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义诊进社区 呵护居民健康生活 为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普及健康知识,8月10日,雁塔区西北政法大学社区联合长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相约基本公卫 呵护健康生活”健康义诊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前来检测、咨询的群众早早就排起了长队,医生们各负其责,耐心接诊、热情分析;护士为群众测量血压、血糖;他们针对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不同病症和个体差异提出专业的诊疗建议。在为居民提供义诊的同时,还给大家讲解了高血压、糖尿病预防知识和营养与运动相关知识,以及用中药、拔罐、刮痧等中医方式预防和治疗各种慢性病的方法。 此次活动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医便利,也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与家医相约 和健康相伴”的健康理念,贯彻了“相约基本公卫 呵护健康生活”的宗旨,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与好评。 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春燕
2023-08-12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教师团队 | 第二批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教师团队是由西北政法大学王瀚教授作为负责人,从事国际法学教育和科研的教师团队。王瀚教授是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博士后、西北政法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国际法学科“三秦学者”特聘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科带头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博士点方向四负责人,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国家级)执行主任暨首席专家,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国际法研究中心(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一带一路”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员、首批涉外商事海事审判专家库专家,陕西省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暨首席专家,国家马工程建设《国际私法学》编委会成员。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易摩擦法律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暨国际合规工作组召集人,最高人民法院和新加坡最高院联合主编《“一带一路”国际商事审判案例选》编辑委员会专家,新加坡律政部China Ready法律合作项目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比较国际私法、国际商事仲裁法、国际投资法、国际航空私法研究。先后获得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师德标兵、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十大杰出法学博士后等荣誉称号,曾获得中国法学会第二届和第三届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 王瀚教授负责的国际法学教师团队由七名教授组成,其中刘亚军、潘俊武、吕江、王泽林、张超汉等六人为博士生导师,师怡教授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该团队数十年坚持学术研究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实践,在人才培养、智库平台建设、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质量,成效明显。2022年依托国际法学科设立的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被中央依法治国办等六部委联合批准为国家级智库基地,多数成员担任首席专家和学术带头人,成为国家涉外法治建设、涉外法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涉外法治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学术载体。 在师德师风方面,团队成员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的育人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把思政育人与专业课教学融合贯通,奉献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教学一线。王瀚教授执教36年,指导硕士研究生107人,其中40人考取国内外高校博士研究生,不少学生成长为教授、博导和法律界精英;师怡教授荣获陕西省科教文卫系统“五一巾帼标兵”称号,在指导国际性和全国性大学生法学辩论竞赛中成绩突出。团队多数成员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两人获评校级教学名师,两人获评学校长安学者特聘教授,在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改革中取得突出成绩。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先后获批法律硕士(涉外律师专业)和国际仲裁法律硕士培养项目,王瀚教授和刘亚军教授分别主持的《国际私法学》和《国际经济法学》同时获得教育部第二批国家一流课程,两门国际法学科的主讲课程一次性获得教育部国家一流课程认定在全国法律院校屈指可数。 在科研创新方面,王瀚获批省人民政府第二批陕西省国际法学科“三秦学者”特聘教授,组建全省法学学科首个“三秦学者”学术创新团队。此外,在涉外法治研究中心下,组建六个优秀研究团队从事涉外立法、“一带一路”法治保障、国际商事争端解决、反恐国际合作等领域法律问题研究。团队成员将教学科研工作与服务与我国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积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紧密结合,王瀚教授在国际航空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吕江教授在国际能源法领域研究、王泽林教授在北极法律领域研究、张超汉在国际航空产物责任方面的研究取得显著成就,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团队成员获三项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国家级奖励和数十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 在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团队向外交部等机构提供的咨询意见和报告,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外交法律斗争和国际规则话语权的掌握。