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午,上海海事法院海法护航素能提升班在我校开班。校长范九利会见了上海海事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胡永庆,党组成员、政...摆详情闭
3月8日下午,副校长王瀚教授在长安校区会见了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法学院院长让·弗朗索瓦教授和中国项目主任焦杰一行,并就两校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交换了意见。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及国际法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见。 王瀚代表学校对蒙特利尔大学法学院到访表示由衷欢迎。他表示,蒙大是一所国际声誉较高、办学历史悠久的知名高等学府,与中国高校有着丰富的合作交流经验,在法学跨学科研究及国际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了斐然成就,希望能依托其法学院现有国际人才培养项目开展两校务实长效的交流合作。同时,他也强调,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开展东西方人文交流的文明古都,西安一贯保持着高度的对外开放精神和包容并蓄的国际合作态度,并成为了国家中心城市及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办城市。国际化办学水平被国家列为建设高水平一流大学的重要考核指标,希望两校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合作。 让·富朗索瓦院长对我校的热情欢迎表示诚挚的感谢,他简要介绍了蒙特利尔大学及法学院的发展概况、办学特色及国际学生联合培养项目的相关情况。他希望通过开展校际学术科研合作、人才联合培养等合作形式,在推动两校友好合作关系的同时,搭建起中加两国人文交流的桥梁,增进两国人民间的了解互信。 会谈中,双方还就引进蒙特利尔大学高层次人才交换了意见。
1月9日,我校反恐怖主义研究院张金平教授参加了东方卫视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制作的《环球交叉点》第249期节目,就美国新年反恐局势接受了访谈。张金平认为,2018年国际反恐怖工作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突出挑战,一是恐怖分子的全球回流及其带动的跨国流动;二是恐怖主义极端思想的扩散及其诱发的独狼恐怖袭击;三是国际恐怖势力全球拓展实现对接并寻求建立新的国际恐怖活动中心。 《环球交叉点》是东方卫视于2013年推出的一档全新深度国际时评栏目,节目强调以中国国家利益为核心,对当前涉及中国的国际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分析和探讨。 http://tv.cntv.cn/video/VSET100148298601/ab4b667329814825be03b07e561f31d7
2017年9月15日,陕西“三秦学者”、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王瀚教授,副院长刘亚军教授及研究员吕江一行在英国伦敦专程拜访了96岁高龄的著名国际法学家、“航空法之父”、英国伦敦大学华裔终身荣誉教授郑斌先生。 王瀚代表西北政法大学向郑斌先生致以亲切的问候。感谢郑斌先生将其父郑天锡先生(常设国际法院中国籍法官)和自己的国际法、航空法藏书赠与西北政法大学。王瀚高度评价了郑天锡法官和郑斌先生在中国国际法发展和国际航空法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他向郑斌先生表示,西北政法大学将妥善保管这三千余册珍贵图书资料,西北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也将正式更名为“郑斌航空与空间法研究所”。 郑斌先生对王瀚一行不远千里赴英专程拜访他表示由衷的感谢。郑斌回忆了其父郑天锡作为常设国际法院中国籍法官的工作以及驻英时受英国玛丽皇后接见的情景。其后,他讲述了自己从事国际法和航空法研究的经历,并谈到了当前国际法与航空法发展的趋势,饱有深情地鼓励后辈须珍惜时光,为中国国际法与航空法事业而努力。随后,他再次感谢西北政法大学对这三千余册藏书做出的精心安排,希望这些藏书能为西北政法大学及所有中国学人在法律研究方面提供更好的便利,为中国的法学事业做出其相应贡献。 此外,王瀚与郑斌先生还就在我校设置“郑斌航空法讲席教授”,全球招聘顶级航空法专家从事学术交流和研究工作及建设郑斌航空法图书馆等方面的事宜交换了意见。会谈结束之后,郑斌先生向王瀚个人赠送了其父郑天锡法官签名的博士论文著作和其父的个人英文传记。 此次专程赴英拜访96岁高龄的郑斌先生,反映了西北政法大学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无论天隔多远,西法大人都将以一颗赤诚之心,永远铭记那些为中国法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前辈学者及其谆谆教诲。同时,郑斌先生将藏书赠与西北政法大学,也充分表明西北政法大学在国际法学和航空法学研究方面所取得成绩和影响力,并激励着西北政法大学学人在这些领域创造更多辉煌。
8月23日下午,我校司法鉴定中心主任宋明亭、副主任朱茂等一行10人赴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技术室调研。双方围绕“司法鉴定要为以审判为中心服务”主题的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座谈交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技术室主任王连生、文检科科长张转利、法医科科长马德刚、科员王华丽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上,王连生指出,当前司法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以审判为中心,这就对鉴定机构及鉴定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提高鉴定人员综合素质,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张转利、马德刚、王华丽分别以具体相关案件的鉴定过程为例,对鉴定中心及鉴定人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各位鉴定人也都结合鉴定业务及典型案件谈了对于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审判工作的具体想法。宋明亭强调,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鉴定机构应加强与法院的沟通交流,增强服务意识,同时,要加强内部制度建设,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各位鉴定人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为审判工作提供优质鉴定服务。 此次司法鉴定中心到访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于双方加强业务合作,定期互访,实现共赢等达成一致意见,座谈取得了预期效果。
