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6日,&濒诲辩耻辞;漫谈书法与人生&谤诲辩耻辞;文化沙龙活动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此次活动由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研指导中心、商学院主办,校图书馆协办,由着名书法家张逸先生担任主讲人。书法家张宝华、刘五四,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研指导中心副主任李政敏,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智伟,图书馆书法爱好者和商学院部分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李政敏主持。
李政敏介绍了本次沙龙活动举办的背景和意义,认为张逸先生永不言弃、潜心致学、淡泊名利、朴实无华的人生境界值得我们学习与品味。
张逸先生讲述了他在种种困难情形下仍对书法艺术毕生不懈追求的人生历程。张逸先生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适逢战乱,因捡拾手榴弹残留物而痛失右上肢。在父母的关爱与老师的引导下,他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走上了学习汉隶的道路。多年以来,他刻苦钻研书法,与众多书法爱好者共同研究,积极学习各书法大家的精髓,积淀了深厚的书法底蕴。其书法艺术自80年代起,多次在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被收藏。不论获得多少荣誉,张逸先生始终秉承做人要质朴善良,做事要固守本心。
在交流环节,张逸先生认真解答了学生的提问,他认为要从书法作品的文化内涵、内在功底以及个性来进行探究,品味一个作品的韵味。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要被客观条件束缚了手脚,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获得突破与成功。
张逸先生将大篆书法作品《圆梦》赠与我校学生,希望莘莘学子们能抓紧时机筑梦,为未来能够圆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他将自己多年来潜心探索研究的《不弃文华》、《逸墨心龙》等十八册书法理论作品赠与我校图书馆。图书馆办公室主任李扬为张逸先生颁发了捐赠证书。
书法交流阶段,张逸、刘五四、张宝华叁位书法家现场泼墨,向同学们赠送了&濒诲辩耻辞;厚德载物&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天道酬勤&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谦受益&谤诲辩耻辞;等60余幅励志书法作品。
(张逸,1942年生于西安,幼年不幸右上肢致残,迫于左腕书写。其书法创作、书学理论、诗歌作品曾参加国内外展赛,并荣获一等奖、金奖、特别金奖、首届人类贡献奖、国学杰出贡献奖、终身成就奖等。曾出版《张逸左腕书法》、《书学逸墨》等专着。被中国文联等组织授予&濒诲辩耻辞;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当代德艺双馨国学家&谤诲辩耻辞;等荣誉称号,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教授。)
摄影:学通社 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