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为师生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
——西北政法大学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本报记者 吕扬 通讯员 张佼
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让包括西北政法大学在内的高校面临一场“大考”。一方面要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师生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要为师生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
“师傅,菜运到哪里了?”“老师您放心,菜在路上,我们已经在门口等着了,送到了就通知大家!”疫情发生之后,学校后勤保障处处长陈建宁一直奔波在采购物品、分发物品的路上。“学校积极会同多家商贸单位,为学校提供菜品和生活物资,保障师生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陈建宁说。
“每天从睁开眼睛起就忙到大半夜。”红十字志愿者吴豪说,“有时采买的物资会延迟送达,为了避免师生恐慌,我会提前通知大家不要担心,物资供应充足。物资送到后,工作人员也会定点服务,有序发放物资。”“疫情当前,大家都不容易,看着大家能吃上新鲜菜,我们再辛苦也值了。”简单的话语从一位位志愿者口中说出,质朴而感人。后勤保障处的赵老师说:“学校要求要控制食堂的饭菜价格不涨价,不给学生造成额外的经济压力。同时,我们会对超市商品和食堂饭菜销售价格、标准分量、中低高档比例、明码标价、食品保质期等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杜绝哄抬物价、分量不足等情况出现。”
“学校现阶段实行封闭管理,严禁人员外出流动,每个宿舍早中晚各派1名学生购餐打包回宿舍,避免用餐人员聚集。”刘艳是叁号学生公寓管理员,管理着120间宿舍,“学生都错峰进出,持临时出入证出入,进出都要扫码测温登记。”封控伊始,全校70多名学工干部都带着行李住进了学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李小巍和所有学工干部一样,已经在学校住了十几天。“为了能够及时开展学生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各项工作,学校实行网格化管理,每栋学生公寓楼由包楼学院党委副书记担任楼长,学工干部进驻学生宿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李小巍说。
现阶段,如何去调整学生心态、检视学生状态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张,考研情况怎么样啊?”“小韩,最近状态怎么样?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找我聊聊天。”“小马,学期末各科功课完成得如何?要继续努力啊!”翻开民商法学院辅导员张博玮的聊天记录和谈心谈话本,一个个关爱学生的画面浮现在眼前。“学校为了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坚决落实各项防疫要求,调整心态,乐观积极应对疫情。”刑事法学院2020级学生阮敏说,“只要我们凝心聚力,携手共进,疫情终会过去,2022年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