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城市的安宁。为了守护西法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这样一群人坚持逆向而行,他(她)们就是最美的“天使”,是为我们搭起坚实屏障的“大白”。
关口前移,全力守住“零确诊”防线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和守护万余名师生健康的压力,门诊部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克服重重障碍,坚守医护使命。”门诊部主任翁晓磊动容地说,“今年以来,无论是为万余名师生接种新冠肺炎疫苗,还是进行核酸采样工作,工作压力大、难度高,但是大家全力守住‘零确诊’防线,展现出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强化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门诊部完善分工、压实责任,优化流程,严格设置发热诊室和隔离室,将一般病员与具有流行病学史、发热等可疑症状患者区分就诊,严控交叉感染;建立疫期上岗人员及就诊人员测温、实名登记制度,学校居家隔离人员监测责任体系;规范诊疗流程、及时消毒诊疗场所,确保诊疗人员保护、防护措施到位,保证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为应对周边医院开诊的不确定性,保证老同志和紧急就医的基本需求,建立了线上问诊渠道,公布问诊电话,在初步问诊咨询后进一步转接专科医生。同时为保证战时门诊需求,所有医护人员24小时待岗,每天轮班上岗,医护双岗,在保证长安校区正常门诊的同时,坚持医生24小时在岗,确保教职工及在校学生能及时接诊。
由于疫情防控交通管制,门诊部医护人员采取提供证明、驻校值守等方案,确保全力到岗完成工作。“保师生平安是我们的使命!一定不负使命,不负重托,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应采尽采,冬日里最美的颜色
“疫情就是命令!我相信我有能力去做好,而且必须要做好!”
“冷了就跺跺脚,想想孩子,心里就暖和了……”
“累,但是必须坚持!”
“请摘口罩、请张口,谢谢您的配合,请带上口罩。”
截止发稿日,长安校区已经完成10次全员核酸检测,雁塔校区已经完成13次全员核酸检测,累计采样21万份以上。为了做到“应检尽检、不落一人”,负责核酸检测的人员平均每天值守超过6个小时,有的人员甚至多次连续值班超过12个小时。
检查用物、清洁台面、消毒双手、采样、封管、终末消毒……医护人员不顾天气寒冷,高强度投入工作,所有操作有条不紊。他们用破裂的双手、冻的僵硬的身躯,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天使白”成了这冬日寒风里最美的颜色!
防控工作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对于年老不能自理人员、身体疾病特殊情况及隔离区管控人员,门诊部实行点对点负责制,安排专人上门进行核酸采样,解决了居家人员的后顾之忧,用接地气的方式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当好“安全守门员”,助力研究生考试
为做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医疗保障工作,维护考生及全校师生健康安全,面对研考流动性强、防疫压力大等问题,门诊部提前研判,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措施、统一步骤、统一内容”的原则,提前进行防控知识业务培训,确保疫情防控无漏洞。同时,在考前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为考生提供免费核酸检测。
根据疫情防控处置流程,门诊部设置了专用防疫特殊通道和医学隔离留观室,隔离场所均能保证环境卫生和通风良好、标识明显,且有专人值守,无关人员不得进出。医护人员凌晨到岗、全员待命,确保出现应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反应、规范处置。
想方设法,切实保障医疗用品供应
物资保障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从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核酸检测采样所需检测试剂、防护用品,到全校消杀使用的各类产物,再到日常医疗所需的救治药品等,医疗物资需求量大、消耗快。为了强化保障供给,落实好疫情监测、防护、处理等医疗用品储备,门诊部积极采取措施,对照医用标准,联系多家供应商,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调配医用口罩、防护服、医用酒精等急需医疗物资,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有力开展。
风雨同舟,披荆斩棘。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门诊部全体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让我们为“大白”们点赞!
(党委宣传部 胡月琪 张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