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立足于党长期执政和带领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四个伟大”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放在突出位置,回答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重大政治问题,并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既抓住了治理体系的本质,更彰显了政党自信和使命担当,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必须准确把握的关键和根本。
党的领导是“中国之治”的本质
确立和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核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观点。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和政党使命,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要有高度的意志统一、高度的思想一致和高度的行动一致,要形成和确立党的领导核心。确立和维护党的领导核心,更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优良历史传统和独特政治优势,是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也是党自身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克服数不清的困难、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的根本原因。
党的领导,决定了中国社会前进和发展的最优方向。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更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执政党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自觉。党从1921年成立之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争取民族独立的民主革命,到拯救民族危亡的抗日战争、实现国家独立的解放战争到引领民族富强的改革开放,带领中国人民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开启了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新时代。70年执政的历史、4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奇迹,表明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力量有资格和能力来取代中国共产党,也没有其他政党或政治力量能够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伟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党的领导是推进制度创新的根本
通过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做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既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的战略分量,也彰显了党推进制度创新的勇气和智慧。
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的“密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四梁八柱”日益成熟稳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的显着优势,党的领导居于顶梁柱的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基础之上,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行政体制方面的制度安排,也包括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民生保障制度、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军队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制度、外交制度、党和国家监督制度等。如果说这13个方面系统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那么党的领导制度是国家的根本领导制度,统领、纵贯各个方面,国家治理能力则是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国家制度管理国家和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集中体现了党的全面领导力,即党的执政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二者的有机统一。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人走过了西方国家两叁百年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就在于我们不断坚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于我们坚守了“变”与“不变”的辩证法。不变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项具体的制度,变化的是这些制度的运行体制与机制,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坚持制度自信与创新不矛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丰富了现代化概念的内涵。
党的领导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引擎
党的领导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加强党的领导,并不是空洞、抽象的,要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更要贯穿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全过程。
党的领导制度体系6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是基础和前提;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是最高原则;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是至高地位;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是根本目的;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是集中体现;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是根本保障。这6个方面汇聚起来,就是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引领民族复兴的巨大引擎。党的十九大明确了2020-2035年、2035-2050年的新征程,那就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晰了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的目标是: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正是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系统总结和战略规划。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艰巨任务,必须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下功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