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西北政法大学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管理办法

  • 2011年09月05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第一条  为了规范学校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工作,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防范审计风险,根据国家教育部《对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修缮工程项目审计的通知》,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中介机构是指社会上依法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并能承担有限责任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以下简称委托审计)是指学校审计处与经济活动主管单位协商后,报校主管领导批准,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大型基建工程项目预、决算和有关经济活动及其财务收支情况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实施的社会审计。

    第四条  审计处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西安地区注册;
    (二)具有开展相关业务的资质(甲、乙级资质)资格;
    (三)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良好的社会信誉;
    (四)具有承担相应审计风险的能力;
    (五)依法维护委托方的权益,并保守秘密。

    第五条  学校及其所属单位委托审计的内容包括:
    (一)法定需要委托审计的事项;
    (二)经校领导批准需要进行委托的审计事项;
    (三)按规定需要进行招投标工程项目的标底。

    第六条  审计处实施委托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拟定委托审计项目;
    (二)报请校主管领导审定;
    (三)经考察、议标确定社会审计中介机构,并签订委托书或审计合同(协议书);
    (四)社会审计中介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经校审计处审核,报校主管领导审批后送达送审单位;
    (五)检查、督查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
    (六)建立委托审计档案,并按有关规定管理。

    第七条  审计资料的交接及协调。
    (一)审计资料由送审单位或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审核整理后,依照程序送审计处或在审计处监督下直接交社会审计中介机构。资料交接必须填写清单并由双方签字盖章。
    (二)在社会审计中介机构接受委托进行校内项目审计期间,审计处负责联系、协调事宜,指派专人配合审计。期间,社会审计中介机构应当:
    (1)就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同审计处及校内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2)在基建工程审计中,现场勘察应在审计处人员陪同下进行;对量前须向校审计处通报有关情况,待双方就有关内容取得一致意见后再通过校审计处约见乙方;
    (3)工程审计结果经校审计处检查确认后再出具审计报告。

    第八条  委托审计费率原则上以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下限并经双方协商确定。支付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入相关工程项目成本或相关经济业务费用。

    第九条  本办法适用于学校内部各单位。

    第十条  本办法由审计处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相关新闻

  • 你的大学四年如何度过

    报告主题: 你的大学四年如何度过 报告人: 步洋洋,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刑事法学院院长助理、硕士研究生导师。 举办单位:图书馆 报告地点: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 报告时间:2024年10月16日19:00至22:00

    2024-10-16
  • 《西北政法大学报》第224期

    点击下载:窜贵01.辫诲蹿窜贵02.辫诲蹿窜贵03.辫诲蹿窜贵04.辫诲蹿

    2024-09-29
  • 我校开展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访问学者代表团短期访学项目

    为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精神,推进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我校于9月16日至26日开展为期十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访问学者代表团短期访学项目,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民法系主任伊莫莫夫·努里罗教授,国际私法系主任哈兹拉特库洛夫·奥迪尔别克教授等四位法学专家来我校访学,开展合作会谈、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实务参访等活动。 9月18日上午,校长范九利会见访学团一行,为访学团专家颁发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证书。双方举行合作会谈,副校长张荣刚出席,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涉外法治研究中心等部门和学院有关负责人参会。 张荣刚表示,作为我校在乌最为亲密的合作伙伴,近年来两校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交流、科研合作等领域取得良好合作成果,希望双方在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涉外法治研究和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领域持续发力,推动中乌两国法学教育与研究的深层次合作。 伊莫莫夫表示,乌中两国长期保持睦邻友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中国-中亚峰会达成的共识为两国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广阔的空间。希望两校抓住机遇,在法学教育和研究领域进一步深化沟通,加强合作。 会谈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科研合作和人文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双方在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设立“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分中心、共建“中乌法律研究中心”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9月18日至25日,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分别与教师代表团一行开展系列学术活动。在刑事法学院,伊莫莫夫教授以《乌兹别克斯坦刑法体系的主要框架》为题作学术交流。民商法学院举办“中国《民法典》合同编座谈会”“中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座谈会”,伊莫莫夫教授作题为“乌兹别克斯坦《民法典》历史演变及其如何应对苏维埃政权解体及独立政权建立后的社会经济生活重大变化”学术讲座。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承办以“中乌法律援助比较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和“法学+俄语人才培养交流会”,哈兹拉特库洛夫教授作题为“国际私法法律规范的完善”学术讲座。 访学期间,访学团一行参观我校校史馆、智慧教室和国家级法学实验中心等,强化了与我校的合作意愿;赴西安知识产权法庭、最高人民检察院“一带一路”检察研究基地以及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等进行现场研学,感受中国-中亚成果共享、互利共赢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活力;赴律师事务所开展法务实践研讨与交流,搭建中乌“一带一路”法律实务合作新平台。 9月26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法律大学访学团项目圆满结束,这是我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中亚的法学教育和人文交流,助力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探索。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王梦琳 审核:桑元峰)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