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向我校发来感谢信,信中对我校外国语学院2023级研究生王超越、闫佳璇、袁越男、张文燕等4名同学在2023年11月西安承办的第二十一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检察长会议中的服务保障工作提出表扬,并表示感谢。 来信表示,我校4名同学以点位无一遗漏、流程无一延误、细节无一差错的实绩,协助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圆满完成了会议服务保障任务,向国内外来宾展示出当代中国青年朝气蓬勃、热忱担当、奋发进取的时代风貌。特此函谢我校外国语学院同学对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充分发挥法律英语专业特长,不断致力于“英语+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积极选派优秀学生志愿者参与各级各类实践活动,在法律翻译领域积极服务社会,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风貌与担当。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余瑞 审核:杨华)
2024-11-1211月11日下午,国家法官学院新疆分院院长张永霞一行来我校开展座谈交流。校长范九利出席,副校长赵全宇主持会议。 范九利对张永霞一行来访表示欢迎,介绍了学校办学特色及近年来在面向西北、服务边疆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他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新疆是“一带一路”核心区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新疆与陕西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双方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深厚的情谊。希望以此次座谈为契机,双方深化沟通协作机制,畅通交流渠道,拓展合作范围,谱写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新篇章。 张永霞对我校长期以来对法治新疆建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她介绍了国家法官学院新疆分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法官交流基地、新疆法官学院的功能定位、管理运行及培训工作开展等情况。希望双方在师资建设、互派干部、“小组团”援疆等方面达成合作共识,共同为法治新疆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赵全宇表示,学校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 积极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不断推动双方在课题研究、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领域交流合作,为实现新疆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双方围绕干部培训、学生实习、智库建设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此次座谈会在诸多层面达成了初步共识,为双方下一步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前,张永霞一行实地考察了雁塔校区红色校史文化墙、办学设施、食宿保障等培训相关场所。 国家法官学院新疆分院、国家法官学院陕西分院有关部门负责人,我校党政办、研究生院、民商法学院、刑事法学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培训中心负责人参加座谈。 (供稿:培训中心 撰稿:李智刚 审核:李集合)
2024-11-1211月9日,学校召开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论坛。我校校长范九利,西安邮电大学副校长巩红,我校副校长马朝琦、赵全宇出席论坛,副校长张荣刚主持论坛。 范九利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支持帮助我校事业发展的同仁表示了衷心感谢。强调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学科建设的新形势和新形态,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主论坛邀请西安邮电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学科建设相关负责人作主旨报告。 分论坛一由陈慧以“西北政法大学高水平大学学科、专业建设短板分析”为题报告,张荣刚点评总结;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卫东主持分论坛二,来自省内十余所高校的学科建设方面的专家与校内相关负责人研讨交流。 校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院长、人权研究中心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学科秘书参加会议。 (供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撰稿:贺帅帅 审核:王莹莹)
2024-11-1211月9日,“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暨第六届长安论坛”在我校长安校区图书馆一层报告厅举行。我校副校长张荣刚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政法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期间,我校党委书记孙国华与部分参会嘉宾会谈。 国家安全学院党委书记李政敏主持开幕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安全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授、少将、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原副院长唐永胜,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傅小强在大会报告环节发言。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安全稳定办公室副主任赵海龙,国家安全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舒洪水分别致辞。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刘庆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斗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君琳研究员,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朱永彪教授,甘肃政法大学司法警察学院秦冠英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阙天舒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华教授,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倪春乐副教授,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李福泉教授,福建警察学院黄彬副教授,我校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陈京春教授、李锋副教授、李燕飙博士分别作主题报告。 本次论坛围绕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与国家安全领域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流。“长安论坛”旨在搭建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与交流平台,为解决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贡献高校力量。 (供稿: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 撰稿:李燕飙 审核:李政敏)
