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领会和学习十九大报告对于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与创新,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12月26日上午,我校邀请着名学者,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博士生导师李国强研究员作“一带一路”问题专题报告,报告题目为:“‘一带一路’倡议:从理论到实践的观察与思考”。
报告会由我校副校长王瀚教授主持,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教授致欢迎词。副校长漆思、总会计师刘鹏伟、法治陕西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全体人员、部分实体研究院和学院负责人出席报告会。我校全体博士研究生,国际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以及部分本科生参加本次报告。
报告分为六个部分: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回顾、“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逻辑、“一带一路”倡议的科学内涵、“一带一路”进展与成效、“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风险挑战以及深化“一带一路”建设的着力点
在互动环节,在场师生踊跃提问,李国强对“陆海统筹”、“一带一路”法律数据库平台和中印“一带一路”等问题做了详细的回复。
报告深入浅出,收放自如,娓娓道来,让在座师生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建设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李国强研究员是“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人选。获得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称号,对“一带一路”问题的研究具有独到创新之处,曾在2016年4月29日,为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做有关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专题讲解,2016年8月17日应邀参加中央推进“一带一路”工作座谈会。
4月26日,结合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知识产权与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律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主题“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我校联合陕西省版权协会、陕西省电影家协会、...【详细】
4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新疆乌鲁木齐共同举办上合组织仲裁法律论坛。我校国家智库研究基地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