潘俊武教授直接参加外交部中国南海权益法理应对核心小组,就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法律斗争中发挥积极专家智库作用;王瀚教授作为外交部随团顾问参加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判决公约”项目第四次非正式磋商谈判,发挥了重要的专业咨询作用,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草案起草研究和全国人大立法评估,提供书面学理分析报告,为涉外立法做出贡献。团队成员三次承办陕西省政府丝博会“一带一路法治论坛”,两次承办西安国际通用航空大会通用航空法治论坛,获得省教育厅等部门表彰,参加论证中国政府支持的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的设立和组建工作。与西安港务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一带一路”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首批签约共建单位。 在团队建设方面,王瀚教授是国内航空法领军人才,在其带领下,团队在航空法学术研究、智库建设和社会服务成效明显,学术研究水平和影响力居全国领先,具有明显特色和学术优势,航空法治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获得省级协调创新中心认定,为西安空港新城自贸区片区建设、第五航权论证和我省临空经济示范区实践发挥了明显的专业咨政作用。
2023-08-09西北政法大学召开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 本报讯 记者孙立昊洋 近日,西北政法大学召开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与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典型案例举一反三,谈认识体会,开展解剖式集中研讨;围绕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有组织科研、学位授权点建设、法治人才培养、廉洁校园建设、职称评审改革、“一站式”学生社区、毕业生就业等内容,交流调研情况,查找问题差距,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孙国华表示,要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持续做好学思用贯通文章,持续抓好调研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持续推动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持续推进调查研究常态化规范化实效化,以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08-09陕西: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禁毒普法宣传进社区进校园 2023年7月,为促进乡村振兴,推进“八五”普法工作进程,以法治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西北政法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专项团队在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芳、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丽丽的带领下,走进山阳开展“禁毒青力量,普法振乡村”系列活动。 在活动中,结合山阳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别在丰西、丰东两个移民搬迁社区、山阳县人民广场与山阳县第三、第四小学向居民与师生进行了《民法典》普法宣传、毒品预防和药物成瘾预防知识宣传。 普法下乡促振兴 在《民法典》普法宣传中,团队成员采用“以案说法”的形式,结合社区工作需要与学校师生需求,讲解了群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酒桌劝酒问题、饲养宠物的侵权问题、婚嫁中的彩礼问题、机动车交通安全问题、相邻邻里关系问题,以及未成年人网络乱消费等问题。通过《民法典》普法宣传,为社区和谐邻里与家庭关系构建提供帮助,形成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建设更美好更安全的法治山阳、平安山阳。 在校园普法中,李芳老师重点结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与参与师生探讨了校园欺凌的有关问题,并就引导学生增强法治意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禁毒宣传护平安 在禁毒预防方面,团队成员向居民介绍了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以及学习如何预防毒品等,以提升居民的禁毒防毒的意识与能力。在药物成瘾预防方面,团队成员从止咳、止痛与安神等成瘾药物种类、药物成瘾的症状、对身体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科学用药等方面为大家进行了介绍。提醒大家一定要谨遵医嘱,科学合理用药,不要反复加量使用,以免导致成瘾。 为更好的帮助居民学习,还在现场发放了学习手册一千余份,并通过《禁毒普法知识问卷》了解居民禁毒防毒与预防药物成瘾的基本情况,更好地营造全民参与禁毒宣传的社会氛围。 此次“三下乡”禁毒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禁毒知识宣传受众面和影响力,使得“美丽乡村、绿色无毒”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护航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023-08-02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成立四周年座谈会暨成果发布会举行 本报讯 记者孙立昊洋 近日,由西北政法大学主办,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承办的“新时代新征程‘枫桥经验’的制度实践——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成立四周年座谈会暨成果发布会”举行。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范九利指出,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成立虽仅有四年,但团队对“枫桥经验”的研究已超过了十八年,是西北政法大学规模最大、研究成果最多、社会影响最大、最活跃、对学校贡献最大的团队。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搞开放式研究,与多家校外单位保持长期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很强的学术影响力。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的工作符合陕西省围绕大项目、组织大团队、产出大成果、对社会产生大影响的“三项改革”的目标,切实做到了同实践、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两个结合”。
