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中国国际法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西北政法大学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罗东川,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范永斌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罗东川指出,最高人民法院的国际商事法庭、涉外海事商事审判和知识产权法庭的工作涉外性非常强,需要加强与国际法学界的理论部门与实务部门的密切联系,长期以来也得到了中国国际法学界的支持和帮助。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涉及到大量国际法问题。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最高人民法院将积极支持学会工作,希望中国国际法学界不忘初心,忠于使命,奋发有为,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为涉外司法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国际法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范永斌指出,西安既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我国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重要人文交流基地。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安正在进一步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全方位提升国际合作教育层次和水平。国际法律人才的培养和国际法律人文交流,必将助益于国际社会对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念的接受。未来将是一个中国全面参与国际法律实践的时代,是国际法律人有所作为的时代。
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杨宗科分别致辞。本届年会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和西北政法大学联合主办,主题为“新中国70年与国际法的发展:多边主义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此次年会召开之际,也正值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建院20周年。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以大会报告和专题讨论的形式,回顾和总结新中国70年来国际法学的发展历程,围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叁个方向的12个议题进行深入研讨,为新形势下国家发展建设大局的现实需要,发挥国际法的服务和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