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发表我校徐鹏老师和研究生贺敏共同撰写的文章:从《红星》报看早期军报如何宣传动员

  • 2021年09月13日
  • 学习时报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红星》报创刊号

《红星》报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也是党中央直接领导的全面指导红军建设的第一份军报。它于1931年12月11日在瑞金创刊,到1935年8月中央红军主力进入川陕甘地区终止出刊。在近4年的军事宣传实践中,《红星》报聚焦报道重大军事斗争,重视思想政治建军;坚守军事宣传动员的根本,积极服务红军军事文化生活;夯实强化军事宣传动员的基础,全面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军事宣传动员经验。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军

共产党领导军事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军报姓党”。思想政治工作是军队建设的灵魂。《红星》报发刊词《见面话》(1931年12月11日第1版)一文,明确将自身界定为“政治工作指导员”和“红军党的工作指导员”,加强红军里的一切政治工作(党的,战斗员群众的,地方工农的),提高红军的政治水平线,文化水平线,实现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大会的决议,完成使红军成为铁的任务。为此,积极宣传党中央路线、方针和总部领导机关的最新指示、命令,灵活指导红军开展军事战斗。通过刊发文件的形式,发表《军委纵队党的干部会议决议案》,明确指出:“军委纵队党的干部会议完全同意洛甫同志对于反对五次‘围剿’总结的报告,一致拥护中央政治局的决议。”尽管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对遵义会议精神进行公开报道,但是在当时严峻而复杂的党内外斗争形势下,这是需要很强的政治勇气和敏锐性的。更难能可贵的是,这还是目前发现的最早对遵义会议进行宣传介绍和表示拥护支持的红军公开报道。

同时,《红星》报广泛传播红军纪律、党对少数民族群众及其上层的统战政策,先后刊发了系列理论阐释类文章和介绍典型政治工作经验的专题文章,分门别类指导红军开展具体政治工作。该报特设了“党的生活”专栏,发表指导开展党建工作的文章《小组会是怎样开的,应该怎么开?》,介绍党小组如何开展工作、怎样当好党小组组长和支部书记等诸多支部建在连上的政治工作经验,这不仅是对叁湾改编以来,特别是古田会议突出革命军队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和作风的很好继承,而且对加强红军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

密切服务军事文化生活

《红星》报密切贴近红军官兵的文化生活实际,追求宣传策略多元化,生动报道红军内部的军事文化生活,协助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指导和服务红军军事文化建设。宣传体裁既有辛辣的社论、评论,又有朴实的消息、通讯,也有故事、唱歌、民谣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还有活泼的漫画、谜语,较好地激发了受众的参与热情和持续关注。

《红星》报特设“列宁室工作”专栏,从广大红军官兵文化水平较低的实际出发,指导军队建设列宁室,发表《列宁室的工作怎样做?》,要求列宁室建设“绝对不能只偏于体育运动和娱乐等工作,特别要注意到理论训练和文化教育”。多次刊发《本刊启事》征集红色娱乐素材,设置了“红军歌谣”“红军歌曲”“红军诗歌”等文化建设类副刊,广泛发表征集到的红色歌曲和民间歌谣,刊登与军事有关的测试题目、谜语、武器装备图片、漫画等。此外,报纸还发表了诸多专题介绍文化宣传方法和经验的文章,如唱口号、办墙报、开晚会、作宣讲、猜谜语、画漫画等,大量刊登文艺题材和娱乐题材的稿件,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便于操作和效仿,为部队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军事游戏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既十分有助于丰富和提高红军军事文化生活,又增强了报纸的吸引力和宣传效果。《红星》报因而被广大红军战士誉为“良师益友”。

