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佳琪(左一)正在接受“简历门诊”老师指导。
原韬雄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首次突破千万,还有不少农民工需要外出务工。当前稳就业面临哪些困难?各地各部门都有哪些帮扶实招?本期“体验”栏目聚焦3位就业者,一起聆听他们的就业故事。
——编 者
西北政法大学应届毕业生饶佳琪——
全力准备,就业有信心
本报记者 原韬雄
5月10日,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大四学生饶佳琪早早坐在宿舍桌前,扎好头发、化个淡妆,再检查一遍简历,今天,她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线下双选会。
作为应届毕业生,饶佳琪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线上就业培训,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了更好帮助应届毕业生就业,学校还特意组织了线下双选会,场地就在宿舍楼下。
双选会9点半开始,饶佳琪提前20分钟就到了。她说:“我做了两种简历,一种投律师事务所,一种投公司法务。我学的是法律专业,所以还是想做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她开始打腹稿,待会儿要问问薪资、工作地点、用人单位福利等情况,同时对照简历,想想如何应对面试官可能问到的问题。
上午9点半,不少用人单位的窗口前已经排起了长队,本来信心满满的她此刻却有点不敢上前。“因为疫情原因,这是学校第一次组织线下双选会,我没有线下面试的经验,有点紧张。”饶佳琪坦言。
纠结了几分钟,她鼓起勇气向第一家公司递交了简历。“您好!我叫饶佳琪,这是我的成绩单,这是我在学校期间的获奖情况和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坐下,她立刻就进入了状态。
“你很优秀!之后如果进入下一轮面试,我们会立刻打电话通知你。”公司招聘人员说。听到鼓励,饶佳琪增添了不少信心。“1号、2号、8号、14号,这4家是我比较心仪的公司。这家公司今年招50人,薪资条件也好,先排这个!”她打开手机查询自己做好的笔记,快步走向下一个窗口,“除了举办线下双选会,学校每隔两叁天都会推送各种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这都是学校筛选过的公司,很靠谱。”
投简历的队伍中,饶佳琪看到同学郑国斌,俩人聊了起来。郑国斌传授起了经验,“你还可以用一下‘秦云就业’小程序,是陕西省人社部门开发的,里面也有不少职位呢!”
“谢谢你!那我得赶紧关注一下。”饶佳琪边说边在手机上操作起来,“我以前通过‘秦云就业’领过毕业生交通补助,不知道还可以了解求职信息,以后我多瞅瞅。”
中午12点,饶佳琪揉揉酸痛的腿,拿出一颗糖塞进嘴里,虽然肚子咕咕叫,但她还不想走,“这次双选会发现自己简历问题挺多的,那边设立了‘简历门诊’,请老师给我诊断诊断!”
“照片不要放在中间,最好放在一侧。” “你这段在乡镇的实习经历,要写得更具体些,比如通过什么样的努力,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要用简洁的介绍让面试官了解你的能力。”老师细心地为她梳理了各种问题,饶佳琪边听边用笔在简历上做标注。“听完真是豁然开朗!”饶佳琪连连称谢。
晚上查寝时,辅导员刘超来到饶佳琪的宿舍,问起当天双选会的情况。“我已经投了20多家单位,现在还没有接到录用通知呢。”饶佳琪有些着急。
“找工作就是这样,这也是你们步入社会的第一次‘考试’!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很多用人单位无法来到学校现场招聘,学校还将组织多场线上双选会,也会推出‘就业大巴车’带你们到别的学校参加招聘会。另外,你也可以关注教育部的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那上面也有不少招聘信息。”辅导员耐心地为她讲解政策。
听了辅导员的话,饶佳琪脸上露出笑容,“嗯,听了您的话我更有信心了,有这么多求职机会,我自己还得努把力!”
《人民日报》( 2022年06月10日 第 19 版)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