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四月天,乐享运动季。4月23日上午,我校2025年教职工拓展运动会在长安校区顺利举行,来自全校17个分工会的八百余名教职工参...摆详情闭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职工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增强教职工的身体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6月11日至7月1日,由校工会主办、教职工足球协会承办的我校2019年教职工五人制足球比赛在长安校区足球场举行,共有来自18个分会10支队伍的百余名教职工参加了比赛。此次比赛赛制为分组小组赛,第二阶段分为上下半区单循环赛。经过近一个月的激烈角逐,最终机关一队荣获冠军,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荣获亚军,国际法学院荣获季军,经济法学院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体育部获得特殊贡献奖。尽管比赛时间短,赛事紧密,但各个代表队组织积极、比赛投入,无论是场上的奔跑、精妙的传球,还是场下技术的讨论,都展现出我校教职工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为大家奉献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足球竞技,充分的诠释了体育精神,展示了运动魅力,展示了新时代西法大人健康文明、昂扬向上新风采。(大学生记者团 李纯博)
5月31日,由校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和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共同主办第四届民族文化艺术节晚会“石榴籽红·祝福祖国”在长安校区成功举行。校长杨宗科、副校长王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纪委书记王凯及我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全体师生到场观看。晚会在藏族舞蹈《堆谐相会》中拉开帷幕,悠扬的乐声和欢快的舞步表现了藏家儿女的深情厚意;歌曲《想把我唱给你听》、诗朗诵《在世界东方》表达了青年学子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哈萨克族歌舞节目《冬不拉琴声下的少女》、壮族舞蹈《壮美》、维吾尔族舞蹈《欢庆》、蒙古族合唱《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壮美篇章和各民族同学对家乡的热爱。民商法学院、档案馆、衿熙汉服社的老师和同学们分别带来歌舞节目《碇步桥水清悠悠》、《清平调》以及眉户剧《梁秋燕》,表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各民族同学共同唱响《魅力中国》,晚会在赞美伟大祖国的歌声中圆满落幕。至此,第四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圆满结束。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期间,我校开展了“扎根边疆服务社会,增进民族团结”师生座谈会、民族团结优秀影片观影活动、“我与祖国共奋进”民族团结书法绘画摄影展等一系列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共有汉族、藏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壮族等各民族师生5000余人共同参与。系列活动创新性地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叁个离不开”思想和“五个认同”意识,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又对学校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供稿: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5月10日,由我校教务处、团委、新闻传播学院与陕西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联合主办的第十九届西北政法大学主持人大赛决赛在长安校区圆满落幕。副校长张军政和相关部处负责人、往届获奖选手代表及校内师生共同观看了本次比赛。本次比赛特别邀请我校教务处处长陈京春,陕西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高级编辑车坤,西安广播电视台交通旅游广播副总监、着名播音员、全国着名小说演播艺术家凌江,陕西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陕西卫视《陕西新闻联播》主播王珂,陕西广播电视台贵惭101.1主持人、97级校友刘昕,陕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2000级校友张杨,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秘书长、别路诗语总编、2003级校友马妤担任评委。大赛自3月18日全面开启以来,得到了“别路诗语”、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西安工程大学、西安邮电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宝鸡文理学院、西安医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等40余所高校及媒体的支持。两百多名高校选手参与海选,在经过数轮激烈的淘汰赛后,10名优秀选手成功入围决赛。决赛舞台上,选手通过“经典演绎”、“模拟主持——最佳拍档”、“针锋相对”和“致青春”四个环节,进行激烈角逐。最终,陕西科技大学的李柯钇荣获一等奖;西北政法大学的田鑫和李怡儒获得二等奖;西安外国语大学的汪子焱和西北大学的牛晴、西北政法大学的付星悦获得叁等奖;西北大学的陈鑫茹、张文鑫和宁昊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的连博琳获得优秀奖。本次比赛中获奖选手和其他优秀选手将获得陕西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实习机会以及“别路诗语”节目录制机会,进一步提升选手专业素养,了解传媒行业。西北政法大学主持人大赛始办于2001年,经过十九年的努力奋斗,主持人大赛已经成为我校乃至陕西高校校园文化和特色人文艺术第二课堂的重要品牌活动。活动育人成效凸显,培养了央视新闻中心主持人吴玮、陕西省2017年春晚执行总导演昝锦辉等一大批省内外节目主持人和媒体人。(供稿:新闻传播学院)
