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我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客座教授孙伟平博士在雁塔校区三号教学楼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信息时代与唯物史观理论的创新”的学术报告。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院长刘进田教授出席报告会。报告会由陕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导师组长段建海教授主持,我校师生二百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孙伟平教授认为,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经济中的应用,生产力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和飞跃,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来临。它们所导致的经济和社会后果也具有新的内涵。第一,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成为生产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第二,在信息网络技术的作用下,信息、知识日益渗透到生产力各要素之中,全面改造、优化、提升生产力各要素,从而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第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日益加强,新型的信息产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第四,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一致,劳动力结构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以体力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正在向以脑力劳动为基础的经济转变。第五,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与生产日益一体化。第六,科技、教育与人才竞争成为市场竞争、国际竞争的主旋律。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使传统的资本观、资源观、劳动观、人才观、价值观等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知识创新成为生存发展的要诀,经济发展更加人性化。唯物史观中的所有权与剥削问题、数字鸿沟与新的社会平等、新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发展等问题都必须进行重新探讨。孙教授运用大量详实的数据、浅显易懂的日常生活实例,深刻阐释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哲学命题在信息时代的意蕴。
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何小勇博士在点评中说,孙伟平教授的报告既坚持了唯物史观又发展了唯物史观,正在创立唯物史观的新境界——信息史观,这场学术报告刷新了我们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共享了学界哲学研究的新知,打开了透视当代世界、社会和人生的新窗口,对哲学社会科学各专业的学习和研究都具有方法论意义。
孙伟平教授此次来校讲学期间,还为我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讲授了专题课程。
4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新疆乌鲁木齐共同举办上合组织仲裁法律论坛。我校国家智库研究基地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详细】
4月24日下午,我校第一期教师“梓行”学术沙龙活动顺利举办。活动邀请《法律科学》副主编马治选为我校教师开展学术论文写作指导,并从学术创新性、论证逻辑性及文献规范性等维度对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