7月3日,王瀚副校长在长安校区校务楼会见了来访我校的柬埔寨王国驻西安总领事辉比威先生、领事陈天华先生及秘书杜方洲女士一行,就我校与柬方高校在法律人文等学科领域开展学术交流合作进行了亲切友好会谈。国际处、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法学院、外国语学院等相关人员陪同参加了本次会见。 王瀚对总领事先生一行的到访致以诚挚欢迎。他表示,中柬自古就是友好邦交,两国人民情谊深长,在处理众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也保持一致意见,期待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下,通过总领事先生在陕任职期间的大力推动,促进我校与柬方在人文、教育、法律等领域合作,加深我校学者对东盟国家历史文化与法律制度的了解与研究。同时,王瀚希望总领事先生能够推荐相关柬方院校,与我校共办孔子学院,加大中文及中国传统文化在柬埔寨的推广力度,并在对方院校互设法律研究院,增进两国法律领域的科研学术互动。今年正值我校建校八十周年之际,王瀚代表学校诚邀总领事届时来校参加相关校庆活动,并欢迎更多柬方高校来访,就教师互访、接收留学生、共办国际学术会议等学术合作事项进行合作磋商。 辉比威先生十分感谢我校对本次到访予以的高度重视,并着重介绍了柬埔寨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及来华留学生的学习情况。他讲到,西安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东方起始,也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希望以在陕设立总领事馆为契机,寻求更多中柬高校教育、法律研究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同时,柬埔寨政府十分重视中文在柬推广程度,众多柬方高校将中文设为外国语种供学生研修,鼓励更多学生赴华留学。辉比威赞同王瀚校长对双方合作提出的诸多有益建议,将积极推动两国高校间的多学科多领域交流合作,推荐更多柬方高校来访西北政法大学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会见结束后,辉比威总领事一行受邀参访了我校校史馆。
6月27日下午,泰国博乐大学常务副校长苏瓦特·苏万迪(Suwat Suwandee)、国际交流处处长琳达·苏万迪(Linda Suwandee)、常务副校长助理王陆、研究生学院院长英格昂·覃潘(Ing-orn Tanphan)、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翟萨科·切特查荣(Chaisak Chitcharoen)一行5人来访我校商谈交流合作事宜。副校长王瀚在雁塔校区国际法基地一楼报告厅会见了苏万迪副校长一行,国际教育学院、教务处、国际法学院、商学院、研究生院、国际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谈。 王瀚对苏万迪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沿革和法学研究特色鲜明、多科性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法学研究实力突出、学术载体和实践丰富的教学特色,以及作为地方性高水平大学在“一带一路战略”和丝绸之路之东方文明起始背景下具备拓展国际教育交流的优势条件。王瀚表示,通过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以及开设泰国法律经济课程等形式使师生在了解泰国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实践融入到经济实体和公司发展中,能够积极推进并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在此基础上,我校愿与泰方在教师互访、学生交换、互聘荣誉教授、共建法律研究中心、合办学术研讨会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苏万迪表示很高兴参访西北政法大学。他表示,泰国博乐大学位于曼谷市中心,是一所具有40多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现有教职工1100余名,学生12000余名,国际学生500余名,与我国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数十所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泰国大型贸易集团着眼于我国中西部投资发展的契机下,希望与我校建立合作关系,先期通过学生、教师互访项目培养研习中泰法律、经济、文化等领域人才,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 会谈双方随后就意向性合作领域具体情况进行了探讨,将在充分共识的基础上达成框架性合作协议,成果丰硕。双方一致同意在学生交流领域开展短期交换生项目,学生可以成班派出的形式赴泰学习东盟法、泰国文化,并进行泰国跨境公司实践活动等,英文授课、学分互认;在教师交流领域,两校将共设访问学者项目,派出教师研习相关专业及教学法。两校也将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在图书资料、学术信息等方面交流互享,共同发展。
