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陕西省教育厅】西法大结合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狠抓主题教育整改落实

  • 2019年12月12日
  • 陕西省教育厅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近期,西北政法大学党委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与主题教育紧密结合,推动主题教育不断深化。聚焦查找的问题和不足,结合专项整治和巡视反馈意见,结合年度目标任务,凝心聚力狠抓整改落实,确保主题教育见实效、见长效。

西北政法大学召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会议

认真学习宣传四中全会精神 持续深入抓好学习教育

——及时学习宣传四中全会精神。该校党委把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与主题教育紧密结合,提早谋划,及时行动,迅速掀起学习热潮。组织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党支部书记集体观看学习四中全会公报视频,邀请专家详细解读全会精神。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传达中央宣讲团在陕宣讲报告会精神,成立由45名专家教授组成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西北政法大学宣讲团”,面向校内外广泛开展全会精神宣讲活动。目前,宣讲团成员已在校内进行多场学习辅导和宣讲,为省内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宣讲3次,在校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学校师生在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和光明网等媒体发表多篇理论文章。该校各二级党组织、党支部也及时开展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活动。

西北政法大学举办“我的青春 我的国”主题演讲比赛

西北政法大学师生自编自导自演主题教育话剧《庄严的审判》现场

——不断创新学习教育形式,深化学习教育效果。召开校院两级“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主题教育推进会,72名教师、68名学生代表做了交流发言。组织师生自编自导自演主题教育话剧《庄严的审判》,重新演绎1937年发生在延安的黄克功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在校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举办“我的青春我的国”主题演讲比赛,成立以演讲比赛获奖学生为成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深入到全校15个学院开展巡回宣讲,充分展现新时代西法大学子弘扬爱国主义、不忘青春奋斗的精神风貌,累计参与学生2000余人,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在学校主题网站推出学校资深教授赵馥洁、全国模范教师刘进田、全国优秀教师汪世荣、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韩松等先进典型事迹,加强先进引领。

始终坚持开门搞教育 持续深入抓好检视问题

——持续开门听取意见。该校领导在前期调研基础上,结合分管工作,持续深入10多个基层单位开展调研和听取意见,征集意见建议200余条,结合专项整治、巡视反馈以及年度和专题民主生活会查摆的问题,梳理形成6方面16类31个问题的校领导班子问题清单,各二级党组织查摆问题238条。

——检视问题不断聚焦。学校党委、各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召开专题会议,按照“四个对照”“四个找一找”要求以及对照党章党规从18个方面,认真查摆班子和个人问题,深刻进行检视剖析,制定整改措施。聚焦制度建设、内涵建设和师生关注热点问题3个方面,分别建立“3个10”的重点问题清单,作为主题教育整改的“硬任务”,全力推进解决。召开学校重点工作双月点评会,结合落实年度工作任务,推进问题整改解决。

下茬解决实际问题 持续深入抓整改落实

——领导班子聚焦重点问题,研究决策,攻坚克难。该校领导班子聚焦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师生切身利益问题,集体研究,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比如,全力解决资金困难,努力实现博士授权单位各项条件达标;实施学科建设“晋阶、上榜、升一”计划,力争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新的成绩;推动建立大科研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体系,实现科研实力提升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良性互动;实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重点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思政工作专门力量队伍建设“五大工程”,着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启动学生宿舍楼改造计划,解决青年教师住房问题等等。截至目前,班子问题清单31个问题,已立行立改23个,长期坚持8个;专项整治102个问题,已整改87个,完成率85.3%;30个重点问题已解决24个,其余6个正在加快推进。

——各单位主动认领任务,立行立改,解决师生反应的具体问题。比如,投入390万元更换南北校区教学楼投影设备,及时维修了教室桌椅和照明等设施,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得到改善;更新了使用20多年的教务管理系统,解决师生反应强烈的简化调停课手续、申请教室手续、成绩和学分查询等问题;上线科研管理系统,推出学生事务APP,优化 OA办公系统、后勤报修系统,提升管理效能,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路;多个学院建立党员活动室、教师加油站,多个部门开展上门送学、上门送医,主动服务教师和离退休老同志。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干部师生反映的问题,均得到回应,各单位已整改问题160多项,正在整改40多项。为师生解决实际问题50余项,赢得师生好评。

