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各方关注的《物权法》已通过人大审议表决,并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近日对于《物权法》涉及的民生热点问题的议论不绝于耳,其中,对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成为热点中的热点。而诸多媒体对重庆号称“史上最牛的‘钉子户’”事件的热议,更是将人们对《物权法》的关注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物权法》到底是怎样的一部法典,对于诸多民生热点,又该如何去思考呢?对此,记者请来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高在敏,一同为我们解读《物权法》。
为私有财产正名?
《物权法》出台前后,许多言论表示,该法是为私有财产正名的里程碑。这种理解准确吗?对此,高教授表示,不能将《物权法》的作用简单概括为保护私有财产。在其法条、指导思想与架构上,都没有侧重私产方面,而是依照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继续表述为坚持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原则。可见,《物权法》是将公有、集体所有、私有财产保护共同强调,并不能简单理解为保护私产。 《物权法》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定分止争”与“物尽其用”。简单来讲,“定分止争”为解决秩序问题,该法律将为物权确立名分、归属,制止分歧;“物尽其用”是个社会学问题,基于物质材料稀缺性,该法律能够加大对物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另一方面,《物权法》的出台,结束了长期在物权方面无法可依的状态,普及、弘扬物权理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现实生活中的物权问题。
对物权争议的确认
《物权法》第叁章讲到,对于物权的确定,发生争议的,可要求进行物权确定。在进行物权登记之外无法确定物权归属时,如何确定物权?高教授指出,通过法律途径确立物权,有两种方式:动产采取占有原则,即谁占有谁拥有物权;不动产采取权状确认,例如房屋产权证等权状的登记持有人,自然可以认定拥有该不动产的物权。
而在物权侵害责任认定中,民事、行政、刑事侵害的范畴,可以通过侵害对象的身份及侵害行为定性,继而进行侵害终止或赔偿。
“钉子户”引发征地补偿热议
最近,重庆号称“史上最牛的钉子户”的报道引起各方高度关注,虽然《物权法》还没有正式实施,但这起征地拆迁案例似乎成为《物权法》效力的预演。在废墟中坚持生活四个月之久的“钉子户”与开发商僵持不下,而当地法院判决的强制拆迁也在全国媒体的关注下久未成行。那么,这起涉及《物权法》中征地补偿的真实案例孰是孰非? 在《物权法》中,对于征地的性质与拆迁补偿标准都没有具体涉及,于是对这起征地纠纷的判断就具有不确定性。高教授谈到,可以分为两种不同情形:征地属于公共用地征收,如学校、医院、道路、公园等,那么个人不能对抗征收;若是征地属于商用地,那么,征地对象与开发商自然存在协调利益的空间。而对于征地补偿标准,目前并没有确立参照依据。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实经济生活中“小政府大社会”的趋势,政府行为的空间日渐趋于窄小。
建设用地70年使用续期后
《物权法》对于原先的建设用地70年使用期的规定做出修正,规定可以申请自动续期。这样,为房产的所有权做出相对无期限的确认。对于房产市场,有舆论表示将使房产的投资价值更加突出,从而造成社会贫富自然分区的隐患。对此,高教授认为,这个问题的焦点并不仅仅是这些,而在于70年后,房屋所有人的经济状况能否支持续期。申请续期时的费用成为决定续期行为的关键,依据经济发展水平,若没有条件续期,该如何确立物权?看来,许多的问题还隐藏在续期之后。
业主委员会对决小区物业
看看下面一个真实案例:北京某小区业主委员会发起人遭到物业公司保安殴打,伤重住院。起因是其代表业主们要求解聘该物业公司,导致物业公司挟怨报复。近来,小区物业与业主委员会的矛盾频频发生,《物权法》中明确了业主委员会解聘物业公司、管理大修资金等权力,对业主享有小区经营用房收益、道路等设施的所有权。对于车库、绿地、围墙等无约定的,可自觉拥有的原则。
对于为何没有确立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的问题,高教授谈到,目前业主委员会的性质等同于消费者协会,可以起到在合理范围内的维权作用。由于其作用的范围有限,对象单一,所以没有赋予法律地位的必要。至于具体的管理、协调作用发挥,有赖于其机构建设的完善,不是《物权法》可以解决的范畴。
综合因素决定实施效果
在性质上,《物权法》仍属民法范畴,依据《民法》的主干制定。在一起行为同时涉及民事、刑事诉讼时,依据危害程度与社会影响,常规上采取“先刑后民”原则处理。可以综合起诉,也可以在公诉时附带民事诉讼。
高教授认为,较之1986年《民法通则》实施时的热烈程度,本次《物权法》出台,民众的反映仍属冷静。现阶段,全体国民认识水平提高、立法到位、适应社会发展水平,成为一部法律发挥最大功效的几个必要条件。同样,《物权法》的实施,需要社会各方因素综合作用,并在实践中逐步衍进、完善。
《物权法》在社会热烈关注中出台,将私产与国家、集体财产共同列入保护范畴,对现实存在的许多涉及物权纠纷的民生焦点问题做出明确界定,就其实施的影响力,还有赖于全社会物权意识的发展与普及。(记者 晓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