2023-08-02西北政法大学:“五个着力”扎实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 自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西北政法大学将活动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与推进学校中心工作和年度重点任务相结合,以“纠作风顽疾、补能力短板、提工作质效”为要求,高位谋划、多措并举,贯通“五个着力”,扎实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 谋深谋细,着力夯实工作根基 注重统筹协调、谋深谋细。制定《对于强化领导班子成员作风建设的若干举措》《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主任的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工作专班,明确提出“讲政治、勤学习、练内功、勇担当、守规矩、树新风、严纪律、真关爱”等8个方面33 项重点任务。制定《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任务清单》,针对每项措施逐一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全面压实工作责任,确保部署融合、措施衔接、任务协同、成效共促。 召开“三个年”活动、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持续抓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履职能力提升和良好作风养成,将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的各项要求转化为抓部署推进、抓执行落实的具体行动和实际举措。 以学铸魂,着力强化思想引领 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制定校院两级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方案,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加强自学等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升华觉悟境界、增强能力本领。 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表率作用,持续强化党性教育。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115场次、实践研学32场次,各支部开展“三会一课”444场次、主题党日183场次,引导督促领导干部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用好我省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前往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等地开展实践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实质,进一步坚定“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决心和信心。 以学增智,着力促进作风转变 “全员培训+分众教学”相结合,在深化学、深入用上下功夫。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培训、课程思政培训、党建双创培训及纪检、组工、统战、学工、财务等专题培训10余期,并将专题辅导、交流研讨、实地观摩、实操训练贯穿其中。通过量身打造培训课程,切实提升了党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服务师生的本领、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 畅通选派挂职、实践锻炼渠道。选派多名优秀干部及教师分别前往新疆高级人民法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省委办公厅、省教育厅、省委网信办等实务部门挂职锻炼,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履职能力。 将警示教育作为加强干部教育、改进干部作风的有力抓手。持续加强廉洁校园建设,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等方式,深入开展党性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崇廉尚洁的育人氛围。 以学正风,着力巩固政治生态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曲”,没有“休止符”。为有效防止安排部署“走过场”、任务落实“两张皮”现象,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及安全稳定工作会,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出台《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严格落实监督事项备案制度、节日提醒制度,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顽疾,推动校风持续向好。 直扑一线、直奔重点、直面难题,靶向纠治“深层次、瓶颈式、障碍性、急忧盼”问题。校领导围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结合各自分管领域,分别走访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通过面对面座谈、“零距离”接触,搞清问题症结,剖析具体原因,形成整治意见,拿出务实举措,不断提升服务效能,让师生真正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全面推进“首问负责”“接诉即办”“限期办结”等工作机制,及时开通 12345 热线账号。高度重视“三个年”相关诉求办理,结合师生座谈会、校长信箱、调研走访等渠道,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建议。对发现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需要长期整改的,制定整改方案,狠抓整改落实。 以学促干,着力汇聚发展动能 把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迎接新挑战、展现新作为。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抓重点、挑重担、包要事,攻坚克难,以高质高效作风推动事业发展提质提速。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工作部署,探索建立高质量项目发现培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高质量项目动态管理机制,紧盯秦创原创新驱动及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文章,把高质量要求落实到教育建设项目全过程。 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学科建设,成立法律、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德语+法学”项目获批陕西首个联合学士学位项目,评选优秀教学成果33项。1个教师团队评选为“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名教师参加“2023年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和“2023年全国最美教师”评选,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干部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 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创建301个“党员先锋岗”、选树104个“党员示范宿舍”、成立106个“党员志愿服务队”,通过“亮身份、做表率”,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能。