——立足长远,加强制度建设,着力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开展制度大起底,全面梳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对与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表述不一致的、与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不契合的、超出有效期的、不符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求的,全部进行清理完善,进一步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已制定出台《党务公开实施办法》《对于加强改进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实施方案》《对于加强和规范校、院领导听思政课、讲思政课的实施方案》《重大学术会议举办规程》等12项制度;修订《校领导联系学院办法》《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规程》《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等21项制度。

扎实开展跟踪问效 以师生满意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一是主题教育期间查摆出的问题,均明确责任领导、牵头部门、完成时限,定期检查完成情况,许多部门通过微信平台、上门解答等方式,公布整改进展情况,让师生感受学校在党的建设、教学科研、日常管理、服务保障、干部作风等各个方面的新变化。二是指导组调研访谈问效。学校3个巡回指导组分赴全校19个二级党组织,开展随机访谈102人,查阅记录资料200多本,发放调研问卷130多份,检验基层党组织主题教育质量,听取师生对主题教育成效的评价。经统计,师生对主题教育满意度达93.8%。叁是加强督办落实。向二级党组织印发党支部整改意见书,着力整顿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拟订《督查督办工作办法》,成立督查督办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督查督办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学校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落实。

相关新闻

  • 我校举办科级及以下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精神培训班

    11月13日至12月4日,我校举办科级及以下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精神培训班。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作开班动员讲话,副校长、党委组织部部长赵全宇作结业讲话。 培训期间,全体学员严格按照培训安排,认真学习了有关专家领导的专题报告。交流研讨环节,全体学员分为15个小组,每组由处级领导干部带头,结合培训内容,联系工作实际,深入开展交流研讨,分享心得感悟,交流思想体会。结业式上,高炜、汤强、雷喆、崔玮等4位学员代表结合培训内容和工作实际,畅谈学习收获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举措,表达勇于改革、积极作为、扎实工作的信心决心。 本次专题研讨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研讨深入、纪律严实,全体学员认真参加各环节学习,积极互动交流,扎实完成既定学习任务,展现了良好学风,达到了预期目的。大家坚定表示,要以此次专题培训为契机,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不折不扣做好全年工作收官,不断锤炼自身改革攻坚能力,主动担当作为,以更扎实的作风,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供稿:组织部 撰稿:赵昶 审核:李君)

    2024-12-05
  • 国际法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国际法学院党委于11月23日至24日组织师生党员、涉外法治人才基地班、涉外律师项目和联合培养部分学生代表赴富平、蒲城、韩城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全体成员在习仲勋陵园、习仲勋故居和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回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光辉历程,从英雄事迹中汲取奋发力量;在淡村人民法庭切身感受接地气、具实效的司法服务,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奠定基础;参观调研了陕西省首个家训家规教育基地——韩城市西庄镇党家村,学习了文化产业赋能促进乡村振兴的产业模式,有效激励青年学子永葆爱农心、聚焦农所急;在蒲城考院、司马迁祠和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深刻体会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进一步明晰在新时代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与担当。 本次红色主题教育活动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教育课,激励全体成员在实践中牢固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学院党委将着力在提升思政育人质效、深化法学教育改革和法学理论研究、开展有组织科研上下功夫,为学校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凝心聚力、蓄势赋能。 (供稿:国际法学院 撰稿:韩潇 审核:李立)

    2024-11-28
  • 【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崔亚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法学理论研究创新

    11月19日下午,我校举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第六讲,邀请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二级大法官,上海市法学会原党组书记、会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新发展研究所首席专家崔亚东做专题讲座。副校长张荣刚主持讲座。 崔亚东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法学理论研究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确立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要义、推动新时代法学教育,法学理论研究创新发展,以法学教育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三个方面,深刻解读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脉络、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深入剖析了习近平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民性、原创性和现代性,以及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积极探讨了新时代法学教育与研究的创新发展,强调了法学教育研究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张荣刚表示,本次大讲堂言近旨远,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为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法学院校既是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也是推进法治理论创新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刻,希望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勇担使命,全面参与到法治建设的方方面面,共同答好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必答题”。 (供稿:研究生院 撰稿:张林 审核:常安 )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