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午,上海海事法院海法护航素能提升班在我校开班。校长范九利会见了上海海事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胡永庆,党组成员、政...摆详情闭
11月18日,我校调解研究院(青岛分院)暨“智慧枫桥”多元社会治理院校共建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李沧法院举行,我校副校长、调解研究院院长张荣刚,青岛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曹波,李沧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天宝,李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江出席仪式。 张荣刚表示,调解研究院(青岛分院)暨“智慧枫桥”多元社会治理院校共建研究基地的成立,是我校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深入研究调解制度,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做好院校共建合作的积极探索。双方将以此为契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理论科研、审判实践、人才培养等领域不断深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人民法院调解与多元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推出具有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和实质效果的研究成果并及时转化,为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与会人员就多元解纷理论与实践接轨、参与多元社会治理机制建设等进行座谈交流。 人民法院与高等院校联合设立研究基地,是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务实举措。今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召开研究基地工作座谈会,张军院长出席会议并就加强法院与高校共建研究基地工作作出指示要求。我校调解研究院(青岛分院)暨“智慧枫桥”多元社会治理院校共建研究基地的成立是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调解研究院将继续强化目标定位,发挥学科平台优势,完善体制机制,增强研究院发展动力,力争建成国内一流的调解研究基地,为繁荣调解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与会人员参观了李沧法院九水法庭,了解调解研究院(青岛分院)建设和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调解研究院、西安市智慧枫桥商事调解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 (供稿:调解研究院 撰稿:尉钏 审核:席晓娟)
11月20日下午,共青团陕西省委副书记惠旋一行到我校调研座谈,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出席会议,校团委副书记秦立主持会议。 郭武军对惠旋一行到我校调研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青年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工作的基本情况,对团省委一直以来对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惠旋充分肯定了学校在青年志愿服务方面所做的工作,希望学校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住特色,谋划亮点,把志愿服务聚焦到中心工作上去,打造品牌化志愿服务项目。 会上,双方就如何做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做了深入交流。 会前,惠旋一行参观了我校法律服务中心。 (供稿:校团委 撰稿:赵欣辰 审核:秦立)
11月15日上午,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李少东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纪检监察和巡察工作。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主持座谈会。 刘志彬对李少东一行来校调研交流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学科特色,对纪委机关和巡察办在部门设置、人员配备、职能职责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作了说明,希望两校通过座谈交流,研讨分享工作经验,共同为纪检监察和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李少东介绍了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纪检监察和巡察工作开展情况。他表示,我校纪检监察和巡察工作特色鲜明、成绩显著,经验做法值得借鉴,希望两校纪委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工作交流,不断推进纪检监察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校纪委副书记康鹏介绍了我校纪检监察机构制度建设、履行监督责任、提升办案质效及推进“清廉校园”和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巡察办主任高翔重点介绍了我校巡察办设置及开展校内巡察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两校纪委机关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交流。 调研期间,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纪委一行参观了张汤墓遗址陈列馆、廉洁教育活动室和文化墙。 (供稿:校纪委 撰稿:王恩 审核:康鹏)
11月11日至15日,全省国资系统合规管理培训班在我校举办。11日上午,我校校长范九利,陕西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省总工会副主席汪亮,陕西省国资委政策法规处四级调研员田云出席开班式。开班式由我校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寇汉军主持,来自省属国有公司及各地市国资委的60余名法务工作人员参加此次培训。 范九利在致辞中对省国资委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学科特色和公司合规研究院等方面情况。他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一系列部署,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全局。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成立公司合规研究院,集聚了知名高校相关领域合规研究专家,为公司合规建设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他希望以本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企的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共赢。 汪亮介绍了我省国资国企在法治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及下一步工作重点。他表示,国有公司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各类突出矛盾问题的汇集地,定期组织法务工作队伍开展集中培训尤为重要。全体学员务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高度自觉,把这次培训作为提高履职履责能力的“加油站”,作为干事创业的“新起点”,真正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防范风险、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努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转化成全面推动依法治企、依规治企的重要举措。 本期培训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题,邀请专家学者围绕《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国有公司合规建设》《招投标合规管理》《公司执纪监督合规的理念与方法选择 》《公司法律风险防范》等内容从政策分析、法律法规最新要求、实务管理经验等方面进行专题辅导,旨在帮助法务条线同志掌握合规理念、方法和实践,为公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供稿: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撰稿:石葛蕾依 审核:寇汉军)
