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下午,我校与岐山县人民政府“校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并建立“西北政法大学实践教育(岐山)基地”。
校纪委书记罗新远、副校长王瀚及教务处、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经济学院、民商法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岐山县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以及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公安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
岐山县长何宏年在致辞中代表县委、县政府对罗新远校纪委书记、王瀚副校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纪委书记罗新远作为岐山县的老领导对岐山的建设和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何县长介绍了岐山县的基本情况,并就双方的领域以及合作前景提出展望。
王瀚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王瀚副校长在讲话中详细介绍了西北政法大学的光辉历史、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并就建立校地合作关系、设立实践教育基地、协同创新基地、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和与岐山县委、县政府全面合作提出了殷切希望。他指出,协同创新、关注社会实现问题是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路径,我校与岐山县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是推动我校与县级人民政府开展人才培养、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继法学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后的又一改革举措。岐山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立是学校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协同创新的又一范例,校纪委书记罗新远教授的领衔,带领学校多个学院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多次深入岐山县凤鸣镇北郭村调研,聚焦周文化与民俗产业的发展,课题组承担的《关中民俗第一村&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中国百村调查之北郭村》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百村社会经济调查》子课题立项,这是校地合作的重要成果,也必将对研究岐山、宣传岐山以及岐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中共岐山县委书记张海建在讲话中指出,校地合作是岐山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法治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开启了岐山县依法治县、推进人才强县战略的新篇章,对于加快法治岐山建设,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和突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要求全县各级部门,尤其是政法系统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校地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落实协议的各方面内容,落小落细抓落实,推动双方人员交流和互动,不断将校地合作推向深入,逐步提升合作的层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