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我校在2025年全省学生资助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 2025年04月25日
  • 学工部(学生处)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4月23日,全省学生资助工作会议在西安科技大学召开。省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何玉麒出席并讲话,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总会计师刘宏恩主持会议,省学生资助事务中心姬建鹏传达全国学生资助工作会议精神。全省各高校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同志和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对2024年全省学生资助工作成效进行总结,并对2025年学生资助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安排。会议指出,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叁年行动计划,牢牢把握学生资助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加快推进学生资助从“保障为主”向“保障和发展并重”拓展,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学工部(学生处)部长杨明以《西北政法大学“叁位一体”构建资助育人新格局》为题在大会作典型发言。他从筑基固本,织密精准帮扶“保障网”;提质增效,打造成长成才“助推器”;创新引领、构建智慧育人“新生态”叁个方面,介绍我校着力构建以保障筑基、发展赋能、创新领航为支点的“叁位一体”资助育人工作经验成效。

下一步,我校将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将继续深耕,做实、做细、做好资助工作,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政策举措、更深的为民情怀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不断探索新的资助路径和育人模式,携手同心,共同谱写新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的新篇章。

(供稿:学工部(学生处) 撰稿:贺星婵 审核:杨明)

相关新闻

  • 洋光教育发展基金捐赠仪式在我校举行

    4月25日,洋光教育发展基金捐赠仪式在我校举行。洋光教育集团市场部总监盛洋华、我校副校长常安出席仪式并致辞。仪式由我校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杨华主持。 常安对洋光教育集团的慷慨捐赠表示感谢,他表示,此次校企合作意义非凡,是积极响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的有力举措,期待双方在教师研修、学生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助力外国语学院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法学+外语”复合型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盛洋华表示,教育公益事业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洋光教育集团与学校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未来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模式,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互补,产出丰硕成果,为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 洋光教育集团向我校外国语学院捐赠30万元,外国语学院院长窦坤、洋光教育集团西安分校校长林文婷共同签署捐赠协议并交接捐赠支票 洋光教育集团西安分校相关人员,我校学工部、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负责人,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师生代表30余人参加仪式。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吕叔阳 审核:杨华)

    2025-04-27
  •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对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开展质量评级验收工作

    4月22日,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对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开展质量评级验收工作,质量评级专家组王志、董杨、赵珊赴我校开展实地验收。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主持活动。 专家组一行先后实地走访“枫桥”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成长发展中心、学生社团活动中心、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和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刑事法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等站群系统,观看“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宣传片并查阅相关建设情况资料。专题座谈会上,专家组听取了党委学工部部长杨明对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情况的介绍,并就建设中的党建引领、学风建设、后勤保障、“接诉即办”、力量下沉、社团服务等情况进行了细致问询。 郭武军对专家组给予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情况的高度肯定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将结合座谈会专家反馈意见,理出问题清单,厘清责任分工,逐项落实、逐级压实、逐个攻破,全力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向前发展。 组织部、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招生就业处、财务处、后勤保障处、信息网络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参加评级验收活动。 (供稿:学工部(学生处) 撰稿:李伟弟 审核:杨明)

    2025-04-25
  • 我校召开国家公派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申报工作线上推进会

    4月23日,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我校召开国家公派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申报工作线上推进会。副校长张荣刚出席,各教学科研单位外事工作负责人参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陈梦琦主持会议。 张荣刚强调,推进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也是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的使命担当。他表示,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落地实施需紧扣“创新驱动、精准施策、协同高效”三大原则。各教学科研单位一是要打破传统培养模式壁垒,以国家公派项目为纽带,聚焦“创新型”核心定位,打造人才培养“新范式”;二是要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在项目宣传、申报、服务等环节推行“一站式”流程,消除师生参与国际合作的隐性门槛,为师生搭建便捷申报通道。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项目负责人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的项目背景、获批情况、申报要求、申报流程、资助标准、实施要点等进行了细致解读和在线答疑。 2024年12月,我校成功获批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项目三年执行期间(2025年-2027年),我校可选派27名师生以访问学者、博士后、联合培养博士、联合培养硕士等公派留学身份赴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英国邓迪大学、美国圣约翰大学、俄罗斯联邦总统直属国民经济与国家行政学院和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研修学习。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撰稿:王梦琳 审核:陈梦琦)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