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3日,由全国高校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联盟主办、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承办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国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发展研讨会暨第叁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联盟年会”在重庆理工大学召开。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新四大发明”,中国的电子商务用切实的方便、快捷,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了福祉。因此,电子商务行业和法律专业的完善、发展成了国际社会在合作交流中的重要议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国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发展研讨会暨第叁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联盟年会”为此应运而生,来自法学届、电子商务行业,以及各界联盟成员、多位专家教授齐聚山城重庆,共同探讨电子商务和法律专业面临的时代机遇和挑战,会议还就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拓展校际合作交流以及共同推进专业建设等议题形成多维度探讨并达成相关共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融入和引领全球经济开放发展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建设秉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世界经济开放合作发展搭建了新平台、树立了新机制,开创了全球经济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书记路建潮在会议中介绍:2015年,由北京邮电大学、湖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和西北政法大学4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全国高校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联盟,至今成员单位已增加至11家。西北政法大学作为联盟的创始单位,将与各方一道汇集优质资源、丰富教育教学经验,为“一带一路”开创全球经济、开放发展新格局,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和法律保障。
联盟秘书长、西北政法大学电子商务系主任王卫东指出: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和广阔的网络平台在新的历史时期,服务“互联网+”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培养掌握技术手段、熟悉法律实务、具备商业意识和商务能力、法商结合特点突出,综合实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他做出五点建议:一拓宽专业视野,提升科研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紧跟学科前沿,掌握学科动态。二改革教学模式,积极申报教改项目,依托学校的专家评审机制,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以学术讲座,实物报告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聘请公司高管,业务骨干进校担任实物导师,组织学生走进电商公司,触摸行业前沿;叁推进校企合作。与知名公司合作,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就业等一体化培养机制,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与市场需求无缝链接,与公司联手合作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四组织动员学生参加各种大赛,以赛带教,以赛练兵,为学生找差距,强优势,为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查漏补缺;五建立多方评价体系,以评促建,及时调整的改进培养方案,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效果。最后,他特别就如何提升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改革教学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多方评价体系等方面的工作,展开了详细讲解。
教育部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主任张李义、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院长陈岩教授、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苏平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于菊珍以及部分公司代表分别发表了以“数字商务的法律问题”、“互联网经济学的理论思考”、“校企联合协同培养应用型电商及法律人才的路径探索”、“电子商务环境下公司网络营销策略分析”等为主题的演讲。
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在“一带一路”的时代机遇下,电子商务与法律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本次年会急时有效,更是为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文/全国高校电子商务及法律专业联盟秘书处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