6月13日,“澳门与内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动在我校长安校区举行。本次交流活动由中国法学会和中国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主办,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中国法学会台港澳事务办公室、西安市法学会和西北政法大学承办。中国法学会台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靳楠、西安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黄必方、学术研究部副主任邓明哲、澳门法务局法律推广及公共关系厅厅长罗静萍、高级技术员林强俊、我校副校长王瀚、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李立及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近40名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 上午,“‘一带一路’实施中的法律问题”专题讲座在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李立主持讲座,副校长王瀚出席活动并致欢迎词。王瀚预祝本次交流团队在西安的日程圆满顺利,他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推动法律的交流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抓住它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挥法律的重要作用,帮助“一带一路”倡议更好推进。随后,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教授在讲座中从国际法的视角出发,为澳门地区师生代表解读了“一带一路”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在简要介绍了什么是“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原则与主要内容后,刘亚军也谈到了倡议推行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他将“一带一路”倡议与WTO类比,指出在倡议下真正合作的实现少不了相关法律的保障,为保障“一带一路”倡议更好实施,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建立相关争端问题解决机制、建立健全贸易保险机制必不可少。他鼓励同学们充分发挥自身法学专长,积极面对“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场的澳门师生代表与刘亚军院长也就讲座内容等进行了积极交流。 下午,澳门学生代表与我校师生代表在图书馆一层报告厅就“法律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观察及意见”进行了集中探讨,座谈会由刑事法学院教师谭堃博士主持,国际法学院教师吕江参加,来自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与我校的学生代表分别针对当下热点话题结合自身法学专业特色进行发言,与会同学在发言后展开了交流和讨论。 讲座之余,代表团还参观我校张汤墓遗址陈列馆及校史馆。 摄影:杜超英
6月8日,西北政法大学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教研中心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举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团委书记高见,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宣教部副部长薛若英出席挂牌仪式,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师生40余人参加活动。 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团委书记高见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价值意义、基本内涵和传承弘扬的原则要求,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指出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新思维新路径。 历年来,我校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在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研中心的指导下,通过课堂教育、校内开展各项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建立校外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等途径,拓展校园文化建设阵地,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在关中民俗博物院建立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是我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深化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我校传统文化教育和研究的新方向新途径。
5月11日、12日校长助理樊铁虎、司法鉴定中心主任宋明亭等一行四人赴宝鸡市公检法机关调研并洽谈“司法鉴定业务”合作相关事宜。 5月11日下午,樊铁虎一行来到宝鸡市人民检察院,同宝鸡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霍永库洽谈合作。樊铁虎、宋明亭介绍了我校司法鉴定中心的概况、技术力量、业务范围门类、资源配置情况和我校司法鉴定的资源优势,并就相互战略合作提出框架建议;霍永库介绍了宝鸡人民检察院在司法鉴定方面的有关情况,对双方合作表达了积极愿望。双方就“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司法鉴定在检察工作中的重要性、鉴定业务开展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加强相互技术合作的必要性进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随后,樊铁虎、宋明亭一行同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技术室马宝平主任会面。双方都提出了合作意向与建设性建议。 5月12日上午,樊铁虎、宋明亭与宝鸡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郭掌伟、刑侦支队田三虎展开会谈。樊铁虎、宋明亭分别介绍了我校司法鉴定中心的发展状况、宗旨和发展目标等情况。田三虎介绍了宝鸡公安法医鉴定的运作模式,指出鉴定质量对案件处理的重要性,“校局”合作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泛,郭掌伟支队长表示赞同。双方在目前宝鸡公安法医鉴定的运作模式下,对下一步签订战略性合作框架协议表达了积极愿望。