2024-11-1111月8日,我校2024年校友公司专场招聘会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由校友总会、招生就业处、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共同举办。来自我校及兄弟院校的数百名毕业生参加了招聘会。我校副校长、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张荣刚到现场指导工作。 本次招聘会共有38家校友相关企事业单位参会,其中律师事务所28家,法院、检察院及企事业单位等10家。招聘单位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涉及法律、公安、经管、金融、贸易、教育、文化传媒、商贸服务、计算机、电信等10余个行业。 学校在招聘会现场设置了专门的咨询服务点,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解读、公考及简历撰写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形势和自身优势,提升求职竞争力。学校特别安排专车接送雁塔校区研究生参会,组织志愿者引导应聘,为招聘单位提供全方位现场服务,确保招聘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本次招聘会创新了组织模式,得到了广大校友及校友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热烈响应和支持,为毕业生带来了众多高品质的岗位供求。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气氛热烈。此次活动体现了校友对母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度认可,为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加深了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情感联系。 招生就业处、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及各学院相关负责人、辅导员参加活动。 (供稿: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撰稿:王林钢 审核:刘霖杰)
2024-11-1111月10日,我校举办“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设立仪式暨第一届“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讨会。陕西省委依法治省办组成人员、省司法厅一级巡视员师建平,我校校长范九利出席,共同为“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揭牌。 范九利表示,“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的设立,为各方搭建了合作交流平台,期待与会嘉宾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贡献智慧。 师建平表示,西北政法大学设立“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究院,将充分发挥法学院校人才和专业优势,为我省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高端人才智库支持和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对我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和深度加快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 揭牌仪式后的第一届“一带一路”营商环境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就“‘一带一路’营商环境建设典型经验”“陕西省营商环境建设与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研讨交流。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陕西省贸促会、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西安市公安局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王贵国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费安玲教授等专家学者参加设立仪式和研讨会。 (供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撰稿:李泽西 审核:王莹莹)
2024-11-11近日,第十二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大赛在西南政法大学举行,我校商学院(管理学院)崔健老师、黄雯老师带领学校代表队参赛。刑事法学院学生彭小羽、谭若海,民商法学院学生郝晨露,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学生赵语仙子,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学生唐嘉伟,商学院(管理学院)学生姬文浩、田泽慧、刘殷等8名同学分别组成公司方和职工方2支队伍参加比赛。经过预赛和决赛环节的角逐,我校公司方代表队荣获大赛一等奖,职工方队伍荣获大赛三等奖,我校荣获最佳组织奖,郝晨露、姬文浩和田泽慧三位同学荣获最佳谈判员奖。 本届大赛案例紧密联系社会热点领域中的劳动关系问题,我校选手在比赛中充分应用法律法规条例、熟练使用财务数据测算,高效完成了公司方的集体协商任务,展现出优秀的团队配合能力。 全国高校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大赛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发起,旨在推动以人为本、合作共赢为主旨的集体协商(谈判)模式,提升我国劳动关系管理人才的专业核心素质与能力。本届大赛共有28所高校、58支参赛队伍,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近300人。学校迄今为止已参加了十届比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促使学生充分认识集体协商机制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了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融合转化。 (供稿:商学院(管理学院) 撰稿:刘政 审核:赵参)
2024-11-1111月9日,我校首届刑事执行论坛暨“刑事执行与罪犯矫正”征文比赛颁奖典礼在长安校区校务楼二层报告厅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我校主办,我校教务处、刑事法学院、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九三学社陕西省委法律委员会承办,中国犯罪学学会罪犯矫正专业委员会、《中国监狱学刊》编辑部、《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编辑部、《法学实践论丛》编辑部、陕西法智律师事务所协办,新华社客户端法治频道陕西运营中心提供媒体支持。会议期间,我校党委书记孙国华与部分参会嘉宾会谈。 我校副校长马朝琦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学校在刑事执行相关领域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的历史发展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提出要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入推进学术研究的守正创新、不断强化学界实务界的合作交流、协同完善卓越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为推动我国刑事执行与罪犯矫正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学会犯罪矫正专业委员会会长、天津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晓梅对论坛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肯定了我校在刑事执行领域教学研究中取得的成绩,指出刑事执行与社区矫正工作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研究领域。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监狱法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长明肯定了本次论坛的桥梁作用,他认为刑事执行工作事关重大,需要各大院校、实务部门等各方面协同合作提升监狱工作水平。陕西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丁志军介绍了陕西省监狱系统各方面工作开展情况,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增进交流合作,为监狱管理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 马朝琦为徐长明、丁志军颁发聘书 我校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处长刘霖杰为校友代表孙平教授、连春亮教授、杨维庆主任赠送纪念品 北京大学赵国玲教授、广东开放大学原副校长孙平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王平教授、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翟中东教授、西南政法大学王利荣教授作主报告。与会嘉宾以及获奖选手代表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修改与完善”“监狱管理与罪犯矫正疑难问题研究”“社区矫正热点问题研究”“刑事执行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四个分论坛展开交流研讨。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京大学等多家高校以及来自北京市监狱管理局、陕西省监狱管理局等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我校教师代表参加本次论坛。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王鹏飞 审稿:孙学龙)
