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政法大学认真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把实施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濒诲辩耻辞;双千计划&谤诲辩耻辞;作为推进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建立健全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合作交流机制,大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深度融合,培养造就高素质法治人才。
&濒诲辩耻辞;送出去&谤诲辩耻辞;,选派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挂职。制定实施教师受聘兼职法律职业岗位管理办法,规定40岁以下法学教师必须到基层法院、检察院等法律实务部门,从事一年全脱产的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或挂职副院长、副检察长等工作。受聘兼职期间享受在职教职工同等待遇,工作表现计入年度考核,考核合格者按相应岗位基本工作量计入业绩档案,并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选教学名师等方面享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资格。近年来累计派出63人次挂职锻炼,既为法律实务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学理支撑,又帮助教师加深了对国情和司法现状的了解,特别是用法治实践反哺课堂教学,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
&濒诲辩耻辞;请进来&谤诲辩耻辞;,聘请法律实务部门专家到学校任教。制定实施客座教授、兼职教授聘任办法,从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等法律实务部门聘请了25位法律实务部门专家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受聘专家承担法学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全方位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计、优质教材开发和教学团队组织。其中,&濒诲辩耻辞;检察方向&谤诲辩耻辞;研究生班的&濒诲辩耻辞;反贪实务&谤诲辩耻辞;专业课,共设置36个课时,全部由兼职教授主讲。依托法律实务部门专家举办&濒诲辩耻辞;实务大讲堂&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模拟法庭论辩赛&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准律师大赛&谤诲辩耻辞;等实践教学活动。法律实务部门专家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实践的最新经验和生动案例客观具体地带进课堂、教给学生。
&濒诲辩耻辞;携起手&谤诲辩耻辞;,建立双向可持续合作机制。共建法学实践教学基地,与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与西安市人民检察院联合成立经济法律研究所、共建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搞好案例教学,邀请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等每年选取典型案件来校公开审理,为学生提供真实接触审判实践的机会,2008年以来各级法院来校审理各类案件110余件。开展法律实务合作,与有关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在人员培训、重大疑难案件会商、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并针对法律实务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共同开展研究,提高法治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