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濒诲辩耻辞;常务理事会暨比较法学科建设发展战略研讨会&谤诲辩耻辞;在北京召开,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主任李仕春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我校邱昭继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并被增补为研究会常务理事。
本次会议的议题包括&濒诲辩耻辞;比较法学教学与学科建设:教学内容、教材编写与选用&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比较法学人才培养:域外经验与中国的模式选择&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中国比较法学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谤诲辩耻辞;和&濒诲辩耻辞;如何推进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与成果转换&谤诲辩耻辞;四个方面。与会学者根据本单位的教学科研状况及自身在教学科研中的经验进行了有益的交流,对未来如何发展发表了真知灼见,并提出建设性建议。邱昭继教授作了题为&濒诲辩耻辞;西北政法大学比较法学课程设置与比较法哲学的未来&谤诲辩耻辞;的主题发言。邱昭继认为,比较法哲学是一个比较法学的新领域。在一个后全球化时代,任何一种法哲学的研究都是比较性的比较不是拿某一个文化里面发展出来的一个抽象的概念来套某一个文化、国家或地域。比较法哲学比较的对象既可以是流派和人物,又可以是概念和论题,还可以是时代和地域的比较。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已经在本科、硕士、博士等多个层次设置形式多样的比较法学课程,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已经存在比较法学的二级学科,培养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我们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而全球化时代的法学研究说到底就是比较法学研究,比较法学研究存在多种进路,但是多种进路并存是一种取向,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来说,当代比较法的任务不仅包括对外国法的借鉴与引入,而且也包括中国法的输出,法律之间的冲突与碰撞在全球化时代更为频繁。因此,大家对中国比较法学研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并对加强比较法学在法学学科中的地位、争取比较法学课程进入法学核心课程等问题达成了基本共识。
4月26日,结合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知识产权与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律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主题“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我校联合陕西省版权协会、陕西省电影家协会、...【详细】
4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新疆乌鲁木齐共同举办上合组织仲裁法律论坛。我校国家智库研究基地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