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新生:倡议领导干部带头说真话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牟新生称应加强民主,加强工作作风建设,让大家畅所欲言
(新京报2010年3月9日第础12版)
中国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需要新的思想解放,需要真正的内部改革,特别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公权力的法制化。首先还是加强民主,改进作风,风气变好,社会风气就会变化。
——牟新生
67岁的牟新生以直言而闻名。为了说真话,他付出了不少代价。到全国人大第一次发言就捅了娄子,在叁鹿奶粉事件中“放炮”。
本报围绕“说真话”对其进行了专访。
■ 人物介绍
牟新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生于1943年12月,陕西扶风人。1968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1998年12月任海关总署副署长。1999年2月任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2001年4月任海关总署署长。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牟新生曾参与查办“厦门远华走私案”,赖昌星曾经想要“灭了他”。
【说真话】
我一直比较敢讲真话
为何真话少、官话多?中国几千年的皇权意识作怪,官本位的思想太厉害了。
新京报:你看到张维庆委员对于“官员说真话越来越难”的言论吗,有什么感受?
牟新生:看到了他的讲话,很赞同,很有同感。
新京报:现在在一些地方,真话少、官话多,这是为什么?
牟新生:我个人的看法,现在一些地方的工作作风、文风、思想作风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腐败问题成为社会焦点,中央反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每年抓出来的省部级干部还是很多。改革开放成就很大,但社会发展不平衡,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协调,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这是根本的问题。
另一个,也是中国几千年的皇权意识作怪,官本位的思想太厉害了,一些领导干部自觉不自觉就有这样的想法。
新京报:你当时在海关总署当署长时,敢不敢讲真话?
牟新生:我一直比较敢讲。我补充一点,腐败问题解决不好与用人机制也有关系。我曾给组织部门提过意见,本来各项法规规章都很不错,但没有执行到位,在目前体制下,地方和单位一把手的权力高度集中,特别在用人上。我在海关10年,当一把手8年。感觉就是一把手权力太大,尤其在用人上,说一句话,别人很少敢说不。后来发现这个问题,就很注意了。
【领导视察】
应对领导地方有“规则”
有的领导去视察,周围几十个人前呼后拥,大部分都是民警和干部化装的。
新京报:一把手的话对干部选拔有多大的作用?
牟新生:决定作用。干一把手时间长了,如果一把手有点意思,都不用直接表白,下面的人马上顺着你来,这种机制很危险。我发现这个苗头后就特别注意,后来就发现有的人不是我看到的那样,有的干部是两面人,领导面前一套,群众面前一套,群众评价和我的评价完全不一样,我就特别注意,领导人的决定起关键作用。
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好多问题解决不了,表现在用人上特别明显,制度是制度,说一套做一套——靠小集体定名单,靠主要领导定名单,视野不开阔。
新京报:张维庆还讲到领导下基层视察、调研的真实性问题,你怎么看?
牟新生:这个问题是存在的,譬如有领导下去视察,当地都预先进行了周密部署,安排得非常具体,领导人成为了一个“机器”,这是很可悲的。还有的领导去视察,周围几十个人前呼后拥,大部分都是民警和干部化装的,全是假的。这都是真实的事情。有的领导知道这个规则,所以经常搞突然袭击,但总是有限的。
【文风】
用一段话说一句话的事
现在一些领导讲话、报告前半部分全是套话。“党八股”太厉害了,本来一句话说的非常明白的,一定要绕来绕去说上一段。
新京报:文风也是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
牟新生:我在文风上意见提的很尖锐,现在一些领导讲话、报告前半部分全是套话,只有后半部分有点实在的,云山雾罩的,“党八股”太厉害了,本来一句话说的非常明白的,一定要绕来绕去说上一段。现在有些领导的讲话和报告都是秘书坐在屋子里编的,总会有江郎才尽的时候。
新京报:你当署长时,自己写讲话稿吗?
牟新生:说实话,一般开党组会都是自己写,开全国关长会,那不是自己写,因为是总体报告,我和助手先开几个座谈会,搜集意见,研究出一个提纲,再听取司局级干部的意见,先发表意见,我口述一个提纲,秘书写完后再发回去听取意见,写完以后再发给大家讨论,修改,最后成稿。但一般的会议从来都是我自己写。
新京报:其他领导干部的情况呢?
牟新生:我了解到的一些领导干部还是不错的,比较务实,发言都是自己写,甚至就写在一个破的小笔记本上;有的领导虽然用准备好的发言稿,但能看得出其中有自己的东西;但是也有一些干部发言,都是事先准备好的打印稿。总的来看,估算一下,大概叁分之一的领导干部坚持自己写发言稿吧。
新京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牟新生:我赞成张维庆的建议,倡议领导干部带头说实话,说真话,只有他们带头,下面才敢说,同时要批评不讲实话的、不讲真话的现象,这个风气才能够有所改变。应该说,多数干部是想说真话的,但存在不敢说、没办法说的情况。
【工作作风】
加强民主,畅所欲言
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征求意见时,我当时提意见说要认真解决一件事:让大家畅所欲言。
新京报:你提到过有一次工作人员篡改你的发言,导致你当场撕掉简报?
牟新生:是在一次会议上,我发言后,工作人员给我出了简报。简报上说我赞成什么,全是那些套话,都不是我说的话,而我说的话却一句没有,当时我就把简报撕了,弄的别人也挺尴尬,但我实在忍不住。我始终觉得,应该听取不同意见,不然开会干什么呢?官场不正之风的一个表现就是没有民主的气氛。现在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会的氛围我就喜欢,你讲什么,简报录什么,觉得自己的话起作用了。
新京报:对这种风气你有什么药方?
