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陕西教育新闻网】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教师团队 | 第二批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2023年08月09日
  • 陕西教育新闻网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教师团队 | 第二批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教师团队是由西北政法大学王瀚教授作为负责人,从事国际法学教育和科研的教师团队。王瀚教授是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博士后、西北政法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国际法学科“三秦学者”特聘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科带头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博士点方向四负责人,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国家级)执行主任暨首席专家,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国际法研究中心(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一带一路”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员、首批涉外商事海事审判专家库专家,陕西省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暨首席专家,国家马工程建设《国际私法学》编委会成员。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易摩擦法律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暨国际合规工作组召集人,最高人民法院和新加坡最高院联合主编《“一带一路”国际商事审判案例选》编辑委员会专家,新加坡律政部China Ready法律合作项目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比较国际私法、国际商事仲裁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航空私法研究。先后获得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师德标兵、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十大杰出法学博士后等荣誉称号,曾获得中国法学会第二届和第三届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

王瀚教授负责的国际法学教师团队由七名教授组成,其中刘亚军、潘俊武、吕江、王泽林、张超汉等六人为博士生导师,师怡教授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该团队数十年坚持学术研究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实践,在人才培养、智库平台建设、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质量,成效明显。2022年依托国际法学科设立的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被中央依法治国办等六部委联合批准为国家级智库基地,多数成员担任首席专家和学术带头人,成为国家涉外法治建设、涉外法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涉外法治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学术载体。

在师德师风方面,团队成员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育人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把思政育人与专业课教学融合贯通,奉献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教学一线。王瀚教授执教36年,指导硕士研究生107人,其中40人考取国内外高校博士研究生,不少学生成长为教授、博导和法律界精英;师怡教授荣获陕西省科教文卫系统“五一巾帼标兵”称号,在指导国际性和全国性大学生法学辩论竞赛中成绩突出。团队多数成员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两人获评校级教学名师,两人获评学校长安学者特聘教授,在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突出成绩。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先后获批法律硕士(涉外律师专业)和国际仲裁法律硕士培养项目,王瀚教授和刘亚军教授分别主持的《国际私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同时获得教育部第二批国家一流课程,两门国际法学科的主讲课程一次性获得教育部国家一流课程认定在全国法律院校屈指可数。

在科研创新方面,王瀚获批省人民政府第二批陕西省国际法学科“叁秦学者”特聘教授,组建全省法学学科首个“叁秦学者”学术创新团队。此外,在涉外法治研究中心下,组建六个优秀研究团队从事涉外立法、“一带一路”法治保障、国际商事争端解决、反恐国际合作等领域法律问题研究。团队成员将教学科研工作与服务与我国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紧密结合,王瀚教授在国际航空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吕江教授在国际能源法领域研究、王泽林教授在北极法律领域研究、张超汉在国际航空产物责任方面的研究取得显着成就,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团队成员获叁项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国家级奖励和数十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

在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团队向外交部等机构提供的咨询意见和报告,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外交法律斗争和国际规则话语权的掌握。潘俊武教授直接参加外交部中国南海权益法理应对核心小组,就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法律斗争中发挥积极专家智库作用;王瀚教授作为外交部随团顾问参加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判决公约”项目第四次非正式磋商谈判,发挥了重要的专业咨询作用,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草案起草研究和全国人大立法评估,提供书面学理分析报告,为涉外立法做出贡献。团队成员叁次承办陕西省政府丝博会“一带一路法治论坛”,两次承办西安国际通用航空大会通用航空法治论坛,获得省教育厅等部门表彰,参加论证中国政府支持的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的设立和组建工作。与西安港务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一带一路”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首批签约共建单位。

在团队建设方面,王瀚教授是国内航空法领军人才,在其带领下,团队在航空法学术研究、智库建设和社会服务成效明显,学术研究水平和影响力居全国领先,具有明显特色和学术优势,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获得省级协调创新中心认定,为西安空港新城自贸区片区建设、第五航权论证和我省临空经济示范区实践发挥了明显的专业咨政作用。

相关新闻

  • 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法学硕士项目专场宣讲会

    报告主题: 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法学硕士项目专场宣讲会   报告人: Kathy Atkins,邦德大学法学院对外事务与国际合作副院长   举办单位: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教育学院   报告地点:长安校区诚意楼智慧教室   报告时间:2025年03月24日 10:30至2025年03月24日 12:00 结束

    2025-03-24
  • 经济法学院党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3月21日上午,经济法学院党委在长安校区资料室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对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传达学习校党委《对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对学院学习教育工作进行部署,学院党委委员、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科级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李建梅主持。 会议指出,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开展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刻认识开展此次学习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学院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会议要求,要明确学习教育目标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运用正风反腐案例加强警示教育。要结合学院实际,深入查摆不足,强化调查研究,认真开展集中整治,在改有成效上下真功见实效。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要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优良作风保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供稿:经济法学院 撰稿:李小斐 审核:李建梅)

    2025-03-21
  • 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召开教风学风建设专题会议

    2025年3月20日上午,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在可视化中心召开了教风学风建设暨“四课行动”专题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学生辅导员及教学管理干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期间,教师们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 学院党委书记李永宁强调,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全体教师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质量发展目标,切实履行课堂管理责任,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要持续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教师要坚守初心、担当作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严管厚爱”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同时,李永宁还对学院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宣布启动“教学质量提升月”专项活动,通过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持续提升学院的教风学风建设水平。 学院教学副院长李莉传达了近期学校对于强化教学督导、明确“教师是课堂第一责任人”、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等工作的具体要求,并部署了各教研室针对学校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与会人员围绕“强教风、严学风、提质量”的核心目标,就教师主体责任的落实、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奖惩机制的建设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同时,大家还就如何加强课堂秩序管理、奖惩并重优化教风学风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供稿: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 撰稿:张瑞 审核:李永宁)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