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对陕西来说使命重大。当前,陕西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新旧动能转换期、转型升级承压期,制约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弱项还比较多。
从人群看,城乡居民收入总体仍然偏低,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村人口过上现代化生活尤为迫切。
从区域看,主要是关中、陕北、陕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市域之间、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
从领域看,主要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短板明显,重点城市空气治理改善不佳。
从经济结构看,县域经济不强、民营经济偏弱、开放型经济规模不大、数字经济发展不足,以非能和清洁能源为主的产业结构短期内还难以形成。
陕视君了解到,“叁个年”活动动员会当日,陕西省总投资5646亿元的795个省、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擂响了高质量项目开工的战鼓。2023年全省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43个、年度计划投资4800多亿元,其中创新驱动、先进制造类项目占比37.5%、年度计划投资占比29%;产业类项目年度投资比例约7成,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开展“叁个年”活动,高质量项目是硬支撑、营商环境是硬基础、干部作风能力是硬保障,叁者密切关联、缺一不可。
一、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抓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进高质量项目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优化供给结构、持续扩大内需、塑造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招。现阶段投资仍是拉动陕西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补齐发展短板的“加速器”,是稳定投资的重中之重。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陕西从重要关键环节入手。
根据省委、省政府刚刚印发的《陕西省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行动方案》,陕视君发现《方案》明确了总量扩大、结构优化等行动目标,并提出,要紧盯秦创原创新驱动、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赛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稳就业促增收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推动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见效,促进高质量项目“四个一批”的良性循环,着力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方案》重中之重是明确了四项重点任务,包括高质量做好谋划储备、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高质量提供要素保障以及高质量实施服务管理。
二、营商环境突破年——抓服务
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就是要释放大抓服务的强烈信号,做好“加减乘除”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把陕西“人人都是招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让陕西成为海内外客商创业投资、立业发展、兴业图强的首选之地。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生命之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叁个年”活动动员会明确要求,聚力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把服务群众、服务公司的导向树起来。这一切传递出稳预期、强信心的积极信号,给广大市场主体吃下一颗定心丸。
近年来,陕西省43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群众和公司期盼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当前是经济恢复的窗口期、机遇期,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确保实现开门红、全年红,要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市场更满意的政策环境、支撑更有力的要素环境、预期更稳定的法治环境、亲清更统一的政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夯实“硬基础”。
叁、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抓效能
陕西各项事业发展的成效如何,关键在干部,关键在干部的能力和作风。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就是要释放大抓效能的强烈信号,引导广大干部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险化险,以干部敢为带动地方敢闯、公司敢干、群众敢首创。通过开展“叁个年”活动,引导预期、提振信心,凝聚力量、激发干劲,努力以开门红的好成果争取全年红的好收成。
要抢抓经济恢复的窗口期、机遇期,全力以赴抓项目、夯基础、强实体,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升级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强引擎”。要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博采众长、敢为人先,特别是在补齐县域经济不强、民营经济偏弱、开放型经济规模不大、数字经济发展不足等突出短板上动脑筋、想办法。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定力,不干超越阶段、超越财力的事,不搞脱离实际、装点门面、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