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习近平:调动干部和群众积极性 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善做善成

  • 2013年09月13日
  • 人民日报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7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习近平看望正定县塔元庄村村民并同他们亲切握手。

新华社记者 鞠 鹏摄

7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习近平在平山县西柏坡九月会议旧址同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

新华社记者 鞠 鹏摄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7月11日至12日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他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濒诲辩耻辞;叁个代表&谤诲辩耻辞;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充分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通过深入学习教育、广泛听取意见,推动深入查摆和解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保证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根据中央统一安排,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分别联系一个省,进行具体指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习近平联系河北省。11日至12日,习近平在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陪同下,先后来到正定县、平山县西柏坡、石家庄市区,深入农村、机关,与各级干部和党员、群众座谈,实地调研指导河北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

11日上午,习近平一下火车,就来到正定县正定镇塔元庄村,了解村里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展工作的情况。他对塔元庄村坚持发展优秀青年农民入党和坚持选育&濒诲辩耻辞;农村好青年&谤诲辩耻辞;的做法表示肯定,希望他们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全面提高村级服务水平。

在村民解建勇家,习近平同一家叁代围坐一起,详细询问家庭收入怎么样、孩子书读得怎么样、村里的公共服务好不好?他说,让农民群众不断过上好日子,是体现我们党的宗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在村里的综合超市,习近平看货架商品,问蔬菜价格,同前来购物的群众亲切交流。他指出,超市连接百姓生活,是农村服务业的一个发展趋势,要加强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为群众生活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随后,习近平来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看望镇村干部和村民。村民们敞开心扉,向总书记吐露心声。同大家热烈交谈后,习近平指出,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

下午,习近平来到西柏坡,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毛泽东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在着名的九月会议旧址,习近平主持召开了座谈会。平山县县乡村干部、老党员和群众代表畅谈了他们对反对&濒诲辩耻辞;四风&谤诲辩耻辞;、树立良好作风的感想,总书记对他们的意见表示肯定。他表示,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习近平指出,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西柏坡提出&濒诲辩耻辞;两个务必&谤诲辩耻辞;,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濒诲辩耻辞;两个务必&谤诲辩耻辞;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濒诲辩耻辞;考试&谤诲辩耻辞;、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濒诲辩耻辞;考试&谤诲辩耻辞;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河北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是直接同群众打交道的窗口处室。12日上午,习近平来到这里,向工作人员了解机关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改进服务的情况。习近平在民政厅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省民政厅、省监察厅、省环保厅、省社科院、河北科技大学、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的意见。他一边听一边同大家讨论,就一些问题深入探讨。

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指出,调动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两个积极性、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住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领导干部要让群众看到自己敢于正视并解决问题的决心,看到自己拜群众为师、向群众求教的襟怀,看到自己以身作则、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行动。同时,要激发广大群众关心党的形象、关心党的事业、关心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责任感,引导群众履行监督责任,多提意见建议,真心帮助领导干部改进提高。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要深刻分析原因,明确整改方向,制定整改措施,规定整改时限,一个一个加以解决。党员、干部改什么、怎么改、改得怎么样,要让群众看清楚,接受群众监督。

调研指导期间,习近平听取了河北省级领导班子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中央督导组开展督导工作的情况汇报。他强调,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要着力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以&濒诲辩耻辞;知&谤诲辩耻辞;促&濒诲辩耻辞;行&谤诲辩耻辞;、以&濒诲辩耻辞;行&谤诲辩耻辞;促&濒诲辩耻辞;知&谤诲辩耻辞;、知行合一;着力贯彻和体现整风精神,把批评和自我批评摆在重要位置,把开门搞活动作为重要方法,把严格执行纪律作为重要措施;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坚持标本兼治,既认真解决&濒诲辩耻辞;四风&谤诲辩耻辞;方面的问题,又注重通过强化理想信念、规范工作程序、完善体制机制抑制不正之风;着力保证活动健康发展,切实做到不虚、不空、不偏。

习近平要求河北省级领导班子成员把示范带头作用体现到活动全过程,要求中央督导组深入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职责。他强调,省级班子成员是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监督者,更是参与者。大家要结合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用严格的尺子衡量自己,用很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无私无畏的勇气对照、检查、改进、提高自己,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在大局下想问题、做工作。

