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新华网】精彩绽放的“平安之花”——记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维吾尔族法官阿尼沙

  • 2017年01月26日
  • 新华网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编者按:阿尼沙1999年考入西北政法大学诉讼法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并于2002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西安中级人民法院工作。2016年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濒诲辩耻辞;全省审判业务专家&谤诲辩耻辞;。

阿尼沙是个让人一眼便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她面容清秀,语速飞快,嘴角不时上扬,露出亲和的微笑。眉宇间带有维吾尔族女性特有的妩媚,但一进入工作状态,又会立刻展现出特有的&濒诲辩耻辞;法官气质&谤诲辩耻辞;。

作为陕西省唯一的维吾尔族法官,阿尼沙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工作15年。&濒诲辩耻辞;阿尼沙&谤诲辩耻辞;是她的学名,而她的维吾尔名字在维语中是&濒诲辩耻辞;平安之花&谤诲辩耻辞;的意思。这朵生长于新疆的&濒诲辩耻辞;平安之花&谤诲辩耻辞;,如今已在内地精彩绽放。

矢志追求 如愿穿上法袍

1月17日清晨,上班时间未到,阿尼沙已早早来到办公室。查阅案卷、接待律师、外出调查取证&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她这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濒诲辩耻辞;不只是我,每一名法官的工作节奏都是如此,早已习惯了。&谤诲辩耻辞;阿尼沙笑着说,&濒诲辩耻辞;忙碌起来很充实,我热爱这样的工作。&谤诲辩耻辞;

正是这份热爱,让她与法律结下不解之缘。

阿尼沙1998年从一所工科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新疆哈密成为一名铁路职工。但从小就渴望当法官的她却心有不甘。一年后,阿尼沙心一横扔掉&濒诲辩耻辞;铁饭碗&谤诲辩耻辞;,跨校跨专业考入西北政法大学诉讼法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并于2002年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西安中级人民法院工作。

其实,阿尼沙当时有机会回到新疆的政法系统工作,但她却下定决心走出天山,&濒诲辩耻辞;我想证明自己的实力,在内地一样可以胜任工作。&谤诲辩耻辞;

她的职业生涯从法院研究室起步。阿尼沙虚心拜前辈为师,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劲儿,从头学起撰写调研报告。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努力不断结出硕果:市级奖、省级奖,直至作品在被誉为&濒诲辩耻辞;业内奥林匹克&谤诲辩耻辞;的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上摘得二等奖,阿尼沙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在业务上崭露头角。

不过,阿尼沙的心中始终有个当法官的梦想。为实现目标,她在职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深造,成为着名法学家陈光中先生门下的博士生。作为西安法院为数不多的博士,2014年,阿尼沙调入西安中院刑二庭担任审判员,终于如愿穿上了神圣的法袍。&濒诲辩耻辞;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和挑战。&谤诲辩耻辞;

法平如水 坚守职业操守

西安中院刑二庭的业务范围是审理经济类犯罪案件。涉及人数多、取证和审理难度大是这类案件的特点,加班加点也就成了法官们的家常便饭。

&濒诲辩耻辞;最近正在审理的一个集资诈骗案,光案卷就有40多本。&谤诲辩耻辞;阿尼沙指了指手边一尺厚的案卷,耸耸肩露出微笑。

比起身体上的辛劳,心理压力大更是普遍问题。阿尼沙每年大约参与30起案件的审理,由于是刑事案件,她经常会遇到当事人的家属前来说情、施压,甚至有人打来恐吓电话相威胁。但阿尼沙不为所动,&濒诲辩耻辞;作为一名神圣的法官,代表着公平正义,怎么能被他们所左右呢!&谤诲辩耻辞;

在同事眼中,阿尼沙性格外向,热情大方。在工作上,她又一丝不苟、勤勉努力。&濒诲辩耻辞;她每天都很早来到单位,经常到了夜里还在加班。她参与办案的时间不长,但很善于学习,进步非常大。&谤诲辩耻辞;西安中院刑二庭审判长戚利宾说。

少数民族法官的身份,让阿尼沙有了更多施展才华的舞台。如今,西安市涉及维吾尔族当事人的案件审理,阿尼沙都会参与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她还是西安市第十叁届政协委员,所提交的多个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的提案,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由于业务能力突出,阿尼沙在2016年被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濒诲辩耻辞;全省审判业务专家&谤诲辩耻辞;,同年成为司法改革后西安中院首批入员额法官之一。尽管荣誉不少,她却谦虚如故、心怀感恩。&濒诲辩耻辞;说句心里话,如果没有党组织的培养,我不会走到今天。&谤诲辩耻辞;阿尼沙坦言。

