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意义,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红色体育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先进性的体育社会活动。强调体育启蒙作用的共产党人,不仅让体育服务于军队,更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的新式人民体育运动。延安时期是红色体育的成熟期,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不仅鼓舞了边区人民的抗战斗志,还为促进军民融合、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寻路红色体育、赓续红色基因,对于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努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延安时期是红色体育的成熟期。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提出“发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体质”,1942年9月举行的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首届“体育节”题词:“锻炼体魄,好打日本”,更是成为延安时期体育工作的总方针。直接揭示了发展红色体育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从而赢得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这一时期的红色体育具有特定的社会背景、完整的体育建制、丰富的体育实践活动等,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延安大学成立体育系、延安体育会成立、召开“九一”扩大运动会等,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体育社会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促进军民融合,为革命队伍培养了身体强健、活力四射的干部梯队,从而有力地配合了革命战争,为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和全国的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红色体育促进军民融合的杰出贡献。延安时期红色体育的开展为促进军民融合、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提升了延安军民的战斗素质。在延安地区广泛开展红色体育训练,能够时刻让部队和群众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部队中开展常规的军事体育训练,融合了红色体育趣味训练,保证既锻炼了身体素质又增强了夺取战争胜利的信心。延安红色体育运动的开展,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全体军民的身体素质,最大限度调动了军民抗战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了作战能力、战斗水平。其次,形成了军民融合的和谐氛围。延安时期内忧外患,人民群众饱受苦难折磨。在党的领导下,延安军民奋发图强、不畏牺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积极推广和开展红色体育运动的训练工作,形成了军民一体、其乐融融的氛围,拉近了部队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加强了部队和人民群众的交流,改善了群众的精神面貌,使军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也缓解了战争带来的紧张情绪,形成了军民融合的和谐氛围。最后,培育凝聚精神,促进抗战胜利。延安红色体育的发展极其不容易,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敌人的军事封锁和经济封锁对延安时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加之当时各类物资匮乏,发展十分艰难。但是在党的领导下,全体军民不畏艰难、自强不息、不怕牺牲的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理念,铸就了延安的红色文化精神,使伟大的延安红色体育能得以蓬勃发展。从思想上武装人民群众,能够在战争的时候克敌制胜。进一步在延安地区宣传了爱国主义文化,凝聚了爱国主义情怀,为建立统一战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延安时期,红色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鼓舞了边区人民的抗战斗志、培养了大量体育骨干、配合了军事斗争、丰富了根据地文化生活,同时也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开创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出,体育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在自身的革命实践中,准确把握结合中国国情和革命形势,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紧密结合,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红色体育在发展过程中,所坚持的思想路线、拥护的政策方针以及所采用的体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明显的马克思义中国化的特色,开辟了中国体育发展的先河,为建国后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我国体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领导者,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健康摆在首位,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坚定保障人民群众的教育权、体育权和卫生权。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革命群众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享有了进行体育运动的权利,人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的主人,开创了近代以来最具群众性的体育运动的兴盛局面。第叁,坚持正确的体育工作策略。红色体育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的另一个原因是采取了正确的体育工作策略,即体育运动军事化和体育运动经常化。艰苦的革命战争要求革命战士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力,红色体育一开始就是为革命战斗服务的,参加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是增强军民身体素质,以承担起艰苦的生产建设任务和满足军事战争需求。红色体育紧密围绕战争形势,体育训练与军事技术学习、政治文化学习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寻路红色体育,赓续红色基因。它铭刻着初心使命,也将继续引领我们书写新时代“体育强国”的伟大梦想。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革命形势相结合,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不断实践,培育出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人民的事业的伟大的“红色基因”。红色体育事业中流淌着红色基因,“红色基因”蕴含着“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我们要将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的体育事业,居安思危,寓军于民,充分发挥体育在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实现体育强国梦的重要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我们更应该寻路红色体育、传承红色基因,加快中国体育事业的改革步伐,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事体育作出努力和贡献。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