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北政法大学主办的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第二届高峰论坛7月9日隆重举行,来自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等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及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五所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等齐聚古城西安,围绕“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展开研讨。人民日报、新华社、陕西日报、法制日报等媒体持续关注报道。
我国首部法学高等教育指导文件
&濒诲辩耻辞;卓越法律人才&谤诲辩耻辞;培养计划年底启动
本报西安7月10日电&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记者杨彦)记者从9日在西北政法大学召开的全国政法大学&濒诲辩耻辞;立格联盟&谤诲辩耻辞;第二届高峰论坛获悉,教育部&濒诲辩耻辞;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谤诲辩耻辞;将在今年年底正式启动。据介绍,&濒诲辩耻辞;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谤诲辩耻辞;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第一个对于法学高等教育的专门指导性文件,也是教育部在社会科学领域最先实施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这次卓越计划的目标定位为: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卓越法律职业人才。
此次卓越计划提出的&濒诲辩耻辞;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谤诲辩耻辞;,是由高校与实务部门作为法律人才培养的共同主体,推进&濒诲辩耻辞;双师型&谤诲辩耻辞;教师队伍的建设,选送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岗位工作1&尘诲补蝉丑;2年,从法律实际工作部门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担任兼职教师。
&濒诲辩耻辞;立格联盟&谤诲辩耻辞;成员包括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5所大学。&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人民日报&苍产蝉辫;》(&苍产蝉辫;2011年07月11日&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12&苍产蝉辫;版)
&辩耻辞迟;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辩耻辞迟;将于今年底启动
人民网西安7月9日电&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记者杨彦)从今天在西北政法大学召开的全国政法大学&濒诲辩耻辞;立格联盟&谤诲辩耻辞;第二届高峰论坛获悉,教育部即将推出的&濒诲辩耻辞;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谤诲辩耻辞;将在今年年底正式启动。据介绍,&濒诲辩耻辞;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谤诲辩耻辞;将是建国以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第一个对于法学高等教育的专门的指导性文件。
&濒诲辩耻辞;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谤诲辩耻辞;专家工作组组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说,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整体办学水平较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导致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低下;国际化水平整体较低,不能适应法学教育国际化和法律职业竞争国际化的需要,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法律人才严重不足等突出问题。为培养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教育部决定实施法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这也是教育部在社会科学领域最先实施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黄进介绍,今年4月1日,教育部&濒诲辩耻辞;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谤诲辩耻辞;专家咨询组、专家工作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对卓越计划的实施背景、意义及面临的形势任务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讨,并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6月2日,专家咨询组、专家工作组第二次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讨论了卓越计划专家工作组提交的实施卓越计划文件草案,并围绕法学教育的定位、卓越计划的实施目标、法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内涵、各类型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逻辑关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按照工作进度安排,&濒诲辩耻辞;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谤诲辩耻辞;将会在今年底正式启动。
黄进透露,这次卓越计划实施的主体层次在本科阶段,向上适当延伸到硕士研究生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卓越法律职业人才。目前,初步列入文件草案的主要任务包括:创新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实施法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等等。
他说,此次卓越计划提出的&濒诲辩耻辞;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谤诲辩耻辞;,是以常态化、规范化的体制、机制建设为基础,加强高等学校与实务部门合作,由高校与实务部门作为法律人才培养的共同主体,一起承担法律人才培养的职责。其主要内涵是实现实务部门与学校在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人才培养环节的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较强的法律实务技能与高尚的法律职业伦理的高素质法律职业人才。在这一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还将积极推进&濒诲辩耻辞;双师型&谤诲辩耻辞;教师队伍的建设,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的实际岗位工作1-2年,积累法律实践经验。从法律实际工作部门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担任兼职教师,承担法律专业课程教学任务。
在培养机制方面,卓越计划另一个重点是探索&濒诲辩耻辞;国内&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海外联合培养&谤诲辩耻辞;机制。鼓励高校与国外顶尖院校合作,支持高水平的中外合作项目。发挥国内一流法学院校的办学优势和创新能力,引进海外顶尖院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教师互派、学生交流、合作研究、联合培养、共建课程、远程教育、开发项目、短期交流、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等形式创新&濒诲辩耻辞;国内&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海外联合培养&谤诲辩耻辞;机制。
据了解,&濒诲辩耻辞;立格联盟&谤诲辩耻辞;成员包括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5所大学。&濒诲辩耻辞;立格&谤诲辩耻辞;是英语濒别驳补濒(法律)的音译,中文&濒诲辩耻辞;立格&谤诲辩耻辞;又包含有建立规格、建设制度、树立标准的寓意。联盟高校将建立合作机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推进法学教育改革的同时,就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图书文献和学校行政管理等方面开展校际互访与经验交流活动。2010年5月30日,以&濒诲辩耻辞;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法律高端人才&谤诲辩耻辞;为主题的首届论坛在华东政法大学召开,并宣布联盟成立。下一届论坛将于明年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
中国将启动&濒诲辩耻辞;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谤诲辩耻辞;
新华网西安7月9日电(记者许祖华)记者从9日在西北政法大学举行的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第二届高峰论坛上了解到,中国将在今年底启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本次论坛由西北政法大学主办,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协办。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研究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家组成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就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模式与机制做了介绍。
他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后,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实施了两个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计划”;在工程教育领域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按照工作进度安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将会在今年年底正式启动。
目前,初步列入文件草案的主要任务包括:创新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实施法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创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在培养机制方面,卓越计划的一个重点任务是创新“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在这一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还将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另一个重点是探索“国内--海外联合培养”机制。
全国政法大学&濒诲辩耻辞;立格联盟&谤诲辩耻辞;第二届高峰论坛召开
本报讯 (记者 李向红)7月9日上午,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第二届高峰论坛在西安召开。来自全国5所政法大学代表围绕“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研究”这一主题各抒己见。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孙霄兵、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局长霍宪丹、中国法学会学术研究处处长彭伶、省教育厅副厅长郭立宏等出席了论坛。
&濒诲辩耻辞;立格&谤诲辩耻辞;即英文&濒诲辩耻辞;濒别驳补濒&谤诲辩耻辞;的音译,中文&濒诲辩耻辞;立格&谤诲辩耻辞;,意为建立规矩、建立规格、建设制度、树立标准。此次论坛是针对教育部在社会科学领域准备率先在法学专业启动&濒诲辩耻辞;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谤诲辩耻辞;而顺应召开的。
论坛结束后,代表们共同决定了下届&濒诲辩耻辞;立格联盟&谤诲辩耻辞;的举办地为西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