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我校国际法学科2018年度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国际法研究中心召开。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委员、外交部国际法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着名国际法学家黄惠康教授,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杨泽伟教授受邀出席指导。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副校长、国际法学科带头人、“叁秦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瀚教授,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教授、副院长潘俊武教授、张光教授,《法律科学》编辑孙尚鸿教授,以及国际法硕士生导师和新入职博士等30余人。
会议由刘亚军教授主持,他首先向黄惠康教授和杨泽伟教授介绍了参加此次会议的各位老师及其研究领域和专长。接着,国际法学科带头人王瀚教授介绍国际法学科的具体情况。
王瀚教授首先回顾了我校国际法学科的创设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国际法系的建系、再到国际法学院建院、国际法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的创办,历经了多次调整、重组及发展。接着,他从国际法学科的人才培养、科研经费、课题申报、成果发表、奖励荣誉以及服务国家战略与外交工作需要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我校国际法学科所取得的不菲成绩。最后,指出了当前我校国际法学科所面临的不足和亟待改进的方面。并希望更多地听取专家们在西北政法未来国际法学科建设方面的指导意见。
黄惠康教授在发言中,首先肯定了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科近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接着,他从自身从事外交工作和国际法的实践入手,对人才培养应从本科生抓起、学科点位建设的优势领域、培育领域和特色领域的重点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的方向意识、以及软硬件建设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杨泽伟教授则从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建设的经验谈起,强调了近年来,武汉大学自中宣部批准为国家高端智库以来,以十叁五规划为方向,在国家重大课题申报、国际法新领域的拓展等方面的经验。最后,他指出,要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围绕国家外交实践需要,开展相应的国际法研究,努力开展国际法跨学科研究,并树立学术精品意识。
在聆听了两位专家的指导意见后,王瀚教授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表示接下来我校国际法学科将会认真研究未来的发展建设,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并希望两位专家能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科的发展。
此外,在工作会议之前,王瀚副校长还陪同两位专家参观了郑天锡、郑斌国际法、航空法图书馆,介绍了国际法学科在图书资料方面的建设情况。此次工作会议的召开,为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科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找准突破重点,发挥学科和方向优势,扩大国际法研究,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