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我校各教学单位积极组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比赛

  • 2021年04月12日
  • 宣传部综合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哲社学院举办2020-2021学年“课程思政”教学比赛

为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好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深入挖掘课程德育内涵,推动教师承担起“课程思政”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4月7日下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在长安校区诚意楼308教室开展了2020—2021学年“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活动。

我校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院长刘进田教授,教务处副处长何玉军老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郭明俊教授,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上官亚敏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高海燕博士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审。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和教研室的选拔推荐,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的王琼老师、中国哲学教研室的张磊老师、外国哲学教研室的姜勇君老师、社会学教研室的李颖晖老师和逻辑学教研室的王龙海老师共五人参加了本次比赛。活动由哲社学院党委组织员李彧嘉主持,部分学生代表旁听。

选手们根据赛前抽签排序陆续上台,进行计时20分钟的“专业课与思政的有机融合”教学演示,各评委对每位选手同步进行综合评分。比赛现场气氛活泼热烈、精彩纷呈。各参赛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特色,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在20分钟的说课、授课时间内,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潜移默化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专家评委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和教学特色等方面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评分,并针对本次比赛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点评。

学院副院长马雪莲宣读了本次比赛结果,并对这次比赛进行总结点评。本次竞赛中李颖晖老师和张磊老师荣获一等奖,王龙海老师、姜勇君老师和王琼老师荣获二等奖。(供稿: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体育部举办首届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比赛

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体育课程德育内涵,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不断提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能力和业务教学水平,日前,体育部举办了“首届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此次比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在预赛阶段,共有17位教师参加,经评审,赵昆、陶宝峰、冯俊、刘鹿锋4位老师获得优秀奖,丁雨、王聃、王静、李丹、刘斌、李新萌6位教师进入决赛。

4月7日下午,决赛阶段的比赛在体育馆叁楼进行。校督导专家姚喜平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云教授、教务处处长助理王鹏飞老师、体育部党总支书记翟水保教授、体育部主任潘瑞成教授担任比赛评委,比赛由体育部副主任陶宝峰主持,体育部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陶宝峰介绍了评委及比赛的相关注意事项,6位教师以饱满的状态展现了各自的教学风采。专家评委根据选手的表现进行了评分,并针对本次比赛的优点和不足做了点评。潘瑞成宣读了比赛结果,评委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证书。

翟水保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比赛是本学期体育部重点工作之一,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各位参赛选手能够结合具体教学实际积极参加,展现了体育教师的风采和担当,达到了学习、研讨、交流、形成共识的目的,希望各位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推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迈上更高的台阶。(供稿:体育部)

经济法学院举办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课程德育内涵,推动教师承担起“课程思政”主体责任,4月2日,经济法学院与教师发展中心共同举办经济法学院第二届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经济法学院田静婷、陈娟丽、李亚菲、陈静媛、徐芳宁、鲁甜和席晓娟等7位分别来自5个教研室的中青年教师参赛。校督导专家车辉教授、杨巧教授、张红波教授和经济法学院党委、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有关负责人以及10位学生共同组成评委。竞赛由经济法学院副院长倪楠主持。

倪楠介绍了经济法学院全面落实思政进课的相关工作,说明了此次活动对不断推进经济法学院在本科教学中全面贯彻思政进课堂的意义,并表示在本科教学中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这是法律人才培养工作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比赛正式开始后,每位老师都以饱满的状态展现了各自的教学风采。

经过专家评委和学生评委打分,最终田静婷获得第一名,徐芳宁、陈静媛、李亚菲获得第二名,陈娟丽、鲁甜、席晓娟获得第叁名。

校督导专家分别为七位教师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大家对课程的准备和优秀的授课技能,同时也指出了大家在授课时的一些问题,鼓励大家积极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与法学课程相衔接,要不断细化课程设计。

最后,经济法学院党委书记李建梅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希望老师们能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供稿:经济法学院)

商学院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

为顺应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发展要求,进一步深化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果。330日上午,商学院联合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在诚意楼楼401教室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比赛。

王爱霞、李继玲、张瑛、张曼、杜鹏翾、郑万松、刘聪粉等七位老师经过系部初赛推选参加比赛。教务处副处长何玉军,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张翀,学院院长李晓宁、党委书记朱茂、副院长徐京平担任评委。

参赛老师分别以《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与实现人生价值》《电子商务的定义、研究对象、分类》《政府审计的本质》等为主题结合课程的思政元素展开讲授。