蛰伏一个暖冬,西安的春天便开始用点点新绿鹅黄,片片嫣红淡粉,透露出万物复苏的气息,撩动着漫长冬天后人们萌动的心。西安的春天很短暂,常常来不及让人细品,便进入夏日的酷热。在短暂而美好的季节,细心的西法大校园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了校园内春天的缤纷芳华。西法大校园春天的美景仿佛一夜而至,耀眼的露珠在刚刚破土的幼芽上闪烁,娇羞的梅花绽放在静默的枝头。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又见海棠吐蕊,牡丹盛开。新一年的日历被翻起,即使年过八秩的西法大也要忙着追逐新生的力量,将活力挂满枝头树梢。(摄影:天平工作室)
朱红春帖千门瑞,翠绿柳风万户新。1月28日,我校雁塔校区教工俱乐部欢声笑语,翰墨飘香,由校工会组织的“迎新春笔会暨写春联送祝福”活动顺利举办。来自校内外的十几位书法家为师生义写春联,送上浓浓的新年祝福。“天好地好春更好,猪多粮多福愈多”“肥猪元宝迎来大丰年,骏马金鞍跨上康庄路”……书法家们铺纸研磨,即席挥毫,笔走龙蛇,一幅幅透着喜气、带着吉祥的对联跃然于红纸之上,浓浓的情意、真诚的祝福溢于字里行间。师生们拿到满载祝愿的春联和寓意喜庆的“福”字后笑逐颜开。整个活动洋溢着新年的喜庆气氛,荡漾着墨汁的扑鼻芳香。活动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寄托了广大师生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祝福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供稿:校工会)
12月28日,由我校团委主办的2019年元旦游园会在长安校区学生宿舍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赵健,学工部、校团委相关负责人,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及全体团干与同学们欢聚一堂,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在热情洋溢的鼓乐舞蹈中,元旦游园会正式拉开帷幕。校学生会、校社团联合会、各社团学生积极筹备,准备了许多与传统文化、日常知识、文艺体育相关的小游戏和精彩节目,游园会现场灯光盈盈,人声鼎沸,其乐融融。在同学们的盛情邀请下,老师们亲身参与和体验了丰富多彩的小游戏,游园会到处洋溢着青春活泼的气氛,不少同学表示游园会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为他们紧张的期末学习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一年一度的游园会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又营造出欢乐和谐的新年气氛,充分展现同喜、同乐、同庆的和谐校园氛围。旧年已辞,新年将至,愿我校师生齐心协力,共筑美好未来。(供稿:团委)
12月26日晚,我校研究生2019年元旦联欢晚会在雁塔校区人权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赵健,研工部、学工部、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负责同志,受邀的其他院校嘉宾及我校研究生近300名师生共同观看了演出。本次晚会以“研途逢新历,先许少年尝”为主题,流光璀璨,精彩纷呈。晚会在开场舞《恋爱循环》的热烈氛围中拉开帷幕。第一篇章——“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以一首精彩的《歌曲串烧》将全场引向第一个高潮;相声《夸校园》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我们愉悦温馨的校园氛围;热心的离退处教职工一曲《行云流水》带我们走进京剧的世界,共同领略国粹风光;在舞台灯光的闪烁下,研会文艺部同学带来激情热血的舞蹈《流光飞舞》引爆全场;由西法大艺术中心带来的大合唱《大鱼》和《雪花的快乐》,让全场观众悦享了一场视听盛宴。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晚会进入第二篇章——“知音见采,唱遍阳春”。舞蹈《PICK ME UP》活力四射,领略了青春的美好;《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乐器合奏悠扬细腻,回味无穷;舞蹈《FRESH FUNK》炫丽夺目;教师们的《天边》舞姿优美,让观众们看的如痴如醉;诗朗诵《初心之路》更是将整场晚会的主题升华,指引我们不忘初心,努力前行。晚会的第三篇章——“言配德兮,携手相将”,歌舞《偿还》深情婉转,并且以其独特的节目形式俘获了在座师生的心灵;水袖舞《佳人曲》带我们走进身韵合一,舞姿摇曳的神秘世界;陕北民歌《赶牲灵》高亢清脆的唱腔,让人身心舒畅;舞蹈《山鹰之歌》灵动轻盈、大气盎然,呈现出教师们的多才多艺。晚会接近尾声,由研究生会带来的大合唱《相亲相爱》,活泼青春的曲调让台下热血沸腾,伴随着愉悦的歌声,晚会缓缓落下帷幕。本场晚会表演形式丰富多样,节目争奇斗艳,演员精神饱满,后勤配合紧凑,共同为大家带来了一场视听的饕餮盛宴。(供稿:研工部)