11月13日下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郭伟清一行来我校调研,我校校长范九利、副校长赵全宇,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新,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吴寅飞,审委会专职委员王安参加调研活动。副校长张荣刚主持座谈交流会。 范九利对郭伟清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上海法院是司法改革的排头兵,也是促进院校合作深度融合的先行者,围绕院校协作共同提高提出了创新举措和路径。希望通过上海二中院与学校合作协议的落实,推动院校更大范围的人员双向交流,探索更具成效的协同育人机制,拓展更宽领域的务实合作,共同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特色法治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共同发展。 郭伟清表示,西北政法大学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法学特色鲜明,在法治人才培养、法学理论研究领域资源丰富、实力雄厚。上海二中院有着最前沿、最鲜活的司法实践,希望立足双方已有合作基础,进一步创新合作机制,持续推进资源互补、人员互动、人才共育,推动双方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交流,确保合作出实效、出成果、开创理实并重、协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双方参会人员围绕推进合作协议落实落地、开展更宽领域的合作共建进行深入交流。 会前,郭伟清一行看望了在学校参加教育培训的学员,参观了学校校史馆、张汤墓遗址陈列馆。 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科研处、人事处、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刑事法学院、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供稿:党政办公室 撰稿:周晓飞 审核:蒋国纲)
11月12日上午,西安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马洁一行来校调研。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张军政参加活动。党政办主任蒋国纲主持。 张军政对马洁一行来校调研交流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我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情况。他表示,西安外国语大学与我校同属长安联盟高校,两校情谊深厚,特色互补。近年来,依托两校学科优势,双方共同申报了“法学+德语”“法学+俄语”联合培养项目,合作成效显著,影响广泛。希望双方充分发挥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持续深化合作,让两校友谊的“桥梁”更加坚固。 马洁对此次调研内容作了介绍。她表示,两校友谊深厚,面对当今全球化的趋势,无论是法学专业还是语言类专业,都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希望能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汲取西北政法大学在法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持续深化务实合作,积极推进共建事宜,联合培养更多高水平人才,共同产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作成果。 与会人员围绕“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大思政课”建设和“五育并举”的相关创新措施、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建设、学校治理能力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以及校企、校地合作情况等方面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西安外国语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巡察办公室,教务处,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亚非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及我校党政办、宣传部、巡察办、教务处、国际交流合作处、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招生就业处、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调研。 (供稿:党政办 撰稿:杜镇宁 审核:蒋国纲)
11月11日下午,国家法官学院新疆分院院长张永霞一行来我校开展座谈交流。校长范九利出席,副校长赵全宇主持会议。 范九利对张永霞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介绍了学校办学特色及近年来在面向西北、服务边疆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新疆是“一带一路”核心区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新疆与陕西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深厚的情谊。希望以此次座谈为契机,双方深化沟通协作机制,畅通交流渠道,拓展合作范围,谱写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新篇章。 张永霞对我校长期以来对法治新疆建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她介绍了国家法官学院新疆分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法官交流基地、新疆法官学院的功能定位、管理运行及培训工作开展等情况。希望双方在师资建设、互派干部、“小组团”援疆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共同为法治新疆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赵全宇表示,学校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 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不断推动双方在课题研究、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领域交流合作,为实现新疆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双方围绕干部培训、学生实习、智库建设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此次座谈会在诸多层面达成了初步共识,为双方下一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前,张永霞一行实地考察了雁塔校区红色校史文化墙、办学设施、食宿保障等培训相关场所。 国家法官学院新疆分院、国家法官学院陕西分院有关部门负责人,我校党政办、研究生院、民商法学院、刑事法学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培训中心负责人参加座谈。 (供稿:培训中心 撰稿:李智刚 审核:李集合)
11月10日,我校举办“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设立仪式暨第一届“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讨会。陕西省委依法治省办组成人员、省司法厅一级巡视员师建平,我校校长范九利出席,共同为“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揭牌。 范九利表示,“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的设立,为各方搭建了合作交流平台,期待与会嘉宾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贡献智慧。 师建平表示,西北政法大学设立“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将充分发挥法学院校人才和专业优势,为我省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高端人才智库支持和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对我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和深度加快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 揭牌仪式后的第一届“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就“‘一带一路’营商环境建设典型经验”“陕西省营商环境建设与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贸促会、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西安市公安局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王贵国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费安玲教授等专家学者参加设立仪式和研讨会。 (供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撰稿:李泽西 审核:王莹莹)
11月4日上午,副校长马朝琦一行前往上海政法学院,就深入新时代科研改革与创新发展工作进行调研。上海政法学院党委书记葛卫华出席,副校长郑少华主持会议。 马朝琦高度评价了上海政法学院近年来在多个方面取得的跨越性发展,介绍了我校在科研团队建设、科研评价改革、科研成果激励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他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制度建设,悉心借鉴上政在相关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加强两校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合作,持续推进科研工作上台阶。 葛卫华表示,西北政法大学是历史悠久的法学院校,积淀深厚,特色鲜明,教学科研成效显著。作为立格联盟成员单位,两校要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更加精准对接,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着力提升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质量,加快推进法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密围绕科研平台建设、科研成果创新等方面强化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郑少华就上海政法学院围绕法学为主体的办学定位,持续推进科研改革创新,在科研制度建设、科研团队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做了详细的介绍。 两校参会人员就科研改革、智库建设和成果认定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会后,马朝琦一行参观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 (供稿:科研处 撰稿:哈冠群 审核:李瑰华)