赛后,各位评委就比赛选手的表现进行了点评,认为各位老师在讲授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向,做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融合,将立德树人贯穿教学全过程,推动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良好结合。(供稿:商学院)

相关新闻

  • 我校与新疆博州司法局召开交流座谈会

    3月19日,我校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司法局在长安校区召开交流座谈会,校长范九利,博州司法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卓娅,博乐市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余海峰出席,副校长孙昊亮主持。 范九利对博州司法局卓娅局长一行来校开展交流合作表示欢迎。近年来,学校与新疆各地市州密切联系,多方位、多角度开展合作交流,特别是在保障边疆稳定、法治政府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学校服务西部的智库及人才优势。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在有关合作协议的基础上,推动地区法治政府建设、行政执法监督、学生实习实训、司法干部培训等方面合作走深走实,提高服务水平,产出更多优质成果。 卓娅表示,感谢西北政法大学为博州法治政府建设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希望学校持续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度清理、行政复议案件评查、创建法治建设示范市、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合作协议内容的具体实施,助力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教务处、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相关负责人、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教师等参加座谈交流。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席捷 审核:高翔)

    2025-03-20
  • 我校保卫处及多名同志获西安市公安局表彰

    近日,西安市公安局印发《对于表彰2024年度文化保卫工作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决定》,表彰西安市文保系统各级保卫组织和保卫干部在守牢安全防线、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我校保卫处荣获“优秀高校保卫处”称号,李国洋(保卫处)荣获“优秀保卫干部”称号,巩飞(新闻传播学院)、崔岚秀(党委宣传部)、孟德文(党委学工部)荣获“优秀信息员”称号。 2024年,保卫处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安全稳定目标任务,做到“六个坚决防止”,积极履责,勇于担当,敢于奉献,全面化解风险隐患、切实提升安防水平,有力保障了校园安全稳定。全年在两校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专项治理工作,两校区消防设施升级改造工作,长安校区智慧校园门禁信息化建设工作及两校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配套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保卫处及全体保卫干部、校卫队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始终保持昂扬斗志,锐意进取,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履职尽责,全力为保障学校的安全稳定贡献力量。 (供稿:保卫处 撰稿:王宸子 审核:乔军伟)

    2025-03-20
  • 2025届陕西省高校毕业生法学类“校友单位”招聘会暨普通高校法学类毕业生联盟招聘会在我校举办

    3月19日,2025届陕西省高校毕业生法学类“校友单位”招聘会暨普通高校法学类毕业生联盟招聘会在我校长安校区天平楼广场举办。招聘会吸引了省内外190余家用人单位热情参与,带来3400余个优质岗位,涵盖律所、公司法务、司法机构、科研院校等多个领域,为广大学子打开通往职场的大门,我校、联盟高校以及省内其他高校共3000余名毕业生前来求职。 招聘会现场热闹非凡,毕业生们手持精心制作的简历,在各个展位间穿梭,积极与用人单位代表沟通,仔细询问招聘要求、薪资福利、晋升渠道等关键信息。校友单位展位前人气高涨,排起长队,凭借对母校的了解与归属感,与毕业生们交流更为顺畅。校友们表示,希望借此机会为学弟学妹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助力他们成长。 为了让毕业生求职更顺利,学校在招聘会现场设立特色咨询服务点。专业老师和工作人员为毕业生详细解读就业政策,提供劳动法律咨询、简历优化建议,同时开展考公考编、征兵、留学、西部计划等咨询服务,从多方面为毕业生就业出谋划策,保驾护航。学校安排大量志愿者协助公司布置展位、引导学生应聘,保障招聘会高效有序进行。? 校党委书记赵万东,副校长孙昊亮、赵全宇来到招聘会现场,对前来招聘的单位表示欢迎与感谢,走访各个展位,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与毕业生亲切交流,询问求职进展情况,为毕业生加油鼓劲。学校就业工作相关负责人与各学院相关负责人、毕业生辅导员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推进校企合作,关心毕业生就业去向和意向。 此次招聘会搭建起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接的良好平台,促进我校与招聘单位的深度交流。学校后续将继续推进“招聘+宣讲”“走出去+引进来”的就业工作模式,深化校政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同时,持续做好政策宣传、招聘服务、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工作,助力2025届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供稿:招生就业处 撰稿人:徐卓远 审核人:孙静)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