2023-08-02“新时代新征程‘枫桥经验’的制度实践”研讨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薛应军) 近日,由西北政法大学主办,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承办的“新时代新征程‘枫桥经验’的制度实践——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成立四周年座谈会暨成果发布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来自陕西省法学会、西安市法学会、杭州师范大学以及该校法治学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刑事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该校参加暑期赴浙江调研及“三下乡”活动的学生参加研讨会。西北政法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介绍了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成立四周年的工作情况和研究成果,总结了该院推进和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及社会治理研究的经验,重点研讨了该院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及计划。 据介绍,自2019年7月11日正式成立以来,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主办、协办各种学术研讨会十余次,截至2023年7月出版专著13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承担纵向、横向课题年均12个,获得了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此外,活动还重点介绍了该院研究人员出版的专著《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实践——佛山市南海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研究》《陕西青少年权益保障十年观察》《法律统一适用与自由裁量规范问题研究》《智能信息社会法治创新探索》《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中国建设的延安实践》。
2023-08-01西北政法大学社区开展八一慰问活动 为弘扬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营造浓厚的“拥军崇军”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增强退役军人的自豪感、荣誉感,7月28日,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西北政法大学社区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上门看望退役军人。 每到一户,社区工作人员与退役军人进行亲切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并送上慰问品,感谢他们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的贡献,并叮嘱要保重身体,安享幸福生活。80多岁高龄的宋荣敏伯伯激动地说:“谢谢政府和社区还惦记着我们这些老兵,年轻时为国争光,是我这辈子的骄傲。” 通过慰问活动,让退役军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进一步加深了军民鱼水之情,营造出温暖和谐的社区氛围。 文/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旭东
2023-08-01贯通“五个着力” 扎实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 自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西北政法大学将活动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与推进学校中心工作和年度重点任务相结合,以“纠作风顽疾、补能力短板、提工作质效”为要求,高位谋划、多措并举,贯通“五个着力”,扎实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 谋深谋细,着力夯实工作根基 注重统筹协调、谋深谋细。制定《对于强化领导班子成员作风建设的若干举措》《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实施方案》,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为主任的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工作专班,明确提出“讲政治、勤学习、练内功、勇担当、守规矩、树新风、严纪律、真关爱”等8个方面33项重点任务。制定《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任务清单》,针对每项措施逐一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全面压实工作责任,确保部署融合、措施衔接、任务协同、成效共促。 召开“三个年”活动、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持续抓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履职能力提升和良好作风养成,将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的各项要求转化为抓部署推进、抓执行落实的具体行动和实际举措。 以学铸魂,着力强化思想引领 扎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制定校院两级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方案,坚持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加强自学等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深学细照笃行中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升华觉悟境界、增强能力本领。 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表率作用,持续强化党性教育。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115场次、实践研学32场次,各支部开展“三会一课”444场次、主题党日183场次,引导督促领导干部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用好陕西省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前往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旧址博物馆、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等地开展实践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实质,进一步坚定“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决心和信心。 以学增智,着力促进作风转变 “全员培训+分众教学”相结合,在深化学、深入用上下功夫。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培训、课程思政培训、党建双创培训及纪检、组工、统战、学工、财务等专题培训10余期,并将专题辅导、交流研讨、实地观摩、实操训练贯穿其中。通过量身打造培训课程,切实提升了党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服务师生的本领、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 畅通选派挂职、实践锻炼渠道。选派多名优秀干部及教师分别前往新疆高级人民法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省委办公厅、省教育厅、省委网信办等实务部门挂职锻炼,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履职能力。 