将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贯穿于审判工作中

离开新疆多年,阿尼沙始终牵挂那里的家人和乡亲,每次回家,家乡一点一滴的发展变化都令她欣喜万分。而在西安,她也已结婚生子,融入了当地的生活,甚至连说话时都多了不少&濒诲辩耻辞;老陕&谤诲辩耻辞;才会用的地道词汇,西安是她的第二故乡。

这份特殊的经历,让阿尼沙对民族团结有了更深的珍视。在201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她用席慕蓉的散文诗表达了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走过很多山和水,却不曾看到一座孤独的山,山的族群合力镇住大地;也不曾看到一条孤单的河,水的千手千足皆要求会合&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

阿尼沙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她把在审理实践中积累的涉及少数民族案件的思考,写成论文发表在《人民法院报》《人民司法》等报刊上;

受陕西省民委邀请,她承担了多项涉及少数民族的课题研究,并多次为在陕工作的少数民族群众宣讲党的政策和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她应邀走进高校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谈心,从法律实践聊到民族团结,成为年轻人的&濒诲辩耻辞;知心大姐&谤诲辩耻辞;&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

2009年,阿尼沙被陕西省政府授予&濒诲辩耻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谤诲辩耻辞;荣誉称号。&濒诲辩耻辞;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法官,也是一名党员,我有责任和义务将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贯穿于自己的工作,并记录发生在身边许许多多感人的民族团结的故事&丑别濒濒颈辫;&丑别濒濒颈辫;&谤诲辩耻辞;阿尼沙说。

相关新闻

  • 我校保卫处及多名同志获西安市公安局表彰

    近日,西安市公安局印发《对于表彰2024年度文化保卫工作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决定》,表彰西安市文保系统各级保卫组织和保卫干部在守牢安全防线、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我校保卫处荣获“优秀高校保卫处”称号,李国洋(保卫处)荣获“优秀保卫干部”称号,巩飞(新闻传播学院)、崔岚秀(党委宣传部)、孟德文(党委学工部)荣获“优秀信息员”称号。 2024年,保卫处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安全稳定目标任务,做到“六个坚决防止”,积极履责,勇于担当,敢于奉献,全面化解风险隐患、切实提升安防水平,有力保障了校园安全稳定。全年在两校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专项治理工作,两校区消防设施升级改造工作,长安校区智慧校园门禁信息化建设工作及两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配套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保卫处及全体保卫干部、校卫队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始终保持昂扬斗志,锐意进取,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履职尽责,全力为保障学校的安全稳定贡献力量。 (供稿:保卫处 撰稿:王宸子 审核:乔军伟)

    2025-03-20
  • 我校与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政府签署“政校协同 消费共治”战略合作协议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政府与高校各自资源优势,推动法学理论、法学教育与法治政府建设相结合,更好促进司法实践与教学科研相融合,构建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推动法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强消费领域的社会治理。在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我校与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政府于3月14日签署“政校协同消费共治”战略合作协议。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雁塔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建军,我校副校长赵全宇,雁塔区副区长张伟出席仪式。 西安市雁塔区作为全国百强区、营商环境示范区,我校作为西部法学重镇,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在市场监管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领域开展广泛且具有深度的合作,共同推进雁塔区政府的法治建设。 范九利、王建军共同为“西安市雁塔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研究中心”揭牌。范九利表示,学校将作为雁塔区政府的智库,支持雁塔区政府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法治化建设水平,总结提炼雁塔经验,形成雁塔发展模式。王建军表示,此次合作是雁塔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将有助于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赵全宇、张伟共同为“市场监管法治实践创研中心”揭牌,并设立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工作站“倪楠工作站”。双方将在市场监管实践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融合,促进市场监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我校与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政府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不断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消费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建设法治雁塔、和谐雁塔做出积极的贡献。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政校协同消费共治”的合作模式将取得丰硕的成果,为西安市雁塔区的消费市场营造更加公平、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也为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撰稿:魏静 审核:倪楠)

    2025-03-14
  • 我校与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月12日,我校与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陈庆林,我校副校长孙昊亮出席,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铁坤主持。 孙昊亮对陈庆林一行来校表示热烈欢迎,向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长期以来给予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诚挚感谢。他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学科建设、特色优势及取得的成绩,表示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促进法院与高校交流合作,推进法学教育研究、人才培养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务实行动,是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双方要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增强合作共识;发挥自身优势,凝聚合作实力;明确合作重点,提升数字法治建设质效,共同携手为法治中国建设和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陈庆林介绍了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整体情况,重点讲解了毕业生就业学生实习方面的政策要求。他表示,要加强院校协同联动,实现资源互通、专长互济,促使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双方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孙昊亮与陈庆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向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授予“西北政法大学实践教育基地”牌匾。 院校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和学生实习实践等具体合作方式及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表示要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加强院校对接、深化合作交流,共同落实好合作相关事宜。 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相关部门负责人, 学校招生就业处、研工部、学工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会。 (供稿:招生就业处 撰稿人:薛倩 审核人:孙静)

    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