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海峡两岸学者交流法学人才培养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5年11月10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西安电(记者 陆航 舒建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7日下午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习近平提出的四点意见受到两岸人民的高度关注和评价,同时也为两岸法学交流合作提供了新契机和新机遇。11月9日,“第六届海峡两岸法学院校长论坛”在西北政法大学开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以及澳门大学、东吴大学等高校校长、法学院院长100多人围绕海峡两岸法律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路径、法学教育司法考试与法律职业准入三个主题进行交流。国台办法规局副局长唐正瑞、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西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宋觉、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洪家殷等参加了论坛开幕式。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洪家殷、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政治大学法学院院长林国权、中南财经大学校长杨灿明分别作主旨发言。

与会学者认为,习近平提出的愿意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对两岸未来和平发展和法学交流合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未来两岸法学交流提供了新契机,也提出了新任务。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道路。面对新形势,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上,两岸双方应该胸怀民族整体利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者们探讨了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如何培养法学人才,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对推动两岸法学教育的良性发展繁荣具有重大意义,对法学教育以及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具有指导作用。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院长林国权表示,两岸法学的交流,将推动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合作乃至文化、经济等方面更加广泛的交流合作。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对“一带一路”的建设提出挑战,迫切需要两岸法学界能加强合作。与会学者认为,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与普遍繁荣,以形成经济共同体与责任共同体。台湾可以通过“一带一路”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台湾有法律方面的优势、公司“走出去”的经验以及了解世界两大法系的丰富法学人才资源,大陆有资金、技术和人力输出优势,两岸可以优势互补。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宋觉致辞

国台办法规局副局长唐正瑞致辞

东吴大学法学院院长洪家殷致辞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文显致辞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作“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考”的主旨发言

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王瀚主持论坛主旨发言

研讨会现场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发言

政治大学法学院院长林国权发言

中南财经大学校长杨灿明发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