12月6日晚,我校纪念一二·九运动八十叁周年暨“赏史韵之美、奏时代新音”经典诵读大赛在天平楼础闯33教室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赵健出席本次活动。全国着名小说演播艺术家、资深播音员凌江,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主持人李甜甜,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秘书长马妤,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主持人耿万崇,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团委书记王志强担任评委。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各学院党政领导、全体共青团干部、辅导员老师及学生代表等400余人观看了比赛。本届经典诵读大赛节目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参赛队伍立意新颖,或是将书法舞蹈等艺术表演融于朗诵,节奏紧凑,情感丰沛,或采用情景短剧的方式,讲演结合,使人身临其境。经过激烈角逐,新闻传播学院作品《黄花岗旧事》获得一等奖;民商法学院作品《秋瑾》与国际法学院作品《西去列车的窗口》获得二等奖;商学院作品《世界,请听中国朗诵》、刑事法学院作品《翻开五月的日历》与行政法学院作品《为祖国而歌》获得叁等奖。凌江老师代表评委组对比赛进行了点评。他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肯定了同学们充分准备、积极备战的心态。他认为,经典诵读大赛内容丰富深厚,情感真挚热烈,展现了西法大学子的爱国情怀与历史担当,已成为西法大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他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朗诵技巧、肢体语言表达进行指导,鼓励大家继续努力,再创辉煌。耿万崇为我校师生现场朗诵了《将进酒》,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现场还颁发了我校第七届“大学生读书节”读书笔记评选和书签设计大赛的活动奖项。在我校第七届“大学生读书节”中,学校开展了读书讲坛、经典诵读、汉字听写大会等一系列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探求知识和展示自我的平台,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丰富了我校师生的文化生活,展示了我校青年学子的风采。(供稿:团委)
为了丰富教职工文体生活, 11月29日,我校教职工乒乓球团体比赛在长安校区体育馆火热进行,共有10个分会100多名教职工参加了比赛。比赛现场,各队选手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队员们发扬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精神,精彩场面不时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呐喊和欢呼声。经过整个下午的激烈角逐,最终机关分会获得第一名,外国语学院分会获得第二名,刑事法学院分会、公安学院分会获得第三名。本次比赛进一步增强了我校教职工队伍的凝聚力,营造了和谐互助的校园氛围,同时展现出我校教职工珍惜集体荣誉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新闻中心大学生记者团 雷坤)
11月17日晚7点,第二十八届陕西省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舞蹈大赛于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举行。本次大赛由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学生联合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主办,共青团陕西师范大学委员会、陕西师范大学学生会、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叁人行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由我校团委选送,民商法学院学生表演的舞蹈《心有翎兮》凭借精美的编排艺术和卓越的表演技巧荣获铜奖。舞蹈《心有翎兮》讲述了梨园学子刻苦学习戏曲的经历,融入了大量的戏曲元素,并将平常生活的各种学艺场景巧妙的融入其中,在难度和表现力上要求极高。表演伊始,民商法学院的女孩们乘着花腔婉转的京韵款款入场。随着锣鼓与快板的敲击,表演推向高潮。头顶的翎羽随着节奏起伏有致,身体在前俯后仰间灵活的摆动。双掌时而上托合掌,时而下垂提襟,与脚步的实虚相辅相成,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行云流水的表演,紧密无隙的配合将舞蹈演绎得精彩绝伦。在清脆的京腔声中,《心有翎兮》的表演圆满结束。(供稿:团委)
11月9日下午,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教授应邀以《地球之虹——从我的三本著作谈“一带一路”》为题,为我校第七届大学生读书节作《读书讲坛》开幕讲座。全校各级共青团干部及40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讲座。肖云儒教授学识丰厚、知识渊博,对丝绸之路有很深的研究。他从丝绸之路的历史谈起,讲述了他亲历丝绸之路的所见所闻和丝绸之路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从国内和国际的双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理念,强调了其对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深远意义。肖云儒教授以亲身经验告诉我们:行万里路,定要读万卷书。只有读通了书本的知识,拥有丰厚的沉淀,才能在实践中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肖云儒教授教授语言幽默风趣,故事真挚感人,同学们跟随着他的讲述,仿佛行走于丝路之中,感受到了强烈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生动形象的讲座感染了现场师生,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互动,纷纷表示要广泛阅读,增长学识,以书本充实自己,做一名有质感有厚度的新时代青年,为“一带一路”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校读书节活动自开办以来,始终受到青年学子的广泛关注。同学们积极响应,热情参与,充分发扬“乐读”精神,享受阅读的快乐。 今年的读书节以“书香润校园、逐梦新时代”为主题,将举办读书讲坛、读书笔记评选、书签设计大赛、三行家书比赛、汉字听写大会和经典诵读大赛六个活动。各学院团委和各学生社团也将紧扣读书节主题,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展现各自风采的主题读书活动。(供稿:校团委)
