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至24日,日本名古屋大学著名民事诉讼法学者本间靖规教授一行应邀来我校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术访问。期间,在我校举行了“中日民事诉讼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本次会议的人员包括日本名古屋大学本间靖规教授、酒井一教授和渡部美由纪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李浩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汤维建教授、中山大学蔡彦敏教授和华东政法大学陈刚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我校副校长王瀚教授、民商法学院院长李少伟教授以及民商法学院各学科代表、司法实务部门的代表、民事诉讼法学科全体教师和部分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中日民事诉讼法相关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探讨。我校副校长王瀚教授代表学校为本次会议开幕致辞,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本次会议的圆满召开寄予了美好的期望。
研讨会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的议题为“中日民事诉讼法法律体系与制度简评”,主要围绕中、日民事诉讼法的体系与制度展开,由我校民事诉讼法学科组组长赵旭东教授主持。期间,本间靖规教授介绍了日本民事诉讼法的程序与理论,从日本民诉法的沿革入手,论述了日本民事诉讼程序的流程与相关审理的基本原则,并着重介绍了日本的“调停”制度,引发了与会人员对中日比较民事诉讼法的相关的问题做了热烈的探讨。中国人民大学汤维建教授则简述了中国民事诉讼法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分别从立法、司法、理论层面做了分析,并对中国民事诉讼法修改等热点问题做出了展望,他指出,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的指导理念是关键,当前对新法的修订是一项及其艰难的系统的法制建设工程,而这项工程又以程序本位主义理念最为重要。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陈刚,我校李军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点评。
第二单元的议题是“中日民事诉讼相关理论研讨”,由我校民事诉讼法教研室主任董少谋教授主持。第一项围绕民事证据调查程序研究展开,首先由日本名古屋大学酒井一教授作了题为《违法收集的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处理》的发言,他以日本的相关判例为出发点,结合一系列发生在日本的鲜活的案例,结合实践层面遇到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在民事诉讼领域的“违法证据排除问题”,认为扩充实际有效的证据方法、追及诉讼时所必要的资料收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南京师范大学李浩教授以最高人民法院的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申请再审案为切入点,结合实务中9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争议案例,提出了对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标准的几点认识,并对酒井教授的发言做出了回应。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肖宏果法官、我校易萍副教授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第二项是“群体诉讼程序研究”,名古屋大学渡部美由纪教授、我校张西安副教授分别针对日、中的相关制度作了评述。渡部美由纪教授分析了日本传统诉讼构造的局限,并对日本的消费者团体诉讼制度的开展状况和目前面临的课题作了简要的报告,张西安副教授则就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内容及实践中运行的状况做了介绍,之后由我校谢鹏远博士作了点评。第三项议题围绕“审前程序与调解程序研究”展开,中山大学蔡彦敏教授针对审前程序的改革作为主要论点,对正在进行的此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重要内容如申请再审制度、小额诉讼程序作了综述,并对审前程序的立法完善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校赵旭东教授则针对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程序问题,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分析了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变化,着重强调寻求一种适合中国本土的民事调解模式,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我校百晓峰博士作了点评。在互动阶段,各个实务界的法官、律师代表畅所欲言,就在实践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与专家学者作了积极的交流与探讨,
最后,我校民商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高在敏教授对会议做了总结。他指出,在我国民事诉讼法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修订日程的背景之下,本次国际性的学术会议的意义尤其重大。中日法学专家学者和实务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民事诉讼法的相关重大问题,必将对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产生积极的影响。
4月26日,结合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知识产权与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律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主题“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我校联合陕西省版权协会、陕西省电影家协会、...【详细】
4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新疆乌鲁木齐共同举办上合组织仲裁法律论坛。我校国家智库研究基地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