11月6日,西北政法大学环境执法VR实景实战实训中心揭牌仪式在雁塔校区举行。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甲宏,我校副校长赵全宇,省生态环境执法总队总队长赵瑞,我校相关部门负责人、陕西凯鑫源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出席活动。 赵全宇对参与本次揭牌仪式的嘉宾表示欢迎。他表示,本次合作创建环境执法VR实景实战实训中心,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法学理论研究、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相贯通的现实需要。依托实训中心,学校将积极探索法治人才培养新模式,切实推动人才共育、资源互通、成果共享,共同培养德法兼修、明法笃行、理实并重的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 赵甲宏表示,中心的成立预示着三方合作进入新阶段,校政企合作必将取得丰硕成果、达到共赢。希望实训中心凝练特色优势,强化服务功能,努力成为全国环保系统VR执法实景实战实训的标杆和典范。 研讨会上,三方围绕实训中心的未来发展规划、环境执法领域的试点工作进展以及深化环境执法领域研究等方面深入交流,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学校、政府部门和公司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 (撰稿:李洋 供稿:研究生院 审核:常安)
11月2日至11月4日,由中国亚非学会与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2024年中国亚非学会年会暨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来自外交部非洲司、科研院校、中国亚非学会等领域的代表参会。我校副校长马朝琦受邀作题为《习近平新时代中非战略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其价值》主旨发言。 马朝琦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基础,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定位为习近平新时代中非战略发展的逻辑起点,并指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其发展的前提在于推动政治环境的稳定化,推动非洲实现现代化则是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目标。他表示“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战略发展的价值追求,为中非人文交流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平台。并从以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核心、以推动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三个维度深刻阐述了全面推动实现现代化是中非战略发展的根本遵循。 在主题为“非洲现代化探索:历史与现实”的第二分论坛中,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哈冠群博士以《困境、矛盾与出路:大变局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非洲人权治理的历史性超越》为题发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非洲研究院副院长侯学华教授在评议环节作交流发言。 中国亚非学会成立于1962年4月19日,是中国国内最早成立的研究国际问题的学术团,旨在促进中国对亚非地区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社会状况的研究,积极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自成立以来,学会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地区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增进中国人民对亚非地区的了解和中国人民同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为我国对外经济开放和外交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供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撰稿:哈冠群 审核:侯学华)
11月2日,陕西省社科界第十八届(2024)学术年会分场暨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我校图书馆举行。本次学术年会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和我校经济学院承办。我校副校长马朝琦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全省高校、党校、社科系统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期间,我校党委书记孙国华与部分参会嘉宾会谈。 马朝琦致欢迎辞 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胡红安教授主持开幕式。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高红霞、李忠民教授、陕西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杨三省、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会长孔祥利分别致辞。主持人宣读研究会名誉会长白暴力教授贺信,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尹海员宣读获奖名单,何爱平、姚宇、王胜利等获一等奖,雷璟思、樊晓燕、朱雅玲等获二等奖,庆东瑞、宋元梁、殷莉等获三等奖。 与会领导和学术代表为获奖成员颁发奖项 在大会报告和主旨报告环节,李忠民教授,中共陕西省委政研室副主任范杰,陕西省社科院副院长王建康研究员,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何爱平教授,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统计研究所郭秦川研究员,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我校经济学院院长王胜利教授,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殿霞副教授分别作主题报告,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田义文教授进行点评。 在专家论坛与青年学者论坛,与会学者围绕“《资本论》与新质生产力及创新型生产关系”等主题交流研讨。 本次年会以“《资本论》:新质生产力与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围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新时代条件下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会议聚焦新质生产力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中的关键作用,从体制机制创新、科技赋能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深化省内外学术界合作与对话,共享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研究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供稿:经济学院 撰稿:刘红艳 审核:王胜利)
11月5日上午,由陕西省政府办公厅主办,我校承办的“全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专题培训班开班。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张海乾、我校校长范九利出席,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府职能转变协调处处长王海主持。 范九利介绍了我校历史沿革、办学特色以及干部教育培训等方面情况。他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对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等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新的要求。我校作为西北地区法学教育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推动政府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双方以本次培训为契机,携手在战略决策咨询、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更好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 张海乾表示,举办本次培训班,既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再学习再教育,也是政府职能转变、审批制度改革、营商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和业务的学习交流。全体学员要提高站位、着眼长远,切实领会学习培训的重要意义;要聚焦重点、以学促行,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和政府效能提升;要严于律己、遵规守纪,充分体现行政审批队伍的优良形象;要深刻领悟全面深化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性,将实际工作和本次培训结合起来,切实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省委编办、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等相关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各市(区)职转办负责同志;各市、县、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同志参加开班式。 (供稿:培训中心 撰稿:李智刚 审核:李集合)