10月13日上午8时,由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学生体育协会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2018年陕西省大学生射艺锦标赛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西体育场)正式开幕,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全省14所院校近200名运动员参赛。本次锦标赛分为传统射箭(射艺)和弹弓术两个大项,每项分个人赛和团体赛。西北政法大学射艺队由领队体育部主任江华老师,教练体育部丁雨老师,带领我校11名射艺队员参加此次赛事。13日上午进行了男子组30米、20米、15米个人排位赛和女子组20米、15米、10米个人排位赛。参赛队员们信心满满,不惧寒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下午进行了男子团体淘汰赛、女子团体淘汰赛、混合团体淘汰赛,虽然雨势很大,但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运动员们依然可以发挥实力,展示出了西北政法大学射艺队的风采。14日早上进行了男女子8米、10米弹弓站射、武射的个人排位赛和团体排位赛。历经2天的激烈奋战与拼搏,我校射艺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以及多项团体赛和个人赛优异成绩。(获奖名单附后)附:2018年陕西省大学生射艺锦标赛团体赛成绩序 号组 别参赛项目所获成绩1团体赛2018年陕西省大学生射艺锦标赛 团体总分第一名?序 号参赛项目参赛队员姓名参赛队员学院所获成绩1女子团体 排位赛房子惠2017级商学院第一名车金蓉2017级刑事法学院赵梦瑶2016级公安学院2女子团体 淘汰赛房子惠2017级商学院第一名车金蓉2017级刑事法学院赵梦瑶2016级公安学院3男子团体 排位赛李浩然2017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第一名高 鑫2016级公安学院闫佳乐2017级公安学院4男子团体 淘汰赛李浩然2017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第一名高 鑫2016级公安学院闫佳乐2017级公安学院5混合团体 排位赛房子惠2017级商学院第一名李浩然2017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6混合团体 淘汰赛房子惠2017级商学院第三名李浩然2017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7团体弹弓 站射刘杨訸2017级公安学院第四名凌伟杰2015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张奥迪2017级公安学院8团体弹弓 武射刘杨訸2017级公安学院第四名凌伟杰2015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张奥迪2017级公安学院??????附:2018年陕西省大学生射艺锦标赛个人赛成绩序 号参赛项目参赛队员姓名参赛队员学院所获成绩1女子10米车金蓉2017级刑事法学院第一名房子惠2017级商学院第四名2女子15米房子惠2017级商学院第一名车金蓉2017级刑事法学院第二名赵梦瑶2016级公安学院第三名罗思雨2016级公安学院第七名3女子20米房子惠2017级商学院第一名赵梦瑶2016级公安学院第二名车金蓉2017级刑事法学院第七名4女子全能房子惠2017级商学院第一名车金蓉2017级刑事法学院第二名赵梦瑶2016级公安学院第三名5男子15米李浩然2017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第四名闫佳乐2017级公安学院第八名6男子20米李浩然2017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第三名高 鑫2016级公安学院第七名7男子30米李浩然2017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第四名8男子全能李浩然2017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第三名9男子弹弓 站射10米刘杨訸2017级公安学院第四名凌伟杰2015级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第五名10男子弹弓 武射8米刘杨訸2017级公安学院第六名11优秀运动员罗思雨2016级公安学院12优秀教练员丁 雨体育部教师(供稿:体育部)
为了积极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中国梦·劳动美”的时代主题,充分展示我省职工群众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时代风采,10月11日,由陕西省总工会主办的“中国梦·劳动美—舞进新时代”陕西省职工2018年全健排舞大赛在西安隆重举行。此次大赛受到了全省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热烈欢迎,累计参与人数达15万人次。经过层层选拔,逐级推荐,来自全省15个市(区)、产业和省总协管单位工会的21支代表队的409名选手参加了决赛。在校工会的精心组织下,来自教学、科研、服务等部门的24名女教工组成了我校健排舞代表队。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三个多月刻苦训练,在比赛中精彩演绎了由马晓云老师编导的健排舞《山鹰之歌》,完美展现了我校教职工“健康、阳光、美丽、和谐”的精神风貌。最终,我校荣获“二等奖”、“道德风尚奖”和“最佳组织奖”。(撰稿:金山 摄影:武永健)