2024-11-1111月8日下午,2024年第二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召开。校党委书记孙国华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传达中省巡视工作有关会议精神,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组织部部长赵全宇宣读了《中共西北政法大学委员会对于第四届党委第二轮巡察授权任职及任务分工的决定》。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主持会议。 孙国华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巡视巡察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第一轮常规巡察反馈问题的整改提升工作,确保问题见底清零,持续推动学校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孙国华对开展好学校第二轮巡察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要把握监督要求,坚守政治巡察定位,围绕“三个聚焦”,准确把握政治监督重点;要坚持问题导向,根据单位特点,准确把握政治巡察内涵和要求,高标准开展监督检查;要注重综合效果,切实提升巡察工作质效,要不断加大探索实践力度,努力实现巡察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巡察是校党委安排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巡察组要依靠被巡察党组织开展工作,加强与被巡察党组织特别是党组织书记的沟通,共同完成好巡察任务。 郭武军就落实会议精神,做好本轮巡察工作强调,要加强组织实施,严密高效推进本轮巡察工作;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本轮巡察重点任务落实;要做好准备工作,积极配合加强协同保障。要以此次巡察工作为契机,促进主体责任落实,促进作风改变,促进各项工作开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二级党组织书记、纪检委员,党委各职能部门、纪委机关、保卫部、校工会、财务处、审计处负责人,被巡察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本轮巡察全体干部参加会议。 根据学校党委工作部署,第四届党委第二轮巡察设立2个巡察组,对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公安学院、国家安全学院、体育部4个单位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 (供稿:巡察办 撰稿:巨之嫣 审核:高翔)
2024-11-09青春逢盛会,奋斗正当时。11月9日,我校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第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在长安校区满天星学术报告厅召开。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校党委委员、研工部部长宋白出席。 郭武军代表学校党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通过大会向全校青年朋友们致以亲切问候。对学生会、研究生会在思想引领、学业发展、身心健康、社会融入、权益维护、繁荣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积极贡献予以肯定,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国之大者,团结引领广大团员和青年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二是要练就过硬本领,勇于挺膺担当,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品格,努力成长为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三是要坚持从严治会,牢记服务宗旨,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助力同学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大会听取和审议了西北政法大学第十四届学生会工作报告、第三届研究生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第十五届学生会委员会、第四届研究生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生会主席团、第四届研究生会主席团。 陕西省学生联合会主席白怡暄、西北工业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马郅蘅分别代表省学联、兄弟院校向大会致辞,高度肯定了我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开展的各项工作。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0余所省内外高校发来贺信。 守望初心勇担当,笃定前行绽芳华。我校学生会、研究会将继续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学联、校团委的悉心指导下,矢志不渝、挺膺担当,继续为西法大的教育事业和学生成长成才贡献青春力量! 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负责同志,各学院党委副书记,校团委常委、委员以及来自全校的本科生代表、研究生代表参加大会。 (供稿:校团委 撰稿:赵欣辰 审核:徐京平)
2024-11-114月27日上午,机关党委在校务楼报告厅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邀请西安邮电大学袁武振教授作报告,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主持,机关全体处科级干部参加。 袁武振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史实践和经验启示》为题,从作风建设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重要意义等入手,重点围绕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发展历程、重大成就、宝贵经验、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四个方面对党的作风建设进行深刻阐释。 张军政在主持会议时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机关全体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四风”,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始终牢记政治机关定位,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提升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筑牢思想根基,丰富学习教育载体,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强化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要增强党性观念,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期办结制”,真正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切实解决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要优化工作作风,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勇于创新作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要加强纪律建设,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人员监督管理,扎实推进廉洁文化和清廉校园建设,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 与会同志纷纷表示,报告既有深厚的理论阐释,也有生动的实践事例,是一场精彩的政治理论课、警示教育课、实践指导课,对我们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供稿:机关党委 撰稿:于文祥 审核:胡昌日)