5月5日上午,我校与西安海关缉私局“共建协同创新战略合作” 协议签约仪式暨实践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西安海关缉私局会议室举行。副校长王瀚、西安海关缉私局政委陈贵元、副局长郭卫东出席签约仪式。学校教务处、公安学院负责人及西安海关缉私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西安海关缉私局政治处主任江树祥主持。 郭卫东和王瀚分别代表双方致辞。郭卫东介绍了海关缉私局的警种和职能以及反走私犯罪的形势,对双方的合作表示热烈欢迎。王瀚受贾宇校长委托,代表学校指出,学校在长期办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法学教育于实践教学对接和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等办学模式,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在学生教学实践实习、海关实务专家到学校开辟第二课堂、共同开展科学研究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实现校局双赢。 公安学院院长程军伟与西安海关缉私局副局长郭卫东共同签署了《共建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教务处副处长李永宁向西安海关缉私局授予了“教学实践基地”牌匾。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海关缉私专业人才培养、科研和调研合作、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长期稳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进一步促进我校公安教育与公安实务深度融合。
4月7日上午,西安市公安局技术处党超等一行8人,来我校进行公安技术实践交流,公安学院领导、教师代表及全校200余名学生参加了交流会。 会上,市局技术处领导和干警介绍了刑事科学技术现状、西安市公安局侦办案件中遇到的相关大要案件,刑事科学技术在案件侦破中的作用,干警们分享了办案体会和心得,传递了公安工作正能量,展示了先进的科学器材,与师生进行了广泛的互动。 随后,市局干警还详细介绍了警犬的选用、培养、训练和实战操作,结合国内外警犬技术运用状况,详细解答了教师和学生的提问,现场演示搜毒犬对藏匿在汽车内毒物的搜索。干警介绍了警用无人机的功能和运用,为学生进行无人机操作演示。 通过交流,同学们对刑事科学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实践感受,提高了学习兴趣,开阔了视野,增强了信心,将理论与公安实践有机统一。 这次活动是我校与西安市公安局校局合作以来,公安学院与西安市公安局进行的广泛合作之一。我校与市公安局还在公安业务培训、教师调研、实务讲座、学生实习等多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取得了理想效果。
3月27日,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的创新创业校园行活动走进西北政法大学。此次活动由我校创新创业孵化与教育研究院与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联合主办。 下午,校园行的专家们在经济学院关天经济研究中心与我校部分创业学生进行了座谈。 晚上,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创新创业校园行活动会在长安校区天平楼A座Aj33教室拉开帷幕。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我校经济学院、教务处负责人,创新创业孵化与教育研究院老师及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付仲民老师向与会师生介绍了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的基本情况,并表示欢迎我校想要进行创新创业的学生入驻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 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创业导师、国际项目经理(IPMP)、欧盟-中国SME促进中心培训部长、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创业导师、陕西省创业促进会培训委员会副主席温舸老师,就“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的构思及撰写”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在场学生们就“创新创业问题”与参加活动的老师们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 本次创新创业校园行活动是经济学院继续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又一举措,对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愿,引领更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新创业热潮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2月27日上午 台湾新北市政府教师申诉评议委员会代表团一行16人来访我校,与我校教师代表举行座谈,就两岸教师申诉制度的制定与发展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校港澳台事务办主任李立主持座谈会,人事处副处长董玮、行政法学院管华副教授、刘璞副教授、工会办公室主任金山参加本次会谈。 会上,李立向来自台湾的委员代表们介绍我校的历史沿革、办学概况、教学特色,以及近年与台湾高校交流合作所取得的成绩。他表示申评委员会的到访,能进一步推动双方在教师合法权益领域的深入交流。委员代表们表示,西北政法大学举办的两岸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希望日后能有机会参加。 随后,委员会代表团团长、委员会执行秘书、法制专员李宗翰先生简要介绍了台湾教师申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及运作状况。黄金宏和苏满丽分别作了题为“新北市教师申诉制度运作之探讨及分析”和“性别司法个案影响台湾教师法第14条修法历程之叙事”的报告;董玮为申评委员会代表介绍了我校2008年《西北政法大学教职工申诉处理办理》的制定依据、具体内容及实施概况;管华为参会人员介绍了教师申诉制度在大陆的研究状况、相关法律规定及个案分析,刘璞则通过对比分析手法,总结了大陆地区教师申诉制度的历史变革、对教职工权利的保护力度以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对教师申诉评议制度的推进举措。 座谈会最后,双方代表们还就相关社会法律及实务问题进行了积极讨论。
