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基层党组织书记讲授“云党课” 保障党员学习教育“不断线”

  • 2020年05月23日
  • 组织部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党员教育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示范带动作用,确保疫情防控和党员教育“两手抓、两不误”,推动党员学习教育“不断线”。校党委于4月初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讲授“牢记总书记嘱托,践行初心和使命”专题“云党课”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各二级党组织书记高度重视、认真准备讲稿,通过录制视频、音频的方式,利用微信群、QQ 群、腾讯会议等互联网平台,组织本单位广大师生党员听讲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政治站位

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联系工作实际,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抓真改上下功夫,加强党员思想武装,强化政治引领。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周忠社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持之以恒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为题,重点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要求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加强理论学习,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切实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主要任务。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姜建兴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疫情防控有关指示精神,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题,重点讲解了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京、鄂、浙、陕视察、考察期间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要求党支部和全体党员认真学习领会,切实发挥作用,共克时艰,维护好校园安全稳定。机关党委书记胡昌日以“深入学习习近平脱贫攻坚座谈会重要讲话,扎实推进我校精准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为题,从脱贫攻坚战的历史回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高度重视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领导等五个方面做了专题讲解,并与机关党员干部在线交流学校扶贫工作计划。

二、阐释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

民商法学院党委书记周怡以“把握形势、慎终如始,全力以赴做好学院疫情防控和学生返校复学准备工作”为题,从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着优势、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着优势等方面做了深刻阐述,并结合学院对落实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做了相应部署。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学龙,从疫情防控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展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叁个方面向师生党员讲了党课。体育部党总支书记翟水保以“坚持党的领导,扎实推动疫情防控期间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题,要求体育部全体党员要积极面对疫情阻击战这场大考,深刻认识到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牢固树立“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发挥党员模范作用,立足岗位做贡献,干好本职工作。公安学院党委书记李永宁以“危难时刻的大考,见证着中国力量”为题,阐述中国制度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演化而来,能够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不断作出改革调整,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中国制度的优势和有关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叁、发挥党委作用,履行主体责任

近年来,各基层党组织书记自觉担当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认真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自觉耕好责任田,以更严更实的措施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冯冬梅指出,基层党组织要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全过程,要从强化班子建设、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传承延安精神、强化调查研究,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叁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党委书记李政敏以“切实履行好自身反间谍安全防范义务”为题,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师生综合素养要求,针对反间谍安全防范,增强反间谍安全防范意识及履行反间谍安全防范义务进行专题讲解。经济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建梅以“发挥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加强反间谍安全防范”为题,对学院党委近年来高度重视反间谍安全防范的宣传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就学院加强反间谍工作,积极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引导进行了讲解,使师生员工进一步认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离退休管理处党委书记陈永康指出,要充分发挥党委作用,针对疫情期间离退休人员年龄较大、活动不便的特点,全体党员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疫情期间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四、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

疫情发生以来,我校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初心使命,主动扛稳政治责任,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和学生返校复学准备工作中。国际法学院党委书记李立以“提高站位,夯实责任,全力以赴做好学生返校复学服务保障工作”为题,从提高思想认识、落实主体责任,量化工作细则、完善工作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思路举措叁方面,对学院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确保开学前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王森,通过领学的形式,带领师生党员思考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应当看到什么、应当做什么去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刑事法学院党委书记毕成指出,作为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组织纪律、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并组织开展线上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一起追寻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行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呼勇,从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觉肩负起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不断培育和增强共同体意识叁个方面,结合学院师生党员实际,探讨了如何在疫情大考中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政治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马光明指出,人民群众是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的主体,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贯彻到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成为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石建峰,从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发挥带头作用,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牢记使命担当、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四个方面对师生党员提出了要求。图书馆党总支书记肖彬以“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题,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绚烂绽放,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在不断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真理之问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大家纷纷表示,专题“云党课”形式新颖、传播有力、很接地气,学习阵地从“线下”搬到了“线上”,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效果。通过开展专题“云党课”活动,实现了“互联网+党课”的形式创新,由传统的“说教式”向“分享式”模式转化,有效激发了师生党员的学习交流热情和兴趣,为进一步强化我校党员学习教育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供稿:组织部)

相关新闻

  • 经济法学院党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3月21日上午,经济法学院党委在长安校区资料室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对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传达学习校党委《对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对学院学习教育工作进行部署,学院党委委员、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科级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李建梅主持。 会议指出,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开展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刻认识开展此次学习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学院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会议要求,要明确学习教育目标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运用正风反腐案例加强警示教育。要结合学院实际,深入查摆不足,强化调查研究,认真开展集中整治,在改有成效上下真功见实效。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要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优良作风保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供稿:经济法学院 撰稿:李小斐 审核:李建梅)

    2025-03-21
  • 校党委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

    3月20日,学校召开党委会(扩大)会议,学习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和省委常委会会议暨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对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对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研究部署学校学习教育工作。校党委书记赵万东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会议强调,要聚焦主题,抓好学习研讨,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入脑入心、见之于行。要对标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深度思考谋划“教育强国,西法大何为;法治建设,西法大何应;科技革命,西法大何变”。要坚持问题导向,运用校内巡察、政治监督、审计监督、专项检查和调查研究等途径,把问题找准、把根源挖深。要结合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压实责任,常抓不懈改作风、强教风、优学风。要坚持开门教育,加强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要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分类指导,精心组织实施,力戒形式主义,以学习成效促进作风转变、能力提升,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校领导、校党委委员,党群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参加会议。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张金忠 摄影:韩筱煜 审核:蒋国纲)