4月19日,由我校主办,商学院(管理学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承办的“共创·共享:审计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郝书辰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校党委书记赵万东参加会议并致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赵万东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以及审计学科建设和审计人才培养情况。他表示,审计学科肩负着培养审计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与审计实务部门、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推动学校审计学科创新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学科体系作出贡献。 主旨报告阶段,郝书辰作了题为《对审计学科建设的几点看法》的报告,从宏观层面为审计学科建设提供高屋建瓴的思路和建议。我校副校长张荣刚教授以《依法审计与政法大学审计人才培养》为题,介绍了学校在审计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与创新路径。 主旨发言环节,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主任蔡春教授、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吴秋生教授、北京交通大学财务处处长崔永梅教授、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葛永波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院长于鹏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审计学科升级、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AI审计研究、数智化背景下人才培养以及新时代审计监督等内容,分享研究成果,引发了现场师生的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 专题研讨环节,会议以审计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审计高等教育发展、新时代审计实务发展为议题设置了三个分会场,各方参会代表积极互动,交流见解,分享经验,现场氛围浓厚。 来自省内外相关高校专家学者、地方审计部门和相关公司的实务专家以及我校商学院(管理学院)师生,共计150余人参加会议。 “审计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分会场 “审计高等教育发展”分会场 “新时代审计实务发展”分会场 (供稿:商学院(管理学院)撰稿:刘政 审核:李晓宁)
4月23日,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我校召开国家公派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申报工作线上推进会。副校长张荣刚出席,各教学科研单位外事工作负责人参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陈梦琦主持会议。 张荣刚强调,推进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也是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的使命担当。他表示,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落地实施需紧扣“创新驱动、精准施策、协同高效”三大原则。各教学科研单位一是要打破传统培养模式壁垒,以国家公派项目为纽带,聚焦“创新型”核心定位,打造人才培养“新范式”;二是要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在项目宣传、申报、服务等环节推行“一站式”流程,消除师生参与国际合作的隐性门槛,为师生搭建便捷申报通道。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项目负责人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的项目背景、获批情况、申报要求、申报流程、资助标准、实施要点等进行了细致解读和在线答疑。 2024年12月,我校成功获批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项目三年执行期间(2025年-2027年),我校可选派27名师生以访问学者、博士后、联合培养博士、联合培养硕士等公派留学身份赴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英国邓迪大学、美国圣约翰大学、俄罗斯联邦总统直属国民经济与国家行政学院和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研修学习。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撰稿:王梦琳 审核:陈梦琦)
3月1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朝阳区联合主办的涉外法治基地建设推进大会在京举行。我校校长范九利、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超汉教授受邀参会。 范九利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他强调,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需要重点解决协同单位参与人才培养驱动力不足的问题。应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合作交流渠道,鼓励高校与国际组织、涉外法律服务机构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通过搭建多元化实习与实践平台,提升法学人才解决涉外法律事务的能力。要设立专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经费,重点用于高端涉外法治人才的引育、重点课题研究、国际法学术交流等方面,助力高校培养既具备扎实法律专业素养,又精通国际规则的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 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与经验分享”专题研讨环节中,张超汉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的优化路径、实务导师选聘、实训与就业等问题作发言。 范九利一行赴香港仲裁中心北京代表处进行调研,就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建立、实践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具体内容进行了充分交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司法部等单位及全国51家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单位负责人、立格联盟高校负责人出席会议。 (供稿:涉外法治研究中心 撰稿:张超汉 审核:高翔)
4月28日晚,西北政法大学第二届“爱我国防”演讲比赛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出席。西安音乐学院“艺术走边防”课题组组长张津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演讲与口才教研室主任余海龙、共青团长安区委副书记胡若楠、西安邮电大学宋佳等专家担任评委。 12名选手围绕“爱我国防”主题,结合个人经历、思考感悟,贯穿历史脉络,紧跟时代脉搏,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表达,从不同角度深刻阐述了自己对于国防事业的理解与热爱,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对国防精神的深刻认识。余海龙就参赛选手表现作点评指导。 经过激烈角逐,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赵佳梦、刑事法学院杜川荣获一等奖,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王麒斌、民商法学院李暄、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张诺锡、经济学院谢雨涵荣获二等奖,民商法学院王迪、 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李依哲、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苏煜航、刑事法学院吴寒宇、外国语学院刘韵涵、商学院(管理学院)何非洋荣获三等奖。 国旗护卫队演唱歌曲《祖国不会忘记》 本次演讲比赛,是我校长期重视国防教育、积极培育学生爱国情怀的生动缩影,彰显了青年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创新国防教育形式,把国防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党委学工部、校团委、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参赛选手指导老师、学生代表现场观摩比赛。 (供稿:学生工作部(武装部) 撰稿:曾杰 审核:杨明)
