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高新民:构建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 2013年09月13日
  • 学习时报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作为一种&濒诲辩耻辞;活动&谤诲辩耻辞;可以有始有终,但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则需要持之以恒,构建随着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完善、逐步健全的长效机制。

真正的长效机制,就是把作风建设、群众路线蕴含在常态化的工作之中。这里首先强调的就是深化改革,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融入到政府各职能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政府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其天职。改革开放叁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和文化体制的改革,政府的职能也顺应市场经济需要已经进行了几轮改革,减少行政审批,适度放权,近几年又进行了大部制改革,各地方和基层在方便为民服务方面也采取了多样措施。但是,职能部门在主动为社会服务方面依然有差距,在某些地方,没有关系不办事、没有好处不办事现象依然存在;办事相互推诿、某些群众合理诉求久拖不决的现象依然不是少数;对上一套对下一套依然盛行,等等。因此,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切入点,真正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是最大的联系群众。一是权力运行过程公开。最近刚刚公布2015年前县级政府实现包括&濒诲辩耻辞;叁公经费&谤诲辩耻辞;在内的多项信息公开,是改革的尝试。只有权力运行过程公开化规范化,某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减少生存土壤。二是以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为考核标准,迫使某些职能部门认认真真为群众办事。叁是减少层级、减少闲职,淡化官本位色彩,为职能转变创造条件。

联系群众长效机制需蕴含在执政党的功能转变中。党是政治组织,但正如邓小平在1956年党的八大所说,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正因为、也仅仅因为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背景下,执政党需要实现部分功能的转变,即强化党的社会服务功能,以服务为宗旨为途径来提升内在实力和外部形象,形成社会凝聚力、影响力。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服务是&濒诲辩耻辞;叁型&谤诲辩耻辞;政党建设的中心。党的先进性,就体现在能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中。

联系群众长效机制,体现在制度化的民主决策和领导方式之中。当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群众路线,具体表现为&濒诲辩耻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谤诲辩耻辞;,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把群众分散的个体的意见转化为集中统一的意志,再到群众中去贯彻执行。这里主要依赖领导者主动到群众中去。在社会转型时期,利益多元且利益博弈日渐突出,依据传统的调研座谈等方式固然可以听到群众意见,但任何座谈的参加人员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囊括所有群众意见,因此,某些重大社会公共事务从议题提出就可以公示,社会参与讨论,听证咨询,会议决定,依法决策。群众路线蕴含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不仅仅是靠领导者自觉到群众中去,而是以制度化的方式把自上而下的调查研究与自下而上的社会参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成为决策过程的常态化做法。

联系群众长效机制,还体现在多渠道社会协商对话机制和社会管理格局的创新之中。社会越是多元,越需要协商对话。各地一些因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引发的事件中,可以看到利益各方沟通不足、手段单一等问题。社会协商对话的最大好处,就是利益相关方平等参与讨论,寻求共同利益,各方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各自沟通、妥协。在执政党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大格局中,多元力量共同治理社会已经成为大趋势,因此,哪些事项、由哪一级组织与民众之间沟通,哪一部分组织和民众之间定期协商对话,都需要有制度化规定。

相关新闻

  • 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馆长高新民来校调研档案工作

    6月3日上午,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馆长高新民来校调研档案工作。省档案馆二级巡视员汪明哲,校党委书记孙国华、副书记郭武军参加调研活动。 高新民先后到档案馆、民商法学院、基建处档案室走访交流,听取学校档案工作介绍,实地了解在校学生档案归集、存储、管理及毕业生档案数字化、转递衔接、后续归档和新校区建设项目档案收集移交等情况。 高新民指出,高校学生档案是国家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学生切身利益。要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依法依规、及时齐全归集学生档案,持续做实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底线性工作。要按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规定》要求,把档案转递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同相关方面沟通联动,加强数据畅通和资源共建共享,提高毕业生档案工作的精准度和规范性,有力有效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要立足教育大省实际,加强学生档案工作系统深入分析,针对性开展宣传活动,不断提升全社会档案意识,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资政育人作用。 高新民强调,高校建设档案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推动内涵式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档案部门要找准职责定位和工作坐标,认真落实建设档案应归尽归、应收尽收等基本要求,找准工作用力点和着力点,全周期跟进新校区建设项目档案的生成、归集、整理、存储、管理和移交等工作,切实提高档案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省委办公厅档案事业发展处、省档案馆电子档案管理处有关同志,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工作部(高校学生工作处)负责人和学校党政办(档案馆)、学工部、招生就业处、基建处负责人参加调研活动。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李辉 审核:蒋国纲)