    2025-03-21
  • 陈文清:扎根中国大地 立足中国实际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扎根中国大地 立足中国实际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在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2025年1月1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国法学会会长 陈文清 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在全体代表共同努力下,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就要胜利闭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贺信,立意深邃高远、饱含殷切期望,为新时代新征程法学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国法学法律工作者勇担时代重任,凝聚起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中国的磅礴力量。 中国法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王晨同志带领下,中国法学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法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审议并通过了中国法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中国法学会章程(修改草案)》等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国法学会新一届理事会。中国法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常务理事会,并选举我担任中国法学会会长。我和中国法学会新一届领导机构全体成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感谢代表们的信任,借此机会,向王晨同志和中国法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的全体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国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和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法学会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同志们!奉法者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在党的历史上首次以中央全会形式专题研究全面依法治国,首次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中专章论述全面依法治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举措和力度,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书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宪法修正案,颁布民法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有现行有效法律306件、行政法规597件、地方性法规14000余件、党内法规3900余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实现了有法可依。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一法安香江”。依法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近年来全国群众安全感保持在98%以上,2024年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5.7%,我国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司法体制改革取得丰硕成果,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得到有力加强,立案难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社会公平正义基础更为坚实。全国法院收案从2013年的1337万件增至2024年的4602万件,人民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启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国律师人数十多年来由30万人增至80万人。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指引,同时也是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共同奋斗的结果。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着眼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到2035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的目标。中国法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和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珍惜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际、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奋力开创新时代新征程法学会事业新局面。 一、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个根本保证,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正确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中国法学会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根本宗旨就是强化政治引领、把牢政治方向,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法学会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要深刻领悟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党的领导的生动体现,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要深刻领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唯一正确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管政法工作制度,敢于亮剑、敢于发声,旗帜鲜明同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作坚决斗争。 二、牢牢把握思想引领这条主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上取得的最重要成就,就是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法治领域坚持“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各级法学会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在真信上下功夫,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鲜明的理论特质、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闪耀的真理光芒和蕴含的实践伟力,深入学习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在深研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中国法学会资源优势、平台优势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等智库作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推出更多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要在笃行上下功夫,时时刻刻、事事处处用“十一个坚持”对照、审视工作,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等重点教材,持续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全方位占领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 三、牢牢把握“两个结合”这个最大法宝,积极投身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具体到法治领域,从历史长河看,我们有源远流长的中华法制文明。早在商周更替之际,我们就完成了“从神到人”的转变,比西方早了2500年。湖北云梦博物馆展出的“秦律十八种”等表明,早在2200多年前,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就已成体系,最终形成了在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对人类一切优秀法治文明成果,我们要积极吸收借鉴,但决不能奉西方法治理念和模式为圭臬,决不能照抄照搬、“言必称希腊”。“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妄自菲薄,一定要有底气、有自信、有定力。从伟大时代看,我们有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一百多年来党领导法治建设的光辉历程和历史经验,新时代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为中国法学研究创新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富矿”,为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提供了建功立业的“沃土”。我们已经办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法学教育体系,我们有世界各国中规模最大的执法司法实践,每年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鲜活经验。在中国这样有悠久文明传承、有14亿多人口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我们要充分发挥法学会的优势,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立足中国实际、解读中国现实、回答中国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法学是经世致用的大学问。要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充分发挥全面依法治国“智囊团”、“思想库”作用,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贯彻落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大战略部署,立足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法治领域改革,积极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对策性研究。要坚持服务人民、面向基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积极做好法律咨询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 四、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这个重要职责,推动建设一支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实施在于人。法学会要立足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服务人才的职责使命,培养造就更多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有力人才保障。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办事的能力。要与时俱进改革法学教育,推进法学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建设,健全实务部门和法学院校双向交流机制,培养更多堪当时代重任的法治人才。要加大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养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事务的人才队伍。要研究制定法学人才发展规划,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一批新时代法学大家,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青年法学法律骨干,在法学领域形成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五、牢牢把握守正创新这个重大原则,开创法学会事业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下设政治法律委员会,简称“中央政法委”,董必武同志任主任,这是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的前身。中国法学会前身是1951年12月筹建的中国政治法律学会,简称“中国政法学会”,董必武同志任会长。中国法学会作为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守正”就是要守正道、守初心,不忘来时的路,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始终讲政治、讲法治;“创新”就是要创新局、创未来,深化法学会改革,积极推进组织体制、工作机制、运行方式改革创新,把法学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这次会议,修订了中国法学会章程。要严格依法依章程开展工作,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办事。要坚持政治建会、从严治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贯彻落实政法工作条例,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加强对所属研究会的管理、监督和指导,切实把法学会这支队伍带好。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开创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70多年来,中国法学会与党同心同德,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际、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法治力量!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