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新华网】专家“云上”研讨人权与国际团结

  • 2021年07月02日
  • 新华网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新华社西安7月2日电(记者李浩)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承办的“人权与国际团结”视频研讨会2日召开。本次活动属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7届会议“云上边会”之一,线下会场设在西北政法大学。来自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与了线上讨论。

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何志鹏认为,人权成为霸权的借口是国际团结面临的重要阻碍,很多时候,经济竞争、意识形态差异和文化冲突等领域的国际斗争,都是打着人权的旗号来展开的。

武汉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张万洪说,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国际团结原则有助于人类社会的互帮互助,减少偏见和冲突,进而保障和实现人权。

多位与会专家指出,中国在推动人权和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副院长朱颖表示,中国近年来在人权事业中取得辉煌成绩,无论是“一带一路”的发展目标,还是消除绝对贫困的国家行动,都是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下丰富“世界人权”内涵的最好见证。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杨宗科说,中国的人权话语体系是对国际人权话语的丰富和发展,未来我们仍需通过人权研究和实践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话语体系,并且积极参与到国际人权话语体系的建设中,为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相关新闻

  • 国际仲裁实务前沿问题漫谈

    报告主题: 国际仲裁实务前沿问题漫谈   报告人:刘红,西安仲裁委员会仲裁研究中心主任、陕西自贸区仲裁院院长、西安市法学会仲裁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举办单位: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报告地点:雁塔校区三号教学楼3206教室   报告时间:2025年03月25日 14:30至 17:30 结束

    2025-03-25
  • 数字时代的人权危机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报告主题: 数字时代的人权危机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报告人:龚向和,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 举办单位:人权研究中心 报告地点:雁塔校区3号教学楼3506教室 报告时间:2025年03月20日19:30至21:30

    2025-03-20
  • 我校叁位师生获评“中国国际私法优秀学术成果奖”

    近日,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公布2024年度“中国国际私法优秀学术成果奖”“费宗祎青年国际私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获奖名单。我校张超汉教授的研究报告《*民用无人飞艇的***及我国的应对措施》、张丝路博士的专著《陆空联运合同国际私法问题研究》荣获中国国际私法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博士研究生贾乔的论文《中国涉外法治的发展历程、重大贡献与实践进路》荣获费宗祎青年国际私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中国国际私法优秀学术成果奖”“费宗祎青年国际私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是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为提升国际私法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和促进我国国际私法学的可持续发展所设立的奖项。该奖项是中国国际私法学界对国际私法学者所设最高奖项,旨在表彰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成果。2024年经评审确定“中国国际私法优秀学术成果奖”作品10件,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费宗祎青年国际私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作品10件,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 此次,我校三位师生的科研成果获评,不仅体现了我校在国际私法学研究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创新活力,更彰显了我校在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涉外法治建设中的带头作用。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强化有组织科研,致力于培育更多“立足中国问题、兼具国际视野”的法治人才,以学术研究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智慧与力量。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李立 审核:李立)

    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