全面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

据邓小平回忆,他担任《红星》报主编时,“手下只有几个人,很长时间只有两个人”。因此,建设一支来自广大红军的强有力的通讯员队伍十分迫切。《红星》报创办过程中,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报纸编辑部积极向党中央和中革军委领导约稿,周恩来、王稼祥、洛甫、陈云、朱德、彭德怀等近20位中央和军队领导人是报纸的积极撰稿人,他们阐述中央精神、分析革命形势并提出斗争策略与方法,积极扩大《红星》报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通过《红星》报而保存下来中央和军队领导人的大量早期军事理论文稿,为后人开展无产阶级军事理论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与此同时,《红星》报编辑部非常重视培养和拓展通讯员队伍。设置“通讯员”专栏,尤其注重在一般的工农群众中发掘和培养通讯员,建立广泛的通讯员网络,并经常刊登指导和提高通讯员业务工作的文章,以帮助其提高宣传业务工作水平。据《在本报的一周年向我们的通信员说几句话》(1934年8月1日第8版)记载,此时的报纸已有通讯员500余人,骨干通讯员100余人。据《编者的话》(1932年3月23日第4版)报道,“近来收到的稿件颇多”,但是因为报纸版面有限,不能同时刊发,随后将陆续发表,这也从侧面充分说明了报纸的通讯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显着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利用通讯员群体这个桥梁和纽带积极密切联系更为广大的读者群体,听取和吸纳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在近4年的军事宣传动员实践中,《红星》报全面深入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红军内部和农村社会实施了宣传、动员、整合和改造,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指导红军建设,活跃红军生活的阵地,充分发挥了无产阶级新闻舆论工具的政治作用。作为党的军报史上的早期杰出代表,《红星》报为后来党报、军报的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的办报经验,也深远地影响了延安时期党报的办报原则、办报方针和具体新闻实践,这对于新时代党报军报新闻宣传工作的守正创新和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关新闻

  • 经济法学院党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3月21日上午,经济法学院党委在长安校区资料室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对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传达学习校党委《对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对学院学习教育工作进行部署,学院党委委员、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科级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李建梅主持。 会议指出,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开展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刻认识开展此次学习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学院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会议要求,要明确学习教育目标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运用正风反腐案例加强警示教育。要结合学院实际,深入查摆不足,强化调查研究,认真开展集中整治,在改有成效上下真功见实效。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要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优良作风保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供稿:经济法学院 撰稿:李小斐 审核:李建梅)

    2025-03-21
  • 校党委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

    3月20日,学校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学习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省委常委会会议暨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对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对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研究部署学校学习教育工作。校党委书记赵万东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会议强调,要聚焦主题,抓好学习研讨,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入脑入心、见之于行。要对标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深度思考谋划“教育强国,西法大何为;法治建设,西法大何应;科技革命,西法大何变”。要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校内巡察、政治监督、审计监督、专项检查和调查研究等途径,把问题找准、把根源挖深。要结合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压实责任,常抓不懈改作风、强教风、优学风。要坚持开门教育,加强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要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分类指导,精心组织实施,力戒形式主义,以学习成效促进作风转变、能力提升,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校领导、校党委委员,党群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参加会议。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张金忠 摄影:韩筱煜 审核:蒋国纲)

    2025-03-21
  • 我校与新疆博州司法局召开交流座谈会

    3月19日,我校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司法局在长安校区召开交流座谈会,校长范九利,博州司法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卓娅,博乐市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余海峰出席,副校长孙昊亮主持。 范九利对博州司法局卓娅局长一行来校开展交流合作表示欢迎。近年来,学校与新疆各地市州密切联系,多方位、多角度开展合作交流,特别是在保障边疆稳定、法治政府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学校服务西部的智库及人才优势。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在有关合作协议的基础上,推动地区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监督、学生实习实训、司法干部培训等方面合作走深走实,提高服务水平,产出更多优质成果。 卓娅表示,感谢西北政法大学为博州法治政府建设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希望学校持续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度清理、行政复议案件评查、创建法治建设示范市、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合作协议内容的具体实施,助力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教务处、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相关负责人、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教师等参加座谈交流。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席捷 审核:高翔)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