习近平对河北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强调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用好的作风做好工作。他希望河北省委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切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特别是要大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

调研期间,习近平还专门分别召开河北省和石家庄市部分离退休老同志、正定县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和退休干部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王沪宁、赵乐际、栗战书等陪同调研。(新华社石家庄7月12日电)

相关新闻

  • 民商法学院党委(扩大)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暨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

    9月29日,民商法学院党委(扩大)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暨党纪学习教育总结会,学院党委委员、行政人员、学工干部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朱茂主持。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学院党纪学习教育情况。 会议强调,党纪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学院党委把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院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内容,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取得良好成效。学院党委将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学习机制,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会议要求,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高尚道德情操和深厚法学功底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供稿:民商法学院 撰稿:昌盛 审核:朱茂)

    2024-10-02
  • 我校各民族师生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9月27日上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党对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讲话精神在学校各民族师生中引起了广泛热议。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穆赤·云登嘉措(藏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对民族问题的清晰认识和坚定决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独特智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民族工作既要立足长远,着眼大局,又要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民族工作机制,构筑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的全方位嵌入,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书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崭新篇章。 研究生院 常安 (汉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我们在民族事务工作中,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进一步完善民族工作法律法规;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法治对于民族事务治理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西北政法大学法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中心作为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将继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方面,进行有组织科研,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与宣传,产出更多的高水平科研作品与智库成果。 教务处 王鹏飞 (蒙古族):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基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民族事业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我们要认真领悟讲话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民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古丽那尔·乌斯曼江(维吾尔族):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强调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何叶 (回族):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鼓舞人心,也让我作为一名西部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深感自己肩上责任重大。我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以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胡曼 (汉族):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对新时期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工作和学生工作提出了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要继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理论力量。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马亮(柯尔克孜族)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回望历史,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创美好未来! 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井凯笛 (蒙古族):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视野宏阔,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指针。面对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历史脉络、契合民心所向,开创性走出了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并在实践检验了其无可置疑的正确性与优越性。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紧跟理论指引、聚焦体系构建、把准研究方向,同心筑梦、砥砺前行,把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彭瑞花(汉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提供了根本性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学习此次表彰大会上的模范集体代表和模范个人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的典型事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人权研究中心 赵小静(藏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国的民族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凝结的工作经验,已经形成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未来将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人权研究中心 倪文艳 (蒙古族):习近平总书记在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为此,要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机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民商法学院学生 葛宛琳 (彝族):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后,我对民族团结的深远意义也有了更为深刻地理解,充分认识到民族团结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深入思考了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青年学子在促进这一伟大事业中应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积极响应时代号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深入践行并积极弘扬民族团结的理念,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盛开! 民商法学院学生 王迪(侗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学生,我深刻的感受到国家政策对我们的支持与帮扶,带动我们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民幸福。我们应当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惯,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 木开代斯·艾力 (维吾尔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进入新时代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对于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各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各族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团结一心跟党走,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信念。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为民族团结和边疆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 哈雨霏(回族):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深触动了我。作为新时代青年,也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大学生,我深刻感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意识到团结奋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我会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与民族团结的实践,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通过学习和交流我意识到,青年人不仅要传承优秀传统,还要为推动社会进步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并进,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奋斗! (供稿:统战部 撰稿:刘贝贝 审核:桑元峰)

    2024-09-30
  • 【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黄惠康: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时代逻辑和根本遵循

    9月23日上午,我校举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第五讲,邀请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我校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惠康做专题讲座。校长范九利主持讲座。 黄惠康以“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时代逻辑和根本遵循”为主题,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必由之路、加强涉外法治的时代逻辑、新形势下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实践要求三个重大命题,深刻阐释了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战略意义、历史演进、存在的问题及新形势下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并为进一步加强涉外法治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讲座深入浅出、见解深刻,引起了全场听众的强烈共鸣,让师生对于涉外法治建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法治实务单位和高校充分发挥优势力量,积极融入、促进涉外法治建设,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是学校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窗口,本次活动进行全网直播,30多家法治实务单位代表和高校师生现场参加讲座,吸引1500余名来自全国政法院校、研究机构与实务部门的观众线上聆听讲座。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周晓飞 审核:蒋国纲)

    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