桂香月圆,中秋佳节的脚步逐渐靠近,国际法学院精心策划筹备的“庆中秋?迎新生”主题活动于9月20日18点30分在长安校区格物楼前如期而至。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聪老师,院团委书记、2015级辅导员秦音老师, 2016级辅导员苏芝双老师和2018级辅导员韩潇老师热情参与活动。“祝福漂流”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家在那头。离家许久,为了让新生体会中秋温情,明信片祝福活动将会把同学们写好的明信片寄回家中,与家人一同度过佳节。一张张明信卡片写满了对家的想念,一句句温馨祝语寄托着美好的希望。“霓裳羽衣”为提高中秋迎新生活动的丰富性,汉服社同学身着传统汉服,在格物楼及小树林走道进行活动,营造了中秋传统气氛,让新生们体会一番新奇有趣的校园生活。“灯谜连连看”作为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猜灯谜更是不可缺失的活动。小径曲幽、彩灯高悬,写满灯谜的卡片被大家交换浏览。同学们争相答题,十分热闹。中秋节是大一新生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是增进新生间感情交流、展现新生风采的最佳契机。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一笔说乡愁,一月展温情。参与的师生们在秋夜里体会到本次活动带来的温暖,大家的热情参与让西法大的夜晚更具人情味。
日前,经陕西省人民政府2018年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由省政府正式公布了陕西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共计286处)。至此,陕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突破1000处,共计到达1131处。我校前身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入选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位于通远镇东街高陵区职教中心院内西北角,坐北朝南,共叁栋建筑,建设时间为上世纪50年代初。目前,建筑格局清晰,保存现状良好。1937年,中共中央为培养抗日干部,在革命圣地延安成立陕北公学。1941年,陕北公学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院合并,创办了我党第一所综合大学—延安大学。1949年,为了培养适应新中国政权所需的各类干部,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迁往西安,改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并于同年10月开始在高陵通远坊进行教学,第一任校长为马明方。1953年,为了提高西北地区政法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改组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成立西北政法干部学校。1954年,更名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校址迁往西安南郊,后经多次变革,发展为现在的西北政法大学。陕西省文物局表示,第七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后,将切实加强和指导地方政府和文物部门做好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工作,认真编制好保护规划,加大保护维修工作力度,落实文物保护责任和确保文物安全,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合理利用。相关链接陕西省人民政府对于公布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6月21日下午,应杨宗科校长的邀请,85岁高龄的著名作曲家兼指挥、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占豪来到我校,在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问世60周年来临之际,为我校师生带来了题为《梁祝》的创作背景与作品赏析的讲座。讲座在天平楼AJ33举行,慕名而来的师生400余人参与本次讲座。 何教授回忆起《梁祝》的创作过程时谈到:《梁祝》之所以能够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就是因为老百姓喜欢。他表示:“音乐要有民族性,要让老百姓们听懂,这是最重要的”。 何教授表示,《梁祝》是人民创作的。这部作品中很多的旋律都是从我国传统音乐中提炼出来的,越剧、苏州昆曲等都成为了他音乐创作的素材,而该曲的爱情主题,更是受到了越剧《红楼梦》《西厢记》等的影响。这些民间乐曲都是平常人们最爱听的,因此造就了如此打动人心的《梁祝》。 接着,何教授邀请了四名乐器演奏者现场进行演奏。他跟着音乐逐段为同学们讲解了《梁祝》音乐故事中“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等情节。讲解过程中何教授声情并茂,观众的情绪都随着音乐的起伏而变化,深深被这凄美的爱情故事、优美动听的旋律所感染。 在场师生热情高涨,与何教授展开了互动与交流。何教授表示,民族音乐要提高,就要以本国民族文化背景为基础,借鉴外国近代音乐的先进技巧,将外来形式民族化;而民族音乐现代化则是指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民族音乐要继承,但更重要的是创新,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民族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意识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进一步树立了文化自觉、坚定了文化自信、提升了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让我们向经典致敬,向大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