将警示教育作为加强干部教育、改进干部作风的有力抓手。持续加强廉洁校园建设,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等方式,深入开展党性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和廉洁文化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崇廉尚洁的育人氛围。 以学正风,着力巩固政治生态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曲”,没有“休止符”。为有效防止安排部署“走过场”、任务落实“两张皮”现象,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及安全稳定工作会,签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严格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出台《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严格落实监督事项备案制度、节日提醒制度,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顽疾,推动校风持续向好。 直扑一线、直奔重点、直面难题,靶向纠治“深层次、瓶颈式、障碍性、急忧盼”问题。校领导围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结合各自分管领域,分别走访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通过面对面座谈、“零距离”接触,搞清问题症结,剖析具体原因,形成整治意见,拿出务实举措,不断提升服务效能,让师生真正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全面推进“首问负责”“接诉即办”“限期办结”等工作机制,及时开通12345热线账号。高度重视“三个年”相关诉求办理,结合师生座谈会、校长信箱、调研走访等渠道,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建议。对发现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需要长期整改的,制定整改方案,狠抓整改落实。 以学促干,着力汇聚发展动能 把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以崭新的精神风貌迎接新挑战、展现新作为。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抓重点、挑重担、包要事,攻坚克难,以高质高效作风推动事业发展提质提速。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工作部署,探索建立高质量项目发现培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高质量项目动态管理机制,紧盯秦创原创新驱动及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文章,把高质量要求落实到教育建设项目全过程。 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学科建设,成立法律、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德语+法学”项目获批陕西首个联合学士学位项目,评选优秀教学成果33项。1个教师团队评选为“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名教师参加“2023年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和“2023年全国最美教师”评选,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广大干部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 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创建301个“党员先锋岗”、选树104个“党员示范宿舍”、成立106个“党员志愿服务队”,通过“亮身份、做表率”,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动能。
2023-07-30【陕西日报】全国首个法治微短剧创作基地落户西北政法大学&别苍蝉辫;丑迟迟辫蝉://别蝉产.蝉虫诲补颈濒测.肠辞尘.肠苍/辫肠/肠辞苍迟别苍迟/202504/26/肠辞苍迟别苍迟冲905131.丑迟尘濒
春风拂古镇,光影映笑颜。为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用影像讴歌新时代发展成就,4月24日,西北政法大学社区组织40多名社区摄影爱好者前往商洛丹凤开展“光影记录新时代·镜头拥抱好春光”主题摄影采风活动。 四月的棣花古镇,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处处洋溢着和暖的气息。大家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和手机,在烂漫春光中用镜头捕捉古镇在新时代下的崭新风貌。青砖黛瓦间绽放的春花、修缮一新的传统民居、游客脸上幸福的笑容,都成为摄影爱好者们重点记录的题材。 采风活动不仅为社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创作平台,用影像讲述着新时代的发展故事,同时也将满园春色尽收镜中,更让大家通过实地采风,深刻体会到在党的领导下,城乡面貌发生的新变化。参与者们纷纷表示,要用更多优秀摄影作品展现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记录伟大祖国的发展成就。 社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用艺术形式讴歌新时代,传播正能量,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通讯员 金山) 责任编辑:汪瑢 【群众新闻网】西北政法大学社区举办居民摄影采风活动 https://www.sxdaily.com.cn/2025-04/27/content_11154742.html
近日,西北政法大学高级法律研修班2024年年会暨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校友分会成立仪式在学校雁塔校区人权研究院一楼报告厅举行,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范九利出席,副校长孙昊亮主持开幕式。 本次活动分为“校友分会成立仪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高端论坛”和“高级法律研修班2024年年会”三个单元。 范九利表示,学校积极推进法治建设,为社会输送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校友分会在促进交流合作、助力母校及法治事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次活动为参与者搭建了宝贵的学习与交流平台,进一步展示了学校在法治教育领域的深远思考和积极探索,为法律从业者提供了前沿的学术视野和实践指导,有力地促进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交流和发展。 学校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处长、校友总会秘书长刘霖杰,党委研工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赵彩如分别介绍了校友分会情况和研究生培养情况。开幕式后,法治学院法律硕士教育学院院长陈玺主持校友分会成立仪式,西北政法大学强力教授作主题演讲。 【民生网】西北政法大学校友分会成立仪式举办http://www.msweekly.com/mobile/show.html?id=165906