3月19日,我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时期民族班班主任阿生福子女阿地里江?阿不都哈迪尔、吐尔逊那依?阿布都哈迪尔等一行四人回到学校,寻访父辈奋斗足迹。 在校史馆内,阿地里江等驻足在毛泽东主席接见阿生福的照片前,深情凝眸、眼含泪光。 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长范九利、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副校长赵全宇等会见了阿地里江一行,并陪同参观了校史馆,共同追忆了阿生福老校友进京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光荣事迹,以及老人家在校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那段历史。 阿生福,原名阿不都哈迪尔·吾买尔,维吾尔族,1956年担任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现西北政法大学前身)民族班班主任、党支部书记,同年8月率少数民族参观团赴京,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阿生福长期从事民族教育与管理,1959年调回新疆政法干校,致力于为新疆培养法治人才,为新疆法治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阿生福的大女儿吐尔逊那依?阿布都哈迪尔,1957年在我校出生,后随父回新疆;阿生福的儿子阿地里江?阿不都哈迪尔,1962年出生在新疆,曾任阿克苏地区人民检察分院检察长。 ▲1956年8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接见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民族班班主任阿生福 (供稿: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撰稿:王林钢 审核:刘霖杰)
4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总体评估服务项目专家论证暨结项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西北政法大学项目组会同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新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探索研究提升新疆法治政府建设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20名国内行政法学权威专家,以及受邀出席会议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司法部、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社相关负责同志对项目成果进行研讨论证。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厅长乃比江·依不拉伊木,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副校长常安主持会议。 评审专家一致认为,项目任务重、质量高,高校与政府部门协同攻关,研究深入、务实,内容丰富,展现出了新疆法治政府建设鲜明特色。既是对新疆法治政府建设的经验总结、规律把握,又是稳边固边兴边强边、促进民族团结、边疆治理的法治研究报告,开创了边疆法治政府评估的“新疆范式”,全景式呈现了边疆治理法治化的“新疆经验”,建立了新疆法治建设校地协同的“问题诊断—对策研究—实践转化”全链条机制。 2024年1月,我校受自治区司法厅委托,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总体评估工作,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资料梳理、座谈交流等方式,科学评估、精准诊断新疆各地、各部门法治政府建设情况。项目取得50万余字研究成果,包括新疆法治政府建设总体评估报告、典型经验、蓝皮书、评价指标体系、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评估报告、自贸试验区法治保障评估报告、法治社会建设和法治新疆建设评估报告等八个成果报告,助力新疆法治政府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供稿: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撰稿:周敏 宋雨森 审核:赵玎玎)
4月15日,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正式发布,我校排名全国第180名,政法类大学第5名,学校排名较2024年提升66位,在陕西高校中排名第11名,为我校在软科大学排名发布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十四五”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建成“法学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法学、法律博士学位授权点,办学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今后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全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撰稿:汤强 审核:王莹莹)
4月25日,洋光教育发展基金捐赠仪式在我校举行。洋光教育集团市场部总监盛洋华、我校副校长常安出席仪式并致辞。仪式由我校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杨华主持。 常安对洋光教育集团的慷慨捐赠表示感谢,他表示,此次校企合作意义非凡,是积极响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的有力举措,期待双方在教师研修、学生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助力外国语学院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法学+外语”复合型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盛洋华表示,教育公益事业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洋光教育集团与学校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未来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模式,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互补,产出丰硕成果,为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 洋光教育集团向我校外国语学院捐赠30万元,外国语学院院长窦坤、洋光教育集团西安分校校长林文婷共同签署捐赠协议并交接捐赠支票 洋光教育集团西安分校相关人员,我校学工部、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负责人,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师生代表30余人参加仪式。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吕叔阳 审核:杨华)
最美四月天,乐享运动季。4月23日上午,我校2025年教职工拓展运动会在长安校区顺利举行,来自全校17个分工会的八百余名教职工参加了各项目比赛。 本次拓展运动会由校工会主办,刑事法学院工会、民商法学院工会、经济法学院工会、公安学院工会和新闻传播学院工会共同承办,设“同心击鼓”“背夹球接力跑”2个集体项目和“一分钟跳绳”“一分钟投篮”和“掷实心球”3个个人项目。比赛项目兼具趣味性与竞技性。 运动场上,各分会参赛队员全力以赴、奋勇争先,参赛运动员在配合中展现默契,在竞技中锻炼体魄,彰显了我校教职工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比赛间隙,运动员们互相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在共同参与中增进了解、加深情谊,现场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氛围。 “我参与,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本次拓展运动会让广大教职工们从课堂、办公室走向运动场,在欢乐的运动中放松身心、增进友谊、展示风采,更好地推动了我校全民健身活动的持续开展,营造了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校园氛围。 (供稿:校工会 撰稿:崔静 审核:戴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