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城市的宁静,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也让西北政法大学面临一场“大考”。如何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何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如何为师生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一系列问题,既是师生们面临的“附加题”,也是学校必须答好的“必答题”。
为了确保各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好,全校上下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为师生“保驾护航”,谱写出一曲有温度、有力度、有理性、有人性的“战疫之歌”。
教职工变身志愿者,挺身“抗疫”一线!
“我报名!”“我也报名!”一则征募党员志愿者成立“党员突击队”的紧急通知,发放到了学校每一位党员手中。各学院负责人身先士卒、闻令而动,他们与学校600多名学科带头人、老教授、教学科研骨干、管理干部、教辅人员一起,共同组成保卫师生安全的“钢铁长城”!
全体学工干部、安保人员、后勤服务保障人员、医护人员严格按照要求住校值守,关心学生需求,疏导学生情绪,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秦音为了给生病的学生送药,站在寒风中守候近两个小时;刑事法学院副院长刘仁琦为辅导员送来全新的大衣御寒;外国语学院曹永谊老师加入长安校区第六轮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一站就是八个小时;培训中心党支部向机关党委缴纳“特殊党费2900元,全体党员用实际行动勇担一份责任、贡献一份力量……
“疫情面前,学校里没有人退缩,出现了很多感人事迹。”学校刑事法学院党委副书记侯红梅感慨万千的说道:“封控伊始,全校的学工干部就都带着行李住进了学校,以应对严峻的防控形式。其中有一个辅导员上午才领取结婚证,下午就住进了学校。还有学生晚上发烧,辅导员二话不说带着去就医,一熬就是几个通宵。我们希望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助力长安常安,山河无恙。”
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暖心细致、平稳有序
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后勤保障处千方百计组织货源,确保食堂和超市充足供应,满足师生的就餐和购物需求;对超市商品和食堂饭菜销售价格、标准份量、中低高档比例、明码标价、食品保质期等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杜绝哄抬物价、分量不足等情况出现;清理卫生死角,做好消杀工作,做好消杀记录,严格执行消杀制度,确保消杀效果,做到责任到人;在每次核酸检测前,及时按照要求将帐篷、桌椅、电源等摆放安装到位,安排食堂为工作人员准备盒饭,为核酸检测工作做好服务保障;为了能让在校外居住职工安心在岗位工作,紧急采购了折迭床和被褥,协调安排临时居住点;通过线上订购和线下直接购买的方式为教职工供应新鲜蔬菜和米面等生活物资,满足教职工日常生活需求。
后勤保障处积极发挥工作职能,团结一心,秉承“全力保障、服务至上、规范操作、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冲锋在前、勇担使命、联防联控,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筑牢后勤保障网!
疫情之下,有一种力量叫做“高校辅导员”
疫情期间,大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方式或多或少发生了改变,而有一群人始终在身后默默付出。他们是学校里最为年轻的管理队伍,凝结成了一股强劲而又向上的力量,他们就是——高校辅导员。
现阶段,如何去调整学生心态、检视学生状态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张,考研情况怎么样啊?”“小韩,最近状态怎么样,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找我聊聊天。”“小马,学期末各科功课完成的如何,要继续努力啊!”翻开民商法学院辅导员张博玮的聊天记录和谈心谈话本,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浮现在眼前。
此刻,辅导员们是“大家长”,他们在学校和同学们同吃同住;他们也是“大白”,穿着防护服协调组织核酸检测;他们还是“心理师”,帮助舒缓学生情绪。同时,他们还有很多身份,就像是光,照在学生们身上无处不在又炽热无比。
青年学子彰显责任与担当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疫情面前,西法大学子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做“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他们闻风而动,严格遵守学校防控工作部署,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用青春的热血、奉献与爱,勾勒出一抹靓丽的志愿红,展现青年的使命担当。
“我们都是西北政法大学的一员,也曾都是军人,而今叁秦大地疫情肆虐,我们恳请出征抗疫,望组织批准!”学校20多名名退伍大学生连夜写下“请战书”,要求加入到抗疫一线的队伍中去;公安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向全体学生党员发出“共克时艰,党员我先行”的倡议,组建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37名退伍军人第一时间向学校提交“请战书”,国旗护卫队全体成员迎难而上,刑事法学院学生组建疫情防控志愿者先锋队,雁塔校区组建9支研究生志愿服务队;校青年志愿者大队第一时间召集抗疫志愿者,232名本科生、研究生服务疫情防控第一线,积极参与门禁管理、核酸检测、扫码测温、物资供应等工作;国际法学院党委向青年志愿者捐赠了1500个口罩;远在深圳的校友为青年志愿者捐赠100套防护服;教职工和家属捐赠400余片暖宝宝;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2020级法律硕士研究生杨哲向学校捐赠6万只医用外科口罩;刑事法学院张瑞老师给青年志愿者捐赠100余片“暖宝宝”;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张智超同学,向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人民币壹仟元整……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大疫面前有大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待春暖花开,相信2022年一切会更好!
(供稿:党委宣传部 张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