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3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我校“强化学科竞赛 助推一流专业建设”的文章,全文转载如下:
强化学科竞赛 助推一流专业建设
西北政法大学是国家教育部门首批&濒诲辩耻辞;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谤诲辩耻辞;全部叁个类型基地实施高校。近年来,该校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学科竞赛,不断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成效显着,有力地推进了&濒诲辩耻辞;一流专业&谤诲辩耻辞;建设。
以赛促教
开展多样化专业技能竞赛
学校坚持每年举办30余项各类紧扣专业特色的大型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形成每个学院、专业都有各具特色的大型竞赛活动的局面,产生了集群效应,丰富了校内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如法学专业的&濒诲辩耻辞;模拟法庭比赛&谤诲辩耻辞;已连续举办十九届,新闻专业的&濒诲辩耻辞;主持人大赛&谤诲辩耻辞;连续举办十二届,市场营销专业的&濒诲辩耻辞;市场营销大赛&谤诲辩耻辞;已连续举办十届,其他学科竞赛还有&濒诲辩耻辞;准律师大赛&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金融法知识竞赛&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公务员行政知识能力大赛&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搏击技能大赛&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英语演讲比赛&谤诲辩耻辞;等。这些竞赛活动有的从院系内部举办,逐步发展成为校级竞赛,有的从校级竞赛逐步发展成全省性的比赛,并在社会上产生一定影响。学生在参与这些竞赛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促进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以赛促改
倒逼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学科竞赛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对于&濒诲辩耻辞;教&谤诲辩耻辞;与&濒诲辩耻辞;学&谤诲辩耻辞;观念的转变。一方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教师为教学活动中心的僵化模式。另一方面,学生在竞赛中主动学习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了从&濒诲辩耻辞;要我学&谤诲辩耻辞;到&濒诲辩耻辞;我要学&谤诲辩耻辞;的转变。
学科竞赛促进了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学校部分专业中和学科竞赛联系紧密的课程,例如法学专业的&濒诲辩耻辞;模拟法庭&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法庭论辩&谤诲辩耻辞;及各类案例评析等已经由单一教师授课,转变为由多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授课,教学方法也由传统的&濒诲辩耻辞;填鸭式&谤诲辩耻辞;面授转变为启发式、讨论式、指导式的案例教学法,促使学生通过协同合作、自主学习掌握知识点。
学科竞赛深化了校企合作、共同办学模式的改革,强化了与实务部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系。随着各类学科竞赛的社会影响不断提高,竞赛活动成为一些知名公司展示自身形象、回馈社会的平台。不少公司公司主动上门要求以冠名、奖学金等形式共同进行&濒诲辩耻辞;定向式&谤诲辩耻辞;人才培养,如多届模拟法庭竞赛极佳辩手,在决赛时便被省内知名律师事务所现场&濒诲辩耻辞;预订&谤诲辩耻辞;。
以赛促建
助推&濒诲辩耻辞;一流专业&谤诲辩耻辞;建设
学科竞赛促进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学校将一些特色专业技能竞赛变身为实践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成为专业选修课,并不断加大所占学分的比重。该校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专业平均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重为19.45%,超过教育部门对于人文社科类院校15%的要求,部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比重达到27.81%。反过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又催生了一批专业技能竞赛,例如该校新闻学院举办的&濒诲辩耻辞;六项基本技能竞赛&谤诲辩耻辞;便来源于相关专业的6门专业技能核心课,公安学院举办的&濒诲辩耻辞;搏击技能大赛&谤诲辩耻辞;是治安学、侦查学等专业&濒诲辩耻辞;擒敌技术&谤诲辩耻辞;必修课程的课外延伸。
学科竞赛活动促进了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该校通过学科竞赛活动,逐步完善了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增加了实践能力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奠定了基础。在该校每年学生评优评奖、研究生推免等考核评价标准中,实践能力方面的内容是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竞赛促进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通过开展学科竞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塑造了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勇气。五年来,该校共计立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21项,其中165项获得国家级别立项,299项获得省级立项,立项数在省属院校中位居前列。在第一届、第二届中国&濒诲辩耻辞;互联网+&谤诲辩耻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各类各级别双创竞赛中,学校也取得不俗成绩。部分由学校支持、孵化的项目已经创业成功,实现了商业化运营和持续盈利,取得了双创教育的实效。
学科竞赛促进了教学改革研究水平的提升。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的举办,促进专业课教师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思考和总结,形成了一批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如教改成果《法学专业&濒诲辩耻辞;五环节、八模块&谤诲辩耻辞;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濒诲辩耻辞;以赛带教&谤诲辩耻辞;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改革探索》《以&濒诲辩耻辞;教师指导、学生自治&谤诲辩耻辞;为主的政治学专业课外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等多项教改成果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