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新京报】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范九利:传承马锡五精神 大力弘扬红色法治文化

  • 2023年04月25日
  • 新京报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范九利:传承马锡五精神 大力弘扬红色法治文化

4月22日,由新京报社与西北政法大学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共同成立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在新京报社举行揭幕仪式。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范九利表示,“马锡五是中国司法史上的一面旗帜,他深入群众,一刻也离不开群众的精神,一直鼓舞着中国的法律人。在今天,希望更多人能够传承马锡五精神,发扬马锡五式审判方式,了解先辈们深入群众的务实作风,学习他们推动法治进步的坚定情怀,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范九利。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

立足红色传统,开展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研究

新京报:西北政法大学诞生于陕北,请简要介绍一下学校创建的过程?

范九利:西北政法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和1941年成立的延安大学,是一所具有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高校。1949年,延安大学迁至西安,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承担起为西北地区政权建设培养干部的任务。1953年,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更名为西安政法干部学校。1956年,更名为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1958年西北大学法律系成建制调入,组建西安政法学院,正式成为一所政法类普通高校。1963年,学校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新京报:马锡五审判方式同样诞生于陕甘宁边区,西北政法大学是否对这一传统有更多关注?

范九利:西北政法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始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研究的高校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校就设置专门的研究机构开展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研究,一代代专家学者深耕细作,产出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形成了广泛的学术影响,积淀了优良的学统传承。已故的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杨永华先生是我国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诉讼狱政篇)》《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稿(宪法政权组织法篇)》《中国共产党廉政法制史研究》等多部着作,为学界对于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1月,学校成立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旨在深入开展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司法精神、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

继承先辈精神,培育新一代深入群众的法律人

新京报:马锡五审判方式以“深入群众,一刻也不离开群众”而获得广泛赞誉,西北政法大学如何把这种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中?

范九利:西北政法大学特别着重将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研究与法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学校系全国首家为法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开设《陕甘宁边区法制史》选修课的高校,2021年底《陕甘宁边区法制史》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我校编写了国内首部革命根据地法制史教材《陕甘宁边区法制史概论》,2023年教材获得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比如2023年4月,由我校和陕西省法学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新时代背景下革命根据地法制史课程教学与教材建设”交流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政法院校、法学院校革命法制史课程教学与高质量教材建设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新京报:此次西北政法大学和新京报共建“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你希望基地发挥怎样的作用?

范九利:一方面,我们将充分发挥好我校马锡五审判方式和革命根据地法制史研究既有优势,将科学研究与传播传承有机结合,大力弘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传播红色法治文化,服务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借此了解先辈们深入群众的务实作风,学习他们推动法治进步的坚定情怀,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相关新闻

  • 王敬波教授应邀来校作《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法治路径》讲座

    3月21日下午,我校邀请黑龙江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敬波教授作题为《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法治路径》的讲座。我校校长范九利主持,全校20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 王敬波教授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她从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的目标、关键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法治路径。统一大市场、优化营商环境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由之路,而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大局出发,需要与时俱进更新市场监管理念、完善市场监管规则、创新市场监管方法。应将依法行政原则、市场普遍准入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包容审慎原则、比例原则、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作为市场监管的原则谱系,并以此丰富政府治理的法治原则。并指出应从创新监管、智慧监管、综合监管、信用监管、激励性制度等方面入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范九利在主持讲座时表示,王敬波校长是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也是我校的杰出校友,号召师生们学习她教书育人、钻研学术的精神,为母校争光。 王敬波教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大量实践案例加深了师生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认知。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师生们表示受益匪浅。 讲座结束后,王敬波教授看望了在我校学习时的辅导员侍秀英老师。 (供稿: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撰稿:杨思怡 审核:赵玎玎)

    2025-03-22
  • 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第九讲-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法治路径

    报告主题: 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第九讲-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法治路径 报告人:王敬波,黑龙江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举办单位:行政法学院 报告地点:雁塔校区人权报告厅 报告时间:2025年03月21日15:00至20:00

    2025-03-21
  • 中国政法大学张法连教授应邀来校作专题讲座

    3月14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研究首席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法连教授应邀来校作“聚焦新时代交叉学科发展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专题讲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河主持讲座,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各系、教研室负责人,骨干教师、翻译硕士研究生参加讲座。 张法连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深入剖析了“交叉学科”作为我国新增学科门类,为推动教学研究从单一学科模式向交叉学科模式转型提供了重要推动力,也为法律外语作为新兴交叉学科提供了发展契机。他表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国家利益的关键,是新时代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依托法学与语言学学科的深度融合,应着力培养具备法律外语能力,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在国际法律事务中有效维护国家利益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缺口巨大,而法律英语作为法学与语言学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典范,是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抓手。 本次讲座对于我校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增长点,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理念,提升我校法律外语教科研水平与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今后将持续加强国家级一流专业内涵建设,助力我校复合型创新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陈叶 审核:杨华)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