12月13日上午,副校长、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王瀚教授在雁塔校区会见了 “一带一路”香港国际研究院院长王贵国教授。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教授、副院长刘萍教授、潘俊武教授等参加会见。 王瀚对王贵国的来访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我校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以及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法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近年发展状况以及所取得成就。王贵国介绍了“一带一路”香港国际研究院的组织机构、运行情况、承办的各类国际性学术会议以及两年多来在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特别是研究院组织编辑出版的《“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蓝皮书》和《“一带一路”的国际法律视野》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产生了巨大影响。鉴于我校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与“一带一路”香港国际研究院有着共同的发展目标和互补的人才培养优势,经协商同意,双方共同签署了《西北政法大学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与“一带一路”香港国际研究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一带一路”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与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王贵国来访期间,王瀚向王贵国颁发了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聘书。
11月16-18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出席大会并致辞。校长贾宇教授应邀参加大会,并在17日的“网络反恐”论坛作主题发言。 网络反恐论坛是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分论坛,本次“网络反恐”论坛的议题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旨在加强国际网络反恐交流,密切合作,倡议推动构建目标一致、有效协同的网络反恐国际治理目标,论坛邀请到了国际组织高级别反恐官员和国内外顶尖的反恐专家参加。贾宇校长在该论坛上作了“发挥互联网服务提供者重要作用,共同应对网络恐怖主义安全挑战”的主题发言。他从网络时代的恐怖主义威胁、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在网络反恐中的义务界限与实际困境、我国法律体系中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威胁挑战,仅凭借国家安全机构的力量远远不够,作为网络安全责任的共同主体,网络运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有着不可推卸的使命。他提出,要从统一制定平台信息是否极端化的判断标准,加强对境外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信息阻断,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保存与提供数据责任与公民隐私保护的界限等三个方面,理顺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义务界限模糊难界定的问题。他建议要不断完善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立法规制,努力构建有效协同的网络反恐国际治理机制。贾宇校长的发言,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同。 与会期间,贾宇校长还与联合国安理会反恐委员会执行局副主任陈伟雄先生和国际刑警组织反恐主管、反恐协调官德冯加兰女士以及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加强反恐研究、反恐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世界互联网大会已连续3届在浙江乌镇召开。本届大会围绕“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展开对话交流,来自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16个国际组织的1600位嘉宾参加大会。
11月8日下午, 贾宇校长在我校长安校区校务楼会见了巴西终身检察官、马拉尼昂联邦大学法学教授卡修斯先生。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李立、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副院长穆兴天教授、刑事法学院宋志军副教授参加会见。 贾宇校长向卡修斯教授详细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及近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尤其在反恐怖主义法方面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在国内居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前列,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支持和肯定。卡修斯教授作为知名的刑法、反恐怖主义法专家,双方具有较强的合作契合点,可以开展在学生交流、教师交流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务实合作。 卡修斯教授表示很高兴有机会参访西北政法大学,并与我校师生开展学习交流。作为研究刑法、反恐法专业的教授及检察官,他希望能够与我校在刑法、反恐法研究方面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也希望明年能够将巴西优秀的检察官、法官组团来我校进行比较法研究。卡修斯教授邀请贾宇校长在2017年参加在巴西举办的“第四届国际调解及争端解决”国际论坛。 访问期间,卡修斯教授还分别就“巴西打击恐怖主义政治:法律框架和执行-国内和地区路径”以及”巴西刑法及刑诉法:反腐败法律改革”为题给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了专题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