牟新生:首先应该是加强民主,加强作风建设,不能搞官样文章,文书就是思想的反映。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征求意见时,我当时就提意见说要认真解决好一件事情:让大家畅所欲言。现在社会环境已经大不一样了,不能还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我的看法,中国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需要新的思想解放,需要真正的内部改革,特别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公权力的法制化。首先还是加强民主,改进作风,风气变好,社会风气就会变化。其次,政治体制改革要有新的思路,要有作为。现在经济发展得很好,社会问题更要解决好,我看现在中央已经意识到了,比如重视收入分配问题,下决心扭转收入差距。我感到很欣慰,眼下的关键是需要具体的措施去落实到位。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李立强 实习生 陈伟
厦门远华案查办者牟新生:赖昌星曾想“灭了我”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3-11)
牟新生
3月6日,全国政协常委张维庆,细数当前迫切需要改变的官场歪风。
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牟新生直言,赞成同乡张维庆的说法。
张维庆,陕西临潼人;牟新生,陕西扶风人。两位平时就是朋友的陕籍高官,此番“放炮”言论被媒体誉为“最犀利”。
牟新生,67岁,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曾任公安部副部长、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海关总署署长。曾参与查办“厦门远华走私案”,赖昌星曾放言想“灭了他”。
昨日下午4时,牟新生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谈赖昌星 听说他想用3700万贿赂我
采访牟新生,绝对离不了赖昌星的话题。
牟新生说,当年查的涉案额在800多亿元,最后落实500多亿元,这个数字即使放到现在,也是罕有的一个数字。
虽然交手多次,但十年来,一直未曾与赖昌星见过面的牟新生说:“这段经历也是我一生中很重要的一段故事。我后来总结,赖昌星就是当时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一个怪胎,智商很高,你很难想象一个3年级文化水平的人,能把一张腐败网、走私网铺这么大,从这一点上看,这个人不简单。”
当年没有抓住赖昌星遗不遗憾?牟新生说,也没啥,专案组到厦门后,第一个抓的就是他公安系统的保护伞,不过赖昌星已离境。
赖昌星最近通过媒体表达自愿回国的叁个条件。其中,他提出,自己的行为是利用了体制的漏洞,并非靠行贿成事。牟新生说:“这纯粹在胡说!海关总署接到举报时,赖昌星曾拿3700万到北京活动,而且主要活动目标听说就是我。这个案子我一直还是很关心。现在主要由外交部在交涉。不过一个犯罪分子跟国家讲条件,本身就无比荒谬。”
谈说真话 领导要带头说实话
“你说真话的言论,被很多人称赞。”听到记者称赞,牟新生笑答:“我说得有点多了,媒体报道得也有点多,特别是选的角度太激烈了。”
牟新生说,他的本意其实是批评现在官场的一些作风。开会光说官话,这很不正常。会议不是目的,目的是让大家畅所欲言,找出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有些领导习惯念文稿,稿子还特别长,抓不住问题,浪费大家时间。“大家的愿望都是说真话,敢说话,但有时候不敢说。”牟新生说,这是风气问题,领导要带头说真话、说实话,只有他们带头,下面才敢畅所欲言。
谈监督 政府法律监督最有效
政府工作报告和人大常委会报告里,多次提到要创造条件让百姓能监督政府。
对此,牟新生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身就是对政府的监督。这么多年,监督越来越健全、也越来越到位。
可能老百姓会认为没有途径监督政府?牟新生说,“长期以来的官本位思想,给老百姓也是一种思想束缚。百姓有冤情,都想上访,甚至到北京找清官申冤。其实,说到底上访也是一种监督。我认为,九成上访的百姓都是有道理的,上访的问题都不复杂,完全可以在基层化解。但是,上访不见得是一种好途径。我们的法治宣传,必须让百姓意识到,用法律监督政府最终还是最有效的手段。”
牟新生说,总理报告提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说得非常好,这是一个主张,要做到将主张化为现实,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公权力太大,缺乏必要的监督和透明度,是百姓监督政府的最大障碍。要靠制度和机制、靠选拔有素质的官员,规避大部分矛盾。
谈户籍制度 户籍改革要靠城镇化
对于两会热议的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牟新生认为,户籍改革不是简单的一步到位的问题。户籍的背后,附带的是社会福利保障。
城乡总归有差别,而且还在扩大。现在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城市只能吸纳一部分,不限制肯定不行。
户籍问题肯定要解决,不解决将会引发社会问题。牟新生说,一些发达国家在核心城市周边都有贫民窟、难民营,就是因为城市容纳不了,没有生活保障,只能蜗居到城市郊区。
牟新生说,现在国家也在搞试点。但从根本上解决户籍问题,还要靠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发展中小城镇,让他们能享受到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社会保障。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孙洪伟 文/图
牟新生:我没啥财产 住国务院福利房车就买不起
(华商网-华商报 2010-03-11)
专访牟新生:我没啥财产
住国务院分的福利房;车更买不起,是国家配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牟新生说,财产申报制度有两个现实问题,首先是官员财产的定义。
牟新生举例说:“我现在正部级,每月扣税后工资8000多元;我的薪资在北京买不起房,现在住的是国务院分的福利房,个人负担了一部分,不过只有使用权;车更买不起,也是国家配的。划定财产,无非房车及一些合法的收入,论财产的话,我好像也没啥财产。”
其次,申报能不能起到约束作用,这还需要配套的制度做支撑。原则要保证官员如果不申报财产,监督可以发现问题。
牟新生认为,申报并非主旨。老百姓最大的意见还是集中在官员的“灰色收入”上。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孙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