10月31日上午,昆明海关缉私局相关领导来我校调研座谈。昆明海关缉私局局长郑军、我校副校长马朝琦出席,我校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山小琪主持。 马朝琦代表学校对昆明海关缉私局领导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和助力新时代海关缉私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希望以此为契机,双方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发挥各自资源优势,扎实推进专业人才协同培养。 郑军对我校在法治人才培养中做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表示未来昆明海关缉私局将全方位加强与我校合作,依托学校的优势师资、理论研究、干部培训等,提升海关缉私干部的政治能力、法律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到在执法实践中体现法律原则和法律价值,有力提升海关缉私法治人才的综合素养。 双方围绕如何进一步深化拓展合作的广度深度,推动司法实务与法学人才培养和理论研究的深度对接,学生实习合作等内容进行交流讨论。 山小琪、我校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副院长闫小军(主持工作)、昆明海关缉私局政治部主任谢美凡分别进行交流发言。 (供稿: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撰稿:石葛蕾依 审核:寇汉军)
11月1日,由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社会科学院联合西安广播电视台共同举办的“时代强音”大型理论宣讲融媒体节目《理论面对面》在我校长安校区天平楼广场举行。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党组书记、院长、社科联主席高东新,西安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集团董事长解炜,西安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总编辑周清,西安市社科联副主席李博,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贾双红,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社科联)学会处处长张嘉宁,西安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执行副主任林晨,西安广播电视台融媒体策划推广中心副主任杨晓红,我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副校长马朝琦出席活动。 张军政在致辞中讲到,此次活动是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行动。就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他表示学校将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法兼修、理实并重的时代新人;坚持守正创新,打造法学理论研究高地;坚持使命担当,提供高质量法治服务。 本期节目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为主题,特邀我校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教授、院长马成,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魏奇,刑事法学院教授、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步洋洋组成宣讲团。 与会领导和嘉宾为我校理论宣讲团成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生宣讲团”成员代表颁发聘书 三位专家重点围绕新时代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以法治西安建设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人才培养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着眼国家大局、民族未来而建功立业等内容与师生代表交流。学生代表们分别从法治学习与实践,胸怀为民情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新时代法治故事等方面讲述了自身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就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进行交流发言。 我校学生现场表演情景诗朗诵节目《从陕公来,到远方去》,我校合唱团师生领唱、全体师生代表共同唱响歌曲《如愿》。 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持续推动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为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吴亢 审核:燕福民)
10月26日,由上海大学法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司家联合会和我校校友总会主办,上海市海华永泰(乌鲁木齐)律师事务所、上海市海华永泰(银川)律师事务所等多家单位支持承办的首届“能源安全的法律保障高峰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来自科研院校、行业协会、公司等领域的代表参会。 我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就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与能源安全发展发表致辞。他表示,我校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政法院校的职责使命,紧盯西部地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发展所需,扎实推动理论研究与法治实践相融互促,将学校丝绸之路能源法研究所打造成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智库,依托该研究所出版的能源法专著获得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等国家级奖项,在国内“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与法治保障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力。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论坛,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的务实举措,也是集思广益、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学术盛会。 在论坛单元研讨发言环节,我校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院长舒洪水教授,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教授、陕西省能源法研究会副会长吕江,上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法律分会知识产权专家组组长张玉蓉,立信税务师事务所(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连明,我校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张光耀博士,新疆中新建能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邹超等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公司代表以及法律实务人士分别以《新疆能源安全的国家战略与法律保障》《“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制度建构、中国贡献与新时代新征程》《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能源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消费税改革对地方财政和能源公司的影响》《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推进高质量能源法治建设的理论延展与路径》《提升能源保障能力 筑牢能源安全基石》等为主题作发言,从专业角度为西部地区能源安全法治保障提供了具有国际视野的解决方案,并为西部地区能源安全立法、执法、司法及行业自律提供新思路、新路径。 论坛举行了西北政法大学能源安全与法治保障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 撰稿:吕江 审核: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