    2024-06-03
  • 经济学院探索构建“四聚焦四推动”学风建设工作体系

    经济学院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工作,坚持以“抓学风、促考研、推就业”为主线,探索构建“思想教育引领学风、多方联动凝聚学风、聚焦需求强化学风、优化管理保障学风”的“四聚焦四推动”学风建设工作体系。 一、聚焦思想引领,推动学生专业自信不断增强 一是依托党、团支部积极开展活动,以“学风建设”为主题召开党、团日活动,帮助学生端正思想态度,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分层分类开展学风大讨论,全面覆盖召开学风建设动员大会、主题班会、座谈会等,确保学风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三是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在公众号推出“经院青年说”“优秀学子考研特辑”等栏目,通过榜样示范作用不断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和就业自信心。 二、聚焦多方联动,推动“三全育人”格局有效形成 一是加强学业导师队伍建设,发挥引路作用。通过举办“导师下午茶”“明德导师有约”等活动,分享专业知识、就业前景、人生发展等方面的经验,激发学习热情。二是加强朋辈榜样队伍建设,实现以点带面。成立优秀学子宣讲团、开展“朋辈领航”“学霸面对面”活动,用榜样故事激发学生奋进动力。三是加强校企合作,深入育人闭环。通过构建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教书--育人--就业闭环。 三、聚焦学生需求,推动服务育人实效持续提升 一是开设“分类课堂”,以精准服务助力学生成长。开展新生职业规划讲座、推免生经验分享会、就业大讲堂等活动,打造“精准化服务”课堂。二是深耕“实践课堂”,以课外实践赋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职业体验工作坊”,通过公司参访助力职业探索;参与“品长安文化·赴春日之约”资助育人活动,加强文化浸润,涵育爱党爱国情怀。三是搭建“社区课堂”,以贴心服务发挥社区育人实效。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精准对接学生社区学习、生活需求。 四、聚焦管理机制,推动学风建设体系良性运转 一是落实听课制度,加强课堂规范化管理,学院坚持每周深入课堂一线,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课堂情况。二是建立学风监测制度,实施四级联动机制,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三是严格课堂考勤制度,学生会每周查课并形成查课周报。 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居全校前列,考研上线率达21.17%,创学院历史最好成绩。学院将扎实推进“四聚焦四推动”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夯实学风基础,助力学院、学校学风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供稿:经济学院 撰稿:刘佳 审核:王森)

    2024-06-01
  • 我校“总体国家安全观发表 10 周年暨反恐全要素体系构建” 专题研讨会在义乌召开

    5月9日,由西北政法大学、义乌市委市政府主办,西北政法大学义乌研究院和义乌市反恐办承办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发表10周年暨反恐全要素体系构建”专题研讨会于在义乌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我校、中国刑警学院等高校和来自公安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实务部门的5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义乌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宋寅寨主持。 开幕式上,义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蒋涛,浙江省公安厅反恐总队总队长金承飞,校长范九利,我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永辉分别致辞。 范九利表示,西北政法大学与义乌市委、市政府于2019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义乌研究院,学校与义乌市各实务部门通力合作,在国家安全与反恐、基层社会治理、“一带一路”商务安全与法律适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持续为全国乃至世界安全治理提供“院校谋略”和“义乌经验”。此次学术研讨会,既是深刻学习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总结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推动反恐理论研究、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集会。 副校长张荣刚主持专题报告环节。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邱进,我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永辉,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绍先,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杨华锋,浙江警察学院副院长许韬,公安部反恐专家杨建生分别作主旨演讲。 大会围绕“反恐全要素体系构建与高质量发展”“国家安全与国家安全学科建设”“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化保障”三个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 (供稿: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撰稿:穆兴天 审核:李政敏)

    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