原典价值失落,二手资料升值;理性态度淡出,情绪色彩浓烈;学术精神脆弱,任务观念强化;独创因素减退,借鉴成分加多;论证方法缺失,叙述内容加大;庄重追求遗忘,轻薄趣味增强。而学术不端现象主要有:抄袭、篡改、伪造捏造文献、伪造注释等。这些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在于:一是对学术研究自身的戕害,二是对青年学者和青年学生的贻害,三是对科学和社会发展进步造成危害。
优化自觉,就是要确立我们提倡什么样的学风问题。赵馥洁教授结合中共中央《对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提出的建立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认为实现学风自觉的基本思路是:一是要以诚为基础、以实为核心,坚持培育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具体表现为:要有诚的警觉,培养真诚、诚实、诚信的精神;要有实的自觉,培养实事求事的精神;要有新的追求,发扬探索创新精神;要有合的崇尚,提倡合作协同精神;要有公的使命,弘扬崇高奉献精神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二是要以体制改革为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和人才选拔制度;三是要以道德建设为基础,培养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无私利性”学术道德;四是归根结底,要以提升学者人格为根本,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
报告会最后,党委书记朱开平总结了赵馥洁教授的报告并指出:“赵老师的报告非常精彩,对我们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报告不仅深刻阐述了学风自觉的重大意义,而且剖析了当前学术道德方面存在的学风不正和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表现和危害,并针对问题坚持以诚为基础,以实为核心,以提升学者人格为根本,来实现学风自觉这么一个基本思路。报告强调要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这充分体现了赵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治学精神和精确的治学方法。赵老师的报告对于我们学校强化学风、改进教风、转变作风,历练我们的校风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赵老师的报告讲到学风问题,但不仅限于学风问题,就我们学校而言,更是文化建设范畴中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赵老师的报告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内化为自觉行为,为加强我们学校的学风建设、推动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我校建成全国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起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