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王瀚副校长出席全国地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

西北政法大学 2011年12月15日

       12月12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在成都召开全国地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彦蓉、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杨光、副司长张东刚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负责人和120多所地方高等院校的科研主管领导共150余人参加会议,我校副校长王瀚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地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地方高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分析研究进一步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新任务、新要求和新举措。

      在大会开幕式上,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报告了中央和教育部党组近期对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精神和重大部署,传达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国务委员刘延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等领导同志对于全国繁荣发展地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批示,她特别强调指出我国高等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占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80%,而地方高等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占全国高校的80%以上,地方高等院校已经成为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当前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正处于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处于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能力建设的关键时期。李卫红副部长还就当前地方高等院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李长春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和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中办、国办转发《教育部对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意见》,着力做好中央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政策解读和实施工作做了重要指示和部署。

      在大会上,天津市教委、江西省教育厅、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河南大学、西北大学、深圳大学、新疆大学负责人分别围绕本部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张东刚副作了大会总结发言,对《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进行了深入解读。他强调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等院校要“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科学文化”,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以建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学科理论体系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创新实践的学术话语体系为目标,着力推出更多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大会分组会议上,120多所地方高校科研主管领导分六组围绕地方高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主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我校王瀚副校长就地方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提升高校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增强国际学术交流的话语权以及